返回 第0242章:缺少捧哏的夏竦,被吹上云端的苏景明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242章:缺少捧哏的夏竦,被吹上云端的苏景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九月十五日。



第二轮《官员百日考成策》在全宋境内正式施行。



汴京城的各个衙门。



就像一匹匹被突然抽了一鞭子的烈马,瞬间进入冲刺状态。



有人为了仕途高升,有人为了保住官位,有人为了不进知耻馆,有人为了高俸禄……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



百日考成策让向来懒散的士大夫官员们都变得勤勉起来。



就连六十五岁的夏竦,都是一边与长寿五件套较劲,一边处理着枢密院的公事。



这种节奏,令包拯、唐介、王安石这类“夙夜为公,将政事当性命”的官员甚喜。



下面官员的效率一提高,他们便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



当下。



御史台与变法司几乎是联合处理公事。



因为很多驿站信箱内反映的问题,几乎都与变法策略有关。



有百姓反映当地州县懒政无作为。



有百姓状告当地县丞、里正骗免役钱。



有百姓称被强制借贷青苗钱。



还有百姓控告有大商人操控物价。



……



但凡与变法条令相悖之事,变法司与御史台都会问询到底。



该抓便抓,该判便判,直到事情完满解决。



得益于“王安石三不足之事”中赵祯对变法司和御史台的偏心。



士大夫官员们惧于变法司和御史台的权力,配合程度远远高于往昔。



这使得许多事情的执行效率都提高了许多。



与此同时。



齐州升府之事已通过两府三司审核,将在明年正月初一,正式改为:济南府。



京东路的治所也将从青州迁移到济南府,但青州依然是京东路的军事重地。



……



九月二十日。



就在变法司所有官员都以为今年的变法已趋于稳定,不会再出现什么幺蛾子的时候。



又一场意外发生了。



还是一场所有人都未曾意料到的巨大意外。



扬州知州苏舜元呈递奏疏,称因变法迅猛,扬州城出现了严重的钱荒问题。



何为钱荒?



即钱币短缺已不能满足商品交易,使得物轻钱重。



钱荒问题自唐朝中叶商贸兴起,货币使用的频次越来越高后,便不断发生。



大宋自立国以来,便实行钱禁。



即严禁商人携带铜钱出境,严禁民间私自毁钱铸器。



但收效甚微。



因为铜贵钱贱,熔毁十钱,可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物,可获利五倍。



这导致很多百姓铤而走险,私造铜器。



此外,寺庙制作佛像、法器等对铜的消耗也非常大。



导致钱荒的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富人之家多喜储存钱币,有些富户拿十万钱镇库,几十年都未动。



比如,铜钱大量外流,周边辽国、西夏、东瀛、高丽都喜大宋铜钱,经常以货换钱,一船可载数万贯而去。



朝廷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以绢、丝、银、交子、度牒等代替铜钱的功能。



但由于运输和朝廷信用问题,效果并不是很好。



而这次。



全宋变法成为了导致钱荒的一根导火索。



抑田亩兼并策使得商贸更加繁荣,钱币消耗日益增大。



青苗法与免役法使得民间的铜钱大量流动,渐渐流失于外或进入豪商富户之家。



扬州知州苏舜元。



乃是那位英年早逝,以汉书佐酒的苏舜钦之长兄。



以清廉著称,在地方治理上颇有建树。



他在奏疏上称,导致扬州钱荒的主要原因,便是近段时间来频繁的海外贸易以及青苗钱、免役钱的大量流转。



他称,若无朝廷相助,扬州城恐怕到明年初都很难缓过来。



钱荒,对民生迫害极大。



会使得物价降低、商贸瘫痪,底层百姓的日子将更加难过。



钱荒,不可完全归罪于变法。



但变法却是压倒钱币运转的最后一根稻草。



……



第0242章:缺少捧哏的夏竦,被吹上云端的苏景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