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300章:一语骂尽满殿君臣,人间大丈夫苏景明!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00章:一语骂尽满殿君臣,人间大丈夫苏景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庆殿内,阒静无声。



所有官员都在思考着王安石的话语。



他们将此事完全当成了国事。



却忽略了苏良的感受,忽略了此事对苏良个人造成的影响。



若是公主和亲,和也就和了,因为她一生对朝廷最大的用处可能就是和亲。



她的幸福与一国的长治久安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若是某个一般的官员,那此亲事也定会成,即使入赘也无妨。



即使大理五公主又老又丑,为了大宋,牺牲一名普通官员又何妨!



在朝廷利益面前,个人喜好得失,都不重要。



但苏良不同。



朝堂之上,无论是喜欢苏良还是厌恶苏良的。



都不得不承认:大宋若无苏景明,绝对没有当下的全宋变法,甚至当今官家依旧无子。



并且,大宋日后的变法也绝对离不开苏景明。



赵祯的嘴角微微发颤。



当鸿胪寺卿左有鼎将大理丰厚的条件摆在他面前时。



他心动了!



他太惦记大理的马,太希冀南境太平了。



大宋接下来的目标是拓边西北,是收复燕云,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太重要了。



他也知晓苏良与唐宛眉的感情。



但在这种巨大的利益面前,他愿听左有鼎之言,将其当作纯粹的国事。



他想的是,苏良无非就是多一妻,适应适应就好了。



在百官都赞成的情况下,苏良一定明白这个道理。



以国事为重。



这五个字,足以让苏良妥协,足以让苏良不敢以请辞反抗。



但他疏忽了,苏良最大的性格缺陷,就是重感情。



若苏良被迫应下此事,或许真的会发生王安石所讲的那一系列情况。



大宋不能失去苏景明。



就在赵祯犹豫之时。



鸿胪寺卿左有鼎出列,拱手道:“官家,王推官实属个人枉断,此事应问询苏御史之意。”



此话一落。



欧阳修、唐介、范镇等人都纷纷瞪眼看向左有鼎。



这是在逼迫苏良。



为了大宋,苏良怎敢不应,怎能不应?



不应。



就是不忠,就是大宋的罪人。



苏良一旦给出一个肯定的答复,那此事便算是板上钉钉了。



一时间。



所有人都看向苏良。



苏良缓步走出,拱手道:“官家,臣不愿!”



此话。



就像一块大石头砸在大殿的地板上。



震得每个人都心跳加速。



赵祯已猜到了这个结果,他最担心的不是苏良拒绝,而是苏良说:臣尽听官家安排!



若苏良说出此话,那就是真的对朝廷失望了。



听到此话。



枢密院、馆阁的一些官员都感觉来了机会。



他们想听一听苏良到底会如何解释,若为一己之私,那对朝廷不忠的帽子定然能扣在苏良的脑袋上。



苏良朝前走了两步,缓缓道:“臣不愿,理由有二。”



“其一,为私。臣本乞儿,与拙荆相识于微末,幸得其扶持,才有今日。臣早已立誓,此生此世只娶其一人,此誓比臣命更重,臣宁愿致仕还乡,甚至流放荒野之地,也不愿违背此誓!”



赵祯眉头紧皱。



他最不愿看到的情况还是出现了。



苏良的性子向来都是宁折不弯。



他比王安石更拗,比唐介更直,比欧阳修的脾气更烈。



一旦决定的事情,谁都无法让其回头。



一些官员听到此话,当即就准备站出来,痛骂苏良自私自利,为一己之私而损害国体。



但苏良冷眼环顾一圈后,那些准备站出来的人都避开了他的眼神。



苏良继续道:“其二,将此事当作国事,臣深以为耻!”



“支持臣娶大理五公主者,无非就是看上了大理的马,看上了大理可使得南境稳定,而我朝又无须与大理建立主藩关系,不用参与大理那糟糕的内政。”



“此举,用民间百姓之言,不就是贪小便宜嘛!”



“我朝自诩为正统大国,为何给人的感觉却是一点骨气都没有!”苏良瞪眼看向左有鼎,骤然放大了声音。



“缺战马,我们便去买,买不来,我们便去夺,西北横山有没有马?燕云之地有没有马?我们变法图强,不就是为了收复这些地方吗?”



“南境若不稳,我们的禁军士兵都是吃干饭的?若不能平乱,那养他们何用,不如让他们全回家种田!”



第0300章:一语骂尽满殿君臣,人间大丈夫苏景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