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311章:苏良:给我一颗鞠球,我能撬动大宋的未来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11章:苏良:给我一颗鞠球,我能撬动大宋的未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很快。



茶引法便传到了各地榷场山场茶吏们的耳中。



一人一日二十文钱的遣散费,领取条件还甚是苛刻。



这引得诸多茶吏不满。



但他们除了嘴上嘟囔两句,根本没有人敢聚众闹事。



这缘于朝廷自上到下都惯行一个政策:对闹事之吏,细查严纠。



大多茶吏所赚的钱财都是不干净的。



根本经不起细查。



各地州府衙门若全都按照《宋刑统》从严从细处理,可能大多数茶吏都要吃牢饭。



此外,因官员百日考成法的再次开启。



地方官员们也需要考绩,大多都严管严治,使得下面根本泛不起什么浪花。



至于茶商们。



大部分守规矩做生意的茶商都是欢欣雀跃的。



因为此后茶业生意将更加透明,诚实守信将比暗中贿赂更加重要。



那些曾靠着走暗门赚钱的商人们,要么改行,要么改良经商之法。



他们都知,与朝廷干,绝对是死路一条。



近日来。



赵祯收到了诸多地方州县的反馈,皆是喜讯。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自全宋变法以来,朝廷对于地方州衙和民间百姓的管控愈加得心应手。



……



二月初五,汴京城南。



苏良与曹佾来到了新建的蹴鞠场。



此蹴鞠场从去年三月开始设计草图,五月开始兴建,历时经近一年方才完成。



蹴鞠场地以四四方方的高墙围之,高墙下皆设置有马车停放处。



朝南方向的红色大门足足有五米高,门上镌刻着与蹴鞠相关的图案,甚有特色。



上面的匾额写着四个浑厚端庄的大字:南郊鞠城。



这四个字乃是现任福建路转运使、大胡子蔡襄蔡君谟所题。



苏良去信两封,对方才答应了下来。



论文采,欧阳修当属第一;论书法,蔡襄胜过欧阳修就不止是一筹了。



而在大门两侧,有两间侧房,皆是用来卖票所用。



大宋百姓已有购票观物的习惯,一些植物园、动物园都是购票可入。



苏良与曹佾大步走进门内。



在门内主道两侧,各有一条长约八百米的长廊,一条名为尙食,一条名为百物。



尙食长廊主要经营各种零食、甜点、干果、饮子之类的。



而百物长廊,主要经营各种小物件,比如带有蹴鞠元素的荷包、纸扇、摆件等。



这两条长廊,皆是南郊鞠城自营。



比如,曹佾看上一个饮子摊,便会直接将其买下,为摊主开月钱,而营收皆为南郊鞠城所有。



这样做的好处是,监管到位。



防止有人以次充好,毁坏南郊鞠城的名声。



二人顺着主道往前走。



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环形、露天、可容纳七千余人,还带着一百个茶座(半封闭化小房间、位于看台中间)的蹴鞠场。



其实还可以建造得更大。



但是人再多,观看效果便会大打折扣,便定下了当下这个规模。



与此同时。



各路负责蹴鞠场建设的商人们也都动工了,最小的蹴鞠场也不会少于三千人。



南郊鞠城的门票梯度也已经设置完毕。



根据位置视野共分为五等。



价格分别是:199文、399文、699文、999文,茶座五贯钱起步,根据茶水干果品级计价,且一般人很难买到。



这个价格定位对普通百姓而言还是较高的。



不过对拥有二百万人口、达官贵人云集的汴京城来讲,根本不愁卖。



片刻后。



苏良与曹佾出现在蹴鞠场风流眼下方。



场地上已有大片大片的小草泛绿,预计再迎来一场春雨,地面便能全绿。



如此草叶茂盛的蹴鞠场地。



不但能使得蹴鞠者舒服,也能使得看球者感到舒服。



苏良转完一圈后,对南郊鞠城甚是满意。



曹佾笑着道:“我打算下半月便开始售票,然后在三月初开赛。我与圆社已经沟通妥当,目前可保证的是,五日一赛,可一直持续到五月份,然后各路的蹴鞠场预计会在下半年陆续开始营业,到时便能开展全宋联赛了!”



苏良点了点头。



这种露天的蹴鞠比赛,春秋季乃是旺季,最适合开始的时间便是三月份。



“球员们训练的如何了?”苏良问道。



“还不错。我照你所言,每次内部比赛时都设有球彩,球员们都很拼,完全丢掉了往昔戏耍嬉闹的风格。”



有球彩,球员们就会很重视,而在正赛中,球彩将会更加丰厚。



苏良想要看到的蹴鞠正赛。



是能够彰显男儿血性、结合力量与智慧于一身的竞技运动。



而非休闲娱乐的杂耍。



他一直向曹佾强调,必须踢得有血性、有拼劲。



“待月底,我抽个时间,将他们带到龙羽军军营踢一踢,锻炼锻炼血性!”



“行。”曹佾点头道。



苏良想了想,又问道:“接下来打算如何宣传?”



“宣传?如今,汴京城大多数达官贵人都知晓咱们的南郊鞠城,根本不愁卖座,即使那些人就是来捧我曹佾的场,也能坐满了!”曹佾一脸得意地说道。



苏良的脸顿时拉了下来。



“曹景休,你的面子真够大啊!”



曹佾一愣。



当苏良喊他“曹景休”时,便意味着是对其不满,甚至要骂他了。



这两年,曹佾没少挨苏良骂,后者根本不顾忌他国舅爷的身份。



曹佾也不敢在苏良面前托大。



苏良对曹家有恩。



他要是敢回骂苏良,仅仅是曹皇后就能骂死他。



再则,苏良每次所言,基本都是正确的。



“景明,你莫打趣我,我是哪里做错了?”



第0311章:苏良:给我一颗鞠球,我能撬动大宋的未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