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344章:恩荫官寒冬!从终身特权到两年新手体验期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44章:恩荫官寒冬!从终身特权到两年新手体验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变法司内。



范仲淹、富弼、苏良等人从午后一直讨论到黄昏,依旧没能想出解决恩荫官过剩的良策。



王安石主张废除恩荫之策,官员选任,一视同仁。



富弼认为子继父功,乃是皇恩浩荡之举,一旦断绝,必然会引起全朝官员反对,绝不可莽撞地一刀切。



他建议逐渐降低荫封恩赏的力度,缓缓图之,至少用五年的时间,来裁减不宜为官的恩荫子弟。



将伤害降到最低。



王安石之策过快过狠,富弼之策太柔太慢,众人都在思考着中间之策。



片刻后,范仲淹开口了。



“不如,对恩荫官再次进行铨试吧!”



听到此话。



众人忍不住都笑了。



范仲淹对庆历新政时的策令仍有执念。



庆历新政时。



范仲淹为限制恩荫官的数量,便提出了铨试之策。



所谓铨试,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恩荫官铨试。



考试内容也是策论、诗赋、律义、经文之类。



不过,考试的要求较为简单。



策论、诗赋只要言词顺畅即可,律义、经文,能答对一半题目,就有资格担任职官。



这种约束,只是降低了恩荫官的一点点特权。



但仍遭到了许多官员的反对。



随着庆历新政失败,铨试的要求再次降低。



荫补京朝官者可免铨试。



其他荫补选人若屡试不中,只要年满四十岁,亦能授官。



从此要求便能看出,大多数恩荫官是什么水准。



莫说让他们勤政为民。



不成为祸害,便算对得上祖宗蒙荫了。



为防止恩荫官泛滥成灾、身居高位,朝廷提高了恩荫官的升职年限。



依照当下的磨勘制度。



进士出身的官员三年有一次升职机会,而恩荫官要四年才能升职一次。



但此举并不能使得恩荫官们上进。



因为许多恩荫官根本不求升迁。



他们得了官职,便开始摆烂,对自己的要求已然降低到:不犯错就行。



可以参考五六年前的曹佾。



作为武官,他武艺稀疏平常,根本难求军功。



放衙后,不是忙着修仙。



就是去勾栏瓦舍吃喝快活,俨然是一个富贵闲人。



即便他这样摆烂。



也已算得上官二代中的佼佼者。



因为还有一些官二代,在吃喝无忧后,为追求刺激,又嫖又赌又欺民女,做的坏事经常传到赵祯的耳中。



赵祯曾也欲重罚,但恩荫官的裙带关系太复杂。



作为皇帝,他有时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长此以往,恩荫官们的素质就越来越差。



苏良改变了曹佾的人生。



去职之后的他,一心搞钱,整个人才有了如今的精气神儿。



范仲淹接着道:“庆历年间,是官家过于仁慈,再加上反对者众多,才导致铨试之策无法落地,而今为了大宋之未来,必须将这些毒瘤坚决铲除!”



“老夫建议,重开铨试并提高难度,降低恩荫子弟的特权标准,将只会吃喝玩乐的富贵闲人全部逐出官员队伍!”



“我觉得可行!”王尧臣微微点头。



当下的变法司。



富弼拜相,曾公亮任枢密使,梁适任枢密副使,更有范仲淹、王尧臣这两个实权大臣和苏良这位朝堂第一红人。



但凡是他们商讨过的事情,赵祯与两府基本都不会反对。



一旁,曾公亮摇了摇头。



“可行倒是可行,但可能收效并不大。铨试只能减少恩荫官的擢升,却不能直接将他们裁减。诸位要知,恩荫官是官家封赏的,另外,恩荫官员一心想要升官的并不多,很多人都是在一个七八品的位置上熬到了致仕,根本不在乎铨试。而我们若让官家减少铨试名额,恐怕官家会觉得恩泽太薄,官员也易有怨言。”



简单来讲。



官二代们乃是通过官家的恩封入仕,铨试只能减少他们往上爬的可能性,却不能将他们驱逐出官僚队伍。绝大多数恩荫官自知无能力擢升,基本都是入仕便开始摆烂,导致朝廷要一直养着这些废人。



这样的“废人”,正是众人想要裁减的恩荫官群体。



不废除这种恶性循环,门荫之害根本无法彻底根除。



第0344章:恩荫官寒冬!从终身特权到两年新手体验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