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350章:苏良一怒跳汴河,真相浮出水面!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50章:苏良一怒跳汴河,真相浮出水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些官员远比想象中更容易妥协。



就在苏良等人都觉得计划即将成功时,宣德门前出状况了。



五名投河官员的妻儿父母,身穿缟素,腰系麻绳,在宣德门前大哭痛哭,悲痛欲绝。



她们认为这五人乃是为了朝廷大事,以死谏君。



实乃忠厚良官。



但朝廷却没有任何表示,故而来哭诉抗议。



国子监博士周游相的亲眷认为他已经溺亡,只是还未找到尸体。



“我的夫!你死得好惨啊,为了朝廷大业,你以死谏君,没想到还有人称你破坏朝廷变法,这天下还有没有公平可言吗?”



“我的儿,你走之后,为娘的眼睛都快要哭瞎了,要不是三郎还小,为娘也想要跳汴河与你一起去陪伴你那个早死的爹了!”



“夫君!我相信朝廷一定会为你的死给出一个说法,官人仁善,一定不会薄待忠义之臣的!”



……



白发老妪、失夫少妇、三四岁的孩童,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甚是凄惨。



不多时。



宣德门前便围了一大群百姓。



百姓们都觉得官家应该给予这五个家庭厚重抚恤,以慰这五名以死明志的官员。



在大宋。



无论政见对与错。



但凡敢于“以死明志”的官员,都会受到尊重。



很快,赵祯便知晓了这个消息。



他也觉得这些妇孺很可怜,但他什么都不能做。



一旦施恩。



那就意味着他是要延缓裁官之策了。



若置之不理,恐怕会在百姓心里落个“铁石心肠”的称呼。



赵祯想了想,朝着一旁的内侍说道:“令开封府衙役将这些人送回家,宣德门前岂是哭闹的地方!”



片刻后。



这些投河官员的亲眷便被赶走了。



她们被送回家后,又奔了出来,直接在人流最大的南门大街上哭诉。



一时间引起无数百姓驻足观看,街头巷尾的议论声越来越多。



……



日近黄昏,变法司内。



富弼、范仲淹、苏良等人皆是眉头紧皱。



他们刚得到消息。



银台司的奏疏数量又涨了,一些官员又将他们的奏疏放了回去。



当下已达478份。



不降反涨。



完全是那五名投河官员亲眷在宣德楼前痛哭的结果。



很多底层官员感同身受。



外加上一些“没脑子但有怜悯之心”的官员,顽固地认为:敢以死明智者,便是好官。



不出意外,奏疏将持续增长。



……



入夜。



银台司关门的最后时刻。



反对裁官之策的奏疏还有526份。



众人都很郁闷。



当下已无它策,依靠明日上午半日来改变,似乎已不可能。



而苏良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包拯那里。



离开变法司后。



他便去了开封府,可惜一无所获。



深夜,苏宅。



唐宛眉将苏良的双脚放在木盆里面后,为他轻轻揉捏着肩头。



她能感受到,这两日,苏良非常辛苦。



就在这时。



门外传来吉叔的声音。



“官人,开封府包学士有书信递来!”



苏良瞬间精神起来。



当即赤脚站起,连鞋都来不及穿,便奔出了门外。



苏良拿过信封,打开一看,不由得大喜。



包拯在信中说:已寻到国子监博士周游相,今晚便将夜审,苏良明早可去开封府一趟,查看供词。



此刻,苏良哪还有睡意。



他朝着唐宛眉道:“眉儿,速速更衣,我要去开封府,今晚就不回来了!”



“先坐下,洗一遍脚再走!”唐宛眉温柔地说道。



苏良低头一看,才意识到刚才自己赤脚出了门。



脚上满是土尘。



当即。



唐宛眉蹲下身子,又将苏良的双脚认真清洗了一遍。



然后为其穿好衣服。



就在苏良欲走之时,突然一把揽住唐宛眉的柳腰,在额头上吻了一下,道:“眉儿,辛苦了!”



说罢,苏良快步离开。



唐宛眉的脸上露出一抹甜甜的笑容。



……



半个时辰后。



开封府府牢。



包拯带着数名衙役,正在夜审周游相。



这一刻。



包拯也知周游相是否受人指使关系着此次裁官之策的成败,故而丝毫没有耽误时间。



苏良则是坐在一旁的屋内旁听。



包拯审案远比苏良在行。



苏良没必要越俎代庖,他进去同审,不但会坏了官场规矩,可能还不一定有用。



片刻后。



苏良也了解到一些信息。



周游相称,那日投河乃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他侥幸生还,便藏在了一处宅院中。



他觉得五人当中唯有自己没有溺亡,有些丢人,也担心官家不将他们当作忠勇之官,而是当作破坏变法者,故而不敢露面。



今晚他憋的实在难受,出来探听情况,然后被开封府的衙役恰好抓到。



包拯黑着脸。



“周游相,你最好说实话,你本欲投河以死明志,反对裁官之策,为何又怕朝廷惩罚而不敢露面,死都不怕,还怕惩罚?”



“我……我……后悔了,我跳到水里后,才知道活着更好。”



“后悔了?那你后悔反对裁官之策吗?”



“这个,我不后悔。包学士,我说的都是实话,真的没人指使我,我是自愿的。我投河,就是认为当下大范围裁官会破坏朝堂稳定,会出大麻烦的,我是为了大宋,是为了天下黎民……”



“其他四人与你并不相识,你们是如何聚在一起的,又是如何计划投河的?”



“我们……我们……是在一次茶会上相识的,是讲议司冗官检讨文字钱辅提出愿为大宋以死明志,我们纷纷响应的。”



……



苏良听着周游相的话语,微微皱眉。



即使对方是受人指使,也绝对不愿说实话。



因为一旦被证实是假投河,那他便身败名裂,仕途彻底毁掉了。



而今,其他四人已死,幕后者又没有找到。



周游相所言,根本就无法辨别真伪,且很难从其他地方打开缺口。



……



很快,天色渐亮。



包拯一众人审问了近两个时辰,周游相还是一口咬定,没有受任何人指使。



投河,以死明志,乃是为了大宋朝堂和谐稳固。



苏良顿时有些急了。



若午时之前,奏疏数量降不到336份以下,那裁官之策就要无限期延迟了。



就在这时。



黑眼圈甚是明显的包拯走到苏良面前。



其面容憔悴,甚是疲惫。



“缓一缓,我再试试吧!”包拯拿起一旁的茶杯,一边喝茶一边说道。



苏良想了想,道:“希仁兄,能否坏一次开封府的规矩,将他交给我,时间来不及了,我想试一试其他办法!”



包拯犹豫了一下。



“行!”



包拯知开封府这几年来,从来没有坏过规矩,但这一次为了大宋变法,他选择破例。



……



约半刻钟后。



两名开封府衙役驾着马车奔行在街道上。



马车内坐着苏良与周游相。



苏良将当下的情况全都告诉了周游相。



周游相再次解释道:“苏御史,我真是自愿的,真没有受任何人指使!”



苏良阴沉着脸色。



“好,我就当你是自愿的。现在,你再去跳一次汴河,再以死明志一次。待你死后,我定主张废弃裁官之策,我让范相公为你写悼词,我向朝廷申请照顾你一家老小,我苏良说话算话,你敢不敢?”



“你……你是个疯子,我不跳!我绝对不跳!”



……



小半个时辰后,汴河河畔。



两名衙役拉着周游相来到汴河河畔,五官投河的位置。



苏良看向周游相,瞪眼道:“你不是宣称为了大宋朝堂稳定,为了天下黎民,能以死明智吗?跳!”



周游相哭丧着脸,一边使劲后退,一边道:“我……我不跳,我不跳!”



这一刻。



苏良笃定周游相在说谎。



他若真坚定地认为裁官会导致朝堂大乱,而他又有忠君爱国之心,绝对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苏良一诺,定会兑现。



“你可知,裁官之策若因你而失败,导致各地州府仍存留大量庸官、贪官,天下将会有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全宋变法也可能因此缺陷而崩坏,你将会成为我大宋变法的罪人,以后一百年、五百年,一千年,都会有人唾骂你!”



“可……我……不……不想死!”



周游相突然挣脱开两名衙役的束缚,拼命朝着远处跑去。



苏良一个箭步冲上去,拽住周游相的衣领,大力一拉,将他甩到了距离汴河水不到三尺的地方。



周游相狼狈站起,正欲逃走之时,苏良再次扑了过来。



其抱住周游相,直接跳下了汴河。



“噗通!”



二人同时落水。



两名开封府衙役大惊,连忙奔向不远处停放着的一艘渔船。



汴河水中。



周游相正欲往前游,却被苏良一把拽住。



苏良一脸愤怒,继续道:“周游相,你枉为国子监教谕,为师者,无德行,无骨气,本官让你好好清醒清醒!”



说罢,苏良便将周游相的脑袋朝着水下按。



“清醒不清醒?”



“清醒不清醒?”



“清醒不清醒?“



周游相被按在汴河水中三次后,高喊道:“我说实话!我说实话!”



“我们不是自愿投河的,是户部判官崔宏和殿中丞丘裕让我们假投河来反对朝廷裁官,但他们又对我们动了杀机,我……我侥幸才逃出来!”



听到此话。



苏良不由得长呼一口气,松开了周游相。



周游相瞬间解脱,两手捧着冰凉的汴河水,不停地拍打在脸上,口里喃喃道:“我错了,我错了,我自私自利,我都是为了自己仕途,我混账,我无赖……”



这一刻。



太阳升至高空,照耀在汴河水上,明亮而温暖,一艘渔船驶到了二人身边。



(本章完)



第0350章:苏良一怒跳汴河,真相浮出水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