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356章:苏良超神之谏!教科书级别的上谏方式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56章:苏良超神之谏!教科书级别的上谏方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腊月初九,午后。



冬阳灿烂,照耀在御史台台院内。



而此刻。



在院内整整齐齐地坐着一百多名官员。



范仲淹、富弼坐在最前方。



御史台、谏院的所有官员,还有其他衙门一些经常“上奏进言”的官员,全在院中。



后面还有数名皇城司吏员巡逻监督。



为了让唐介不去充满烟瘴的偏远春州,苏良答应赵祯,为那些经常进谏且言辞激烈的官员们上一堂课,教一教他们如何上谏。



此课的主题思想,乃是赵祯亲定,为:上谏进言,不可挟制君上。



所谓挟制君上。



就是如唐介那样,摔文书,骂官家。



带有胁迫性质。



类似的还有:请辞谏、绝食谏、撞柱谏、拦辇谏等等。



赵祯被这些“胁迫类上谏”搅扰的甚是难受,如今找到了一个由头,便想借苏良之口,威慑一下群臣。



苏良走到最前方,环顾四周。



大宋朝官的刺头们,当下全坐在下方。



有人低头闭着眼,有人望着远方发呆,一看就是被迫来听苏良讲课。



前面的包拯和王安石倒是兴致勃勃。



此二人乃是官家特别钦点坐在前面听苏良讲课。



这堂课。



是赵祯给苏良出的一道难题。



他若完全顺着官家心意去讲。



可能有官员当即就会站出来骂苏良在取悦君上,然后第二天就会弹劾他。



若不顺着讲。



那皇城司吏员立马就会去垂拱殿打小报告。



这一课,尺度很重要。



“咳咳……”



苏良干咳一声,待吸引了大多数人的注意后,他率先在身后的木板架上贴出了一张大纸。



纸上写着两个字:死谏。



苏良开口道:“自古以来,武将死战,文臣死谏。自打我们入仕以来,便不断有前辈告诉我们,士大夫官员必须要敢于死谏。直言上谏,以死明志,方为国之栋梁。”



“我觉得这是一种误导!”



唰!



苏良此话一落,便使得所有人都望向他。



自大宋开国以来。



死谏,便是一种荣耀。



是不止属于台谏官,而且属于所有士大夫官员的荣耀。



文官不敢死谏。



就像武将不敢在战场上冲锋一般。



苏良一开口,便语出惊人。



下面的官员都看向他。



若解释不到位,那等待他的将是多名官员的弹劾。



苏良微微一笑,继续道:“为何我称其是一种误导呢?”



“因为,小事不值得死谏,而大事,很多官员还没有资格和实力死谏!”



没有资格和实力死谏。



此话带有强烈的攻击性,瞬间让一些官员的脸色变得冰冷起来。



这些人感觉苏良是在针对他们。



苏良继续道:“死谏,不是以死谏君,而是可将名誉、仕途甚至生命置之度外而谏君。”



“若为了点滴小事,比如在一场秋祭典礼上一名宫女放置礼器有错,便要对一名礼官弹劾罢黜,连续呈递二十三份奏疏,得理不饶人并以撞柱胁官家,这不是死谏,而是无脑谏,是在浪费官家的时间!”



“此外,还有人在一些并不重要的事情上非要争一个是非对错,比如中书省借走了枢密院的一名小吏,进奏院的邸报上有半个巴掌大的地方墨迹不清,便有人上奏要严惩主事的官员,为此争论了近一個月并以请辞要挟,这不是死谏,这是无理谏!”



……



苏良所举事例,皆是朝堂上曾经发生过的实事。



官员们基本都有印象。



苏良接着说道:“而我为什么说在一些大事上,很多官员没有资格和实力死谏呢?”



“死谏,谏为主,死为辅,很多官员完全是颠倒了顺序。”



“大多数情况下,一些官员的死谏行为,并不是直言敢谏,而是为了博名声,其谏言奏疏不过是套了一个大宋礼法的壳子,根本言之无物,对所谏之事的理解,甚是浅薄,有时甚至是错的,就像当年那群强烈反对全宋变法的官员,曾以性命相逼。”



“这种死谏,不但不能成大事,反而会坏事,是匹夫之勇,是完全利己毫不利国之行径!”



苏良看向下方,继续道:“当下,我从银台司的奏疏存档里面找出上百份这样的奏疏,简直易如反掌!”



场下,鲜有人敢对上苏良的眼神。



这就是苏良的气场!



苏良缓了缓,道:“什么时候需要死谏?什么又是真正的死谏呢?”



“是敌国来袭,官家和中书的相公们若不敢战,你敢撞柱而亡或绝食明志,用生命唤醒他们斗志!是官家若昏庸无道,沉迷女色,无心国事,你可以大骂官家,捋其龙须,拽其龙袍,令其悔悟……”



“我毫不惭愧地讲,我苏良在垂拱殿前脱官衣请辞,非挟制君上,而是真正的死谏,因为我懂得,军事强则国力强,没有强兵的变法之策,就像一张纸,一戳即破。”



……



苏良率先将自己在垂拱殿内脱官袍请辞的事情讲了出来。



令那些想反驳他的人,无话可说。



“诸位,朝堂谏君,不是吵架、不是置气、不是比谁敢不敢弃官、敢不敢身死,不是居高临下的拿圣人的道理说事,而是所谏之言能否对朝廷有用,对天下黎民有益!”



“一些时候,不是官家不听谏,而是我们谏之有错或谏之无理,天下之事,谏言须谨慎,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做好的,有卓越的政绩,通晓为臣之术,才能谏之有道,才能谏之能成!”



……



苏良这一番话,令下面寂静无声。



不愧是官家宠臣,完全领悟到了谏言的精髓。



这时。



一名官员站出来道:“苏御史,你说得倒是好听,敢问你对唐子方提到的应禁止奢靡竞富之风如何看?你是同意唐中丞的想法,还是与他意见不一致?”



听到此话。



一众台谏官都不由得皱起眉头。



第0356章:苏良超神之谏!教科书级别的上谏方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