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395章:兴武之策!我,苏景明,为天下武人代言!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95章:兴武之策!我,苏景明,为天下武人代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吕承安受刑后,在两名衙役的搀扶下,向五名书生道歉。



但令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五名书生竟然叫来了五十多名书生围观。



然后。



两名衙役示意吕承安道歉,而徐莽就站在一旁。



吕承安道歉时,那五名书生嫌其躬身不够低,不真诚。



吕承安连续躬身三次,那三名书生还是不满。



与此同时。



一名书生骂了一句“有娘生没爹教的狗玩意,道歉的礼仪都不懂!”



此话一出,徐莽突然怒了,冲上去拽住那名说话者的衣领,让其向吕承安道歉。



后者不从,然后一群人推搡推搡着,就打了起来。



徐莽以一单挑五十多人,一旁的衙役们拦都拦不住。



苏良看完后,瞪眼看向徐莽。



“徐莽,吕承安冲动,乃是他才不过二十岁,伱发什么疯,不知道此事的影响吗?”苏良张口呵斥道。



徐莽拱手道:“头儿,我愿接受任何惩罚,此事与吕承安无关。”



“这是逞英雄的时候吗?”



“龙羽军乃是天子亲兵,无论何时,都不能如此殴打百姓!此外,你知晓此事对狄枢相的影响有多恶劣吗?”



苏良走到徐莽身边,一脚踹了过去。



“嘭!”



苏良这一脚,使了全力。



徐莽被踹倒在地上后,立即又站回原处。



苏良即使拿刀砍了他,他都不会有丝毫反抗。



苏良不是心疼外面的书生,而是徐莽如此做,肯定会被重罚。



完全划不来。



就在苏良准备再踹过去时,吕承安拦了下来。



“头儿,不是……不是徐都头的错,是我……我从小就没有爹,徐都头忍不了别人骂我是有娘生没爹教的!”



此话一出,坐在上面的包拯,表情明显一滞。



苏良也放下了刚刚抬起的脚。



大堂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推己及人。



若是自己幼时无父,然后再被骂是“有娘生没爹教的狗玩意”,任谁都会愤怒。



苏良走到徐莽的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辱人父母者,该打,你没做错!”



苏良看向包拯,拱手道:“包学士,徐莽殴打百姓乃是下官指使,我愿担主责!”



包拯瞪了苏良一眼。



“景明,律法面前,本官不会徇私,谁是主责,本官比你更清楚!”



“来人啊,先将徐莽押入监牢!”



待徐莽被带走后。



包拯道:“景明,徐莽打人之事,老夫自会依照大宋律法督办。”



“徐莽曾是狄枢相的部下,又是你负责的龙羽军总教官,你想一想如何自救,若因此事,连累了你们两個,才是朝廷的巨大损失!”



“老夫现在就向官家禀明情况,免得有人再乱说!若官家召你,你定要实话实话,现在不是谁救谁的时候,而是不能将此事闹大,明白吗?”



包拯还是非常理性的。



“明白。”苏良点了点头。



……



不到一个时辰。



龙羽军总教官徐莽一人殴打五十多名书生的事情便传播了出去。



一些不喜苏良和狄青的官员心中大喜。



两日间,出现了两拨武人殴打文人之事,几乎已经能坐实当下武人已开始居功自傲了。



众官员纷纷上奏。



一方面,弹劾禁军将士仗枢密使狄青之势,目无王法,殴打百姓。



另一方面,弹劾苏良对龙羽军管教无方,应收回其对龙羽军的统领之责,并给予惩处。



就在苏良思索着如此将此事压制下来的时候。



狄青上奏了。



狄青致歉,称自己有罪,没有管好将士,不适合担任枢密使之职,再次请辞。



苏良知晓这个消息后,差点儿没有被气死。



狄青在打仗时如天神下凡,甚是威风。



但在一群文臣的弹劾下,软弱的就像个受气的小媳妇。



此事,徐莽有错,苏良有统领不当之错。



但狄青哪有错。



可是,朝堂官员弹劾最多的就是狄青。



狄青没有错,但作为一介武官却担任枢密使的狄青却有错。



无论做什么,都是错。



狄青认错。



就是等于承认了武人不如文人。



这一刻。



苏良骤然生出一种无力感。



他已经不想再与那些反对狄青任枢密使的官员去论辩解释了。



这些人想要的结果。



是武人在文人面前,永远都要低着头。



当然。



并非所有的读书人都这样想,但是有一颗老鼠屎,就能坏一锅汤。



只要狄青担任枢密使,日后便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就在苏良思索着要如何做的时候。



曾公亮快步走了过来。



“景明,徐莽打人之事与你无关,你莫做出任何反应,认错不认错都没必要。”



“官家决定将此事大事化小,徐莽自然逃不了惩罚,但对你与狄汉臣,略加惩戒就可,你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狄帅有何错,我有何错,徐莽有何错?”



“那群狗书生,骂一个幼时失父的人没教养,曾相,你觉得该不该揍?他们就是故意找茬,看不惯朝廷提升武人地位。武人一味忍让,文武对立,迟早要出事儿!”



曾公亮就知苏良是此类反应。



“景明,你说的这些,官家和我们几个相公都清楚,但而今不是徐莽着了那几个书生的道儿吗?武人和文人玩心眼,怎么玩得过,你若抓住此事不放,没完没了,正是他们想看到的。”



苏良的倔脾气来了。



“文武应平等,我不允许这些文人骑在武人的脖子上!他们都是为我大宋立过军功的,我建议对那些书生严惩,不然以后武人们更加抬不起头来!”



“一旦严惩,此事将会更乱!你就别再添乱了,擢升武人地位非一朝一夕之事,天下的读书人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耐心些!”



“等他们适应,咱们的将士都废掉了!”



苏良想了想,突然眼前一亮,道:“那些人所排斥的并不单单是狄帅任枢密使,而是狄帅任枢密使后,武人地位逐步提升,谁也阻拦不了。”



“既然如此,我就献一策,让他们死心!即使狄帅被罢了枢密使之职,武人们也不会被文人骑在脖子上!”



说罢,苏良蘸墨提笔,开始撰写起来。



曾公亮站在一旁,心情激动。



自全宋变法以来,苏良所写之策,皆为良策。



若能一下子提高武人地位,那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麻烦,文人们再攻击狄青,便没有太大意义了。



唰!唰!唰!



笔走龙蛇,苏良的速度非常快。



不到半个时辰,便一气呵成,写出了一道提升武人地位的策略。



其名为:兴武策。



曾公亮朝着未干的墨迹一吹,当即认真看了起来。



看完后,他有些懵。



“此策,实为良策,但官家能……能同意吗?”



苏良这道兴武策,主要有两部分内容。



其一,在各地州府如兴建州学府学那般,兴建武学院。



教授武人学习军事谋略、兵书兵法,各项军阵武艺。



其重心为:谋略为先,武艺次之。



直白点来讲,武学院就是培养军队将才之地。



其二,重视武举,新设武状元,武进士,与科举取士并重,使得武举考试登榜者也能在轩外唱名。



武举制度,起于武周时期,不过最开始都是选拔武艺高超者。



宋代也有武举,但不受重视,基本都是时而被废,时而恢复,甚至沦为了一些外戚朝着军队塞自家人的途径。



中武举者,根本没有什么地位。



苏良之策,乃是要武举与文举并重。



若此策施行,那武人亦有资格享受轩外唱名的资格。



武人的地位将迅速擢升。



以后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非“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了。



“景明,我最欣赏此策的两个地方,其一,你一直在强调文武并重,方可兴国,我赞成这一点。”



“此外,你将武人之谋略放在武艺之上,强调武人多读书,这才是真正的强兵之策,将有能耐,兵才有能耐,脑子永远比身体更具有杀伤力!”



“让武人也有资格轩外唱名,老夫想一想都兴奋,若能成,我大宋绝对能超越汉唐!”曾公亮务必激动地说道。



他虽是文臣,但极为痴迷武事,尤其是兵法韬略。



(本章完)



第0395章:兴武之策!我,苏景明,为天下武人代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