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411章:苏良外巡!民间乡里的“卖身葬父”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411章:苏良外巡!民间乡里的“卖身葬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月初一,入夜。



汴京城西的一座宅院内。



苏良、何郯、周元、赵抃、韩绛、吕诲、王安石、司马光八名奉旨外巡的官员,聚在一起。



今晚,官家请客送行。



八人此次出京,乃是秘密进行。



除了赵祯、文彦博和富弼外,朝堂百官只知他们出差,却不知他们去哪里,以及要做什么。



明日,便是八人出发之日。



赵祯命人寻了一处宅院,备上酒宴,为八人饯行。



稍倾。



此刻。



周元和赵抃这两个“不喝酒寡言,喝完酒话唠”的台谏官,搂着苏良的脖子,讲起了从庆历新政时,台谏官们所做的事情。



众人落座之后,赵祯笑着说道:“众卿,依照惯常之规,咱们先议事,再喝酒。”



苏良便做好了统筹安排。



官员们也都开始表态,说了半个时辰后,才开始吃喝说笑起来。



官家此举,是对全宋变法的一次全面检查,若无问题,大宋就要迈着步子朝外走了。



他们将伪装成一支商队前行,驾上七八辆马车,带上十余名护卫,到了目的地将马车上的商货一卖,护卫士兵们还能赚個外快。



翌日。



“其一,有恶必除,有罪必纠。无论官员贵戚还是名士商贾,但凡有违法者,有逆全宋变法而行者,必须一查到底,严惩不贷。若无法解决,可直接向朕汇报。”



“其二,倾听民声,探查民意,寻当下变法之策中的缺漏,完善变法策略,百姓安则天下安,一切必须以百姓利益为先。”



官员们纷纷挺直身子,看向赵祯。



……



早在三日前。



赵祯笑着道:“此非禁中,又非私宴,无须多礼。”



至于其他护卫。



赵祯、文彦博、富弼三人离开后。



最后到了子时。



则是隐藏在附近,或打探情报,或传递信息。



王安石和司马光将二人强行拖上马车,此次晚宴才算结束。



他的护卫事宜依旧是由杜雷和孙胜这两名龙羽军教官负责。



日上三竿,苏良才收拾完毕。



官家派遣的三百名护卫也都是曾保护过苏良南下的老熟人。



随即。



在与家人告别后,方才出了门。



苏良等人皆明白赵祯的心意。



王安石已从被绑案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苏良瞌睡的都已经睁不开眼了,二人还是搂着他的脖子不放。



滔滔不绝。



而苏良此次前往的区域为:京东东路。



明日何时出发,全凭苏良等人自定。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众卿定要懂得保护自己,州府村镇比不上汴京城,会有各种意外凶险。你们切记,任何时候,自己的性命最重要,无论遇到任何麻烦,都有朕为你们撑腰。朕选你们,就是将你们当作了朕的眼睛,朕的臂膀,遇事绝不可犯险而为。”



唾沫星子足足给苏良洗了好几次脸。



这些规则流程,苏良的护卫们早已是轻车熟路,苏良根本无须再交待。



在苏良的一番劝导下,王安石已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仕途规划:先匡扶大宋,再成为圣人。



苏良等人又趁着酒意畅聊了大半个时辰。



王安石和司马光一如常态,滴酒不沾,抱着个茶壶寻众人碰杯。



故而,今晚完全可以不醉不归。



赵祯缓缓道:“众卿此次外巡,朕强调三点。”



身穿便服的赵祯、文彦博、富弼来到了院中,苏良八人齐齐拱手。



大宋朝接下来能不能有大动作,就全看这次八人的巡查了。



此次。



苏良的发迹之地在齐州,全宋变法的起点在齐州,齐州更是因三年变法,变成了当下的济南府。



故而,苏良想转身回头看一看。



看一看这片执行变法之策最彻底的地方,还有何缺漏之处。



在选择巡查区域时。



王安石和司马光也都不约而同选择了京东东路。



但直接被文彦博否决了。



理由是二人在那里熟人太多,不适宜暗中巡查。



而苏良就合适多了。



当然,也有苏良脸面确实比二人大的缘故。



……



三日后。



一行商队行驶在宽敞的官道上。



苏良斜靠在马车中,手中握着一册话本,面前小桌上还放着两碟点心,俨然如旅行一般,甚是惬意。



二月初春,虽还有些寒。



但树木绽青、花草破土,城外的风景甚好。



近午时。



众人来到一处驿站,便停歇了下来。



苏良与杜雷、孙胜同坐一桌。



桌子上。



四盘小菜,两荤两素,一大碗菜汤,外加一筐馒头。



苏良吃饭,喜鲜、喜奇、喜野味野菜,杜雷和孙胜皆知,故而每次吃的都是地方特色菜。



苏良对随行之人也向来厚待。



若驿馆餐食不好,苏良便自掏腰包买鱼买肉。跟随苏良出行的护卫,在吃饭上从来都没委屈过。



这时。



苏良突然道:“出发三日了,我还不知咱们的马车上都装的是什么货呢?”



杜雷兴奋地说道:“头儿,皆是绵与绢,汴京城上好的绵与绢,我亲自去挑的,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什么?绵与绢?”苏良皱起眉头。



杜雷面带疑惑。



“不对吗?您不是说商品尽量高档一些,显得咱是一个有文化的商队吗?”



苏良顿时笑了。



他看向孙胜,发现孙胜也是一脸茫然。



“二位,咱们要去何处?”苏良问道。



“京东东路,济南府。”二人异口同声道。



“从汴京城买绵绢送济南府去卖,你们觉得合适吗?”



杜雷一愣,旋即道:“头儿,你是觉得咱们不适合卖绵绢?”



苏良摇了摇头。



“你们两个啊!没有一点商业头脑,若去做生意,非赔死不可。”



“你们可知,咱大宋北方地区,蚕桑丝织业最盛之地便是京东东路,汴京城的绵绢,八成以上都来自京东东路。咱们将这些绵绢拉到京东东路,伱们觉得有钱赚吗?”



二人同时挠头,他们根本就知晓这个信息。



苏良笑着道:“我本意是让兄弟们赚个外快,但没想到拉的竟然是绵绢,这真要拉到济南府,那绝对是赔钱买卖。距离济南府越近,赔的越多。”



“罢了罢了,这两日,你们找个商贩,将其都处理了,然后拉一些书画用具吧,笔墨纸砚之类的,应该还能赚些钱,等咱们离开京东东路时,再买绵绢。”



二人尴尬一笑,点了点头。



……



二月初十。



苏良的商队满载着数辆书画用具,终于抵达了京东东路界。



当下的京东东路,共有一府七州。



分别是济南府,青州、密州、沂州、登州、莱州、潍州、淄州。



济南府取代青州成为京东东路新的路治之所后。



青州的商贸经济也并未下降。



全宋变法之初,青州还是属于第三等的望州,但现在已经是第二等的雄州。



济南府便在京东东路的边界。



苏良当下的想法是:先在济南府下辖的各县镇村落转一转,然后去青州,最后再去登州。



登州临近渤海,被苏良私下封为“东瀛岛王”的曹护,大本营就在登州附近。



苏良计划着去看一看他,看他到底多久能成为东瀛岛的王。



……



二月十一日。



苏良一行来到了济南府下辖的长清县。



想要了解一座城。



最快速的方式就是了解这座城的商贸。



商贸兴,集市发达,便意味着百姓有钱消费,日子好过。



北方的这个时令,非农忙时期,百姓大多都会找些事情做。



或做小生意。



或给一些大户地主卖力气。



或去县城谋个差事。



苏良带着杜雷和孙胜,溜达在当地的草市上,见到喜欢之物,也会毫不犹豫买下来。



还有一波护卫,则是去探寻当地主官的官声、变法执行的情况,以及乡里百姓的反馈。



苏良看似在吃喝玩乐。



实则他要将所见所闻,地方变法完成情况,撰写成文。



每半个月都要向官家汇报一次情况。



这几日。



苏良在乡下的心情甚是愉悦。



因为他看到当下百姓的生活与庆历年间相比,已然有了质的提升。



第0411章:苏良外巡!民间乡里的“卖身葬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