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508章:白沟河上,苏良的一箭三雕之策!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508章:白沟河上,苏良的一箭三雕之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垂拱殿内。



赵祯看向苏良,接着道:“庞籍性慢求稳,精于治军然不擅统兵,韩琦性急求功,强于统兵然不擅治军,二人择其一,皆有短处,唯同在河北路,朕才安心。”



苏良认可地点了点头。



赵祯对二人的了解非常清楚。



庞籍常年在枢密院任职,熟读兵书,在治军一道上,颇有章法。



范仲淹、狄青都向其请教过治军之法。



在其治下,河北禁军,军法严明,战斗力有了明显提升。



而韩琦,因早年跟随夏竦、范仲淹在西北打仗。



有统兵打仗的经验,但其本身却是强于政事、民事,在治军上,远远不如庞籍。



当下的河北边境。



不战时更需庞籍,而战时则需韩琦能立即站出来排兵布阵。



二人同在河北,朝廷才能更放心。



“苏卿,朕令你前往河北劝和,一方面是令二人知晓朕的心意,达成和解,同时解决那十二名偷渡者的事情。”



“另一方面,朕欲让你代朕巡视河北禁军。当下,河北禁军虽一直在进步,但和西军的实力相比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



“臣遵命。”苏良拱手道。



作为台谏官,他确实有巡视监察边境军政的职责。



赵祯想了想,又道:“此次巡查,朕要你将在鸡蛋里挑骨头的劲头拿出来,去边境找茬,能明白吗?”



苏良一愣,众相公也都是一愣。



但很快都明白了。



官家是想要苏良去河北敲打一番河北禁军。



简而言之——



做得好不夸,做得不好要损,小瑕疵当作大问题来处理。



以此督促他们继续突破,提高实力。



如此。



在宋辽大战之时,才能以更少的伤亡展现出更强的战斗力。



“臣明白。”苏良重重拱手。



文彦博笑着道:“官家圣明,此事最宜景明为之。”



顿时,赵祯与众相公都笑了。



六十七岁的庞籍,资格甚老,首相文彦博去挑刺,庞籍都不一定服气。



四十八岁的韩琦,向来有宰执之志,能力也甚强,众相公谁去都没把握压制他。



但苏良却不一样。



作为御史中丞。



他有监察百官之责,本就克制这两个边境帅臣。



再加上,他去年在河湟取得的成就以及辽国对他的忌惮,足以让庞籍和韩琦都要微微弯着腰与苏良说话。



……



三月十一日,一大早。



苏良带着三百禁军骑兵奔向了北方边境,刘三刀依旧担任他的护卫队长。



……



三月十二日,深夜。



白沟河北岸。



辽国军营,中军大帐中。



辽国守将耶律添成望着面前摊开的一道御旨和两封书信,甚是郁闷。



此乃辽国朝廷对幽州汉民入宋境之事的回复。



御旨来自正在病中的辽国皇帝耶律宗真。



耶律宗真只回了一句话。



“不可战,亦不可损大辽颜面。”



另外两封书信则分别来自于辽国兵马大元帅、大皇子耶律洪基和辽国皇太弟耶律重元。



耶律洪基命耶律添成强硬一些。



要求耶律添成在不造成大规模伤亡和与宋闹成全面开战的前提下尽可能动用武力,与宋军斗一斗。



且定要将十二名幽州汉民要回,不然可能会引发更多的汉民叛逃。



耶律重元则命耶律添成示弱。



要求他即使要不回那十二名幽州汉民,也绝不可与宋军发生武力冲突。



辽国的三位掌大权者,对他下达了三道不同的命令。



耶律添诚无论如何做都是错,故而甚是郁闷。



耶律添成乃皇族旁支,因是耶律重元提拔起来的,故而有些偏近于耶律重元。



但他又不敢违逆耶律宗真的命令,亦不敢得罪耶律洪基。



此刻的他,一脑子浆糊。



当下,他根本无法完成辽国皇帝耶律宗真的命令。



在不生战的前提下,还要维护住大辽的颜面,除非大宋示弱还人。



耶律洪基和耶律重元打的什么主意。



他也很清楚。



耶律洪基主张强硬,乃是为了针对耶律重元,后者的部将无法完成朝廷的命令,他的属下便有机会来到边境,掌控兵权。



而耶律重元不愿生战,乃是担心若全面开战,宋辽边境多是他的亲信,一旦打没了,他就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



耶律添成思考了许久后,拿起桌上御旨和书信。



撕拉!



撕拉!



撕拉!



他全将其撕了个粉碎,然后喃喃道:“我还是静观其变,看宋人如何处理此事吧,破罐子破摔,没准儿还能留条命呢!”



……



三月十八日,近午时。



历经八日,苏良等三百人穿过雄州城,来到了白沟河南岸的河北禁军军营。



枢密副使、判大名府的庞籍本住在大名府;河北西路安抚使兼知定州的韩琦,本住在定州。



第0508章:白沟河上,苏良的一箭三雕之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