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520章:惊险!王安石:吾距英年早逝只差三寸远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520章:惊险!王安石:吾距英年早逝只差三寸远[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南商人,多信风水。



尤其是宅院商铺之风水,选择相当考究。



正所谓:流水生财。



杭州巨富们的宅院和商铺大多都坐落在西湖东水门的曲阜桥附近。



其中。



江南商社的商会总址,便坐落在曲阜桥前风水最好的位置。



其为一座四层高的小楼,楼顶处有一个巨大的石刻铜钱。



名为:孔方楼。



孔方,即钱财。



此楼日日开门,有专人轮流值守,且还是《江南商报》的雕印处。



据传。



但凡是江南商社社员,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反馈到这里,便能迅速解决。



此外。



每月月初,江南商社的社员都会在这里召开月会。



楼前日夜都有守卫巡守。



俨然如州府官衙一般,非社员根本无法入内。



……



八月二十四日,近午时。



曲阜桥附近热闹非凡。



商铺林立,路边小贩的叫喊声甚为脆亮,行人更是络绎不绝。



桥下不时有船只穿梭而过。



不时还有妙龄女郎在船上抚琴或歌唱,以此招揽顾客。



繁华程度丝毫不弱于汴京城的州桥周遭。



就在这时。



一名身穿紫色绸衫、看似商人打扮的长须男人来到了曲阜桥上。



其后还跟着十余名护卫。



护卫们抬着五个精致的红木箱,大步向前。



仅看箱子的华丽程度,便知里面的东西价值不菲。



长须商人走上曲阜桥后,停下来。



先是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孔方楼,又望了望两边的商铺,高声道:“撒钱!”



顿时,他后面的数名护卫拿出腰间的大钱袋,朝着四周撒起了铜钱。



哗啦!



哗啦!



哗啦!



一大把一大把地撒钱。



依照大宋风俗,百姓往往在成亲或祭祀时,才会撒铜钱,并且还要掺杂着大量黄豆、糖果、核桃等去撒,不然太费钱。



但这次撒钱,却全是铜钱。



并且有的铜钱还成串,一串足足有二十余枚。



杭州百姓虽然大多都不穷,但这种不要白不要的钱,还是要捡一捡的。



不多时。



曲阜桥周围便围了一大群人,纷纷低头捡钱。



也有一些人则是被长须商人这种行为吸引了过来。



长须商人见周围围满了人,再次高声道:“开箱!”



咔!咔!咔!



五个红木箱被打开。



最前方的一些百姓探头一看不由得惊呼:全……全是钱啊!



红木箱内,全是银锭与钱票。



这时。



一名围观的百姓喃喃道:“他……他会不会将红木箱内的钱也都撒了?”



“你做梦吧!那么大的银锭,撒出去是有可能砸死人的。”



“他应该是欲通过撒钱来传播消息。”说话的百姓一边将铜钱塞进怀里,一边向同伴说道:“这种方式也有人用过,不过像他这么大方,且将这么多钱都公之于众的,还是杭州城头一个,这下子有热闹看了!”



“咳咳……”



长须商人见周围百姓将铜钱已捡得差不多。



当即挺起胸膛,操着一口南方口气,慢慢开了口。



“诸位父老乡亲,鄙人安有为,祖籍杭州钱塘,少小随父出门做生意,这些年,得益于全宋变法,我靠着贩卖药材,赚了一些钱财。”



“近期听闻朝廷出了一份国债契约书,我便也想购买一份国债,为朝廷做贡献。此举不但可获益而且能得名,何乐而不为也,于是我便想着返乡来做此事,提高咱们江南商人之名。”



“哪曾想,我听闻截至目前,所有江南商人才购买了数百万贯国债,这令我甚是痛心!大宋天下,除开封府外,就数我们江南最富,开封府商人购买国债达三千万贯,我们江南至少也要两千万贯,哪曾想竟如此少。”



“难道就不怕别地商人骂我们江南商人为富不仁,骂我们江南商人是江南鼠辈吗?”



“朝廷称,购买国债自觉自愿,不购买也无罪无错。一些商人自私自利,与我无关,我也劝服不了他们。”



“但是我还听说有人利用权势禁止别人购买国债,此举甚是丑陋,实为丢咱们江南百姓的脸!”



长须商人说此话时,扭脸看向不远处的江南商社。



显然指的就是江南商社在阻止一些江南商人购买国债。



“作为一名江南商人,我愿去州衙购买三万贯国债,为咱们江南商人长脸!”



……



在此长须商人讲话时,不远处一座茶楼的二楼包间。



苏良与曹佾站在窗户口,望着那长须商人。



曹佾喃喃道:“介甫表现得还挺好,这番话说得非常有气势,但愿他能引领起江南商人购买国债的热潮。”



“确实不错,介甫其实挺会演戏的。”苏良笑着说道。



曹佾笑道:“入仕途者,哪個不会演戏?”



这个长须商人安有为,不是别人,正是乔装打扮过后的王安石。



昨夜,苏良心生一计。



江南商社水深,他们的情报只能看到表面。



若想了解更多,唯有朝着这片深不见底的水域投入一块大石头。



于是就有了——



“王安石伪装成江南商人,在街头揭露出有人阻止商人购买国债。”



自己不购买国债,无错。



但阻止别人购买国债,就是大错了。



为何会是王安石伪装呢?



因为,计策是苏良出的,钱财是曹佾拿的,王安石只能卖力气。



且他还是南方人。



此时的王安石。



看上去就像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商人,除了说话还有些文绉绉,其他方面皆如一个南方商人。



就在王安石准备前往杭州州衙之时,一名中年男子突然走上了曲阜桥。



“安掌柜,且慢!且慢!”



听到此道声音,苏良与曹佾大喜。



可能是有鱼要上钩了。



王安石看向来者,身材清瘦,两眼有光,乃是一个精神抖擞的中年人。



“安掌柜,在下乃是街边陶家珠宝行的掌柜,陶一仁,能否到我店内聊几句,一盏茶的功夫即可,这涉及到你日后的买卖,你一定要听一听。”



王安石嘴巴一撇,道:“你不会想抢我的钱吧?”



第0520章:惊险!王安石:吾距英年早逝只差三寸远[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