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531章:龙羽军归!与众不同的迎军仪式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531章:龙羽军归!与众不同的迎军仪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转眼间,到了腊月份。



年味渐浓。



女细作之事渐渐淡出了汴京百姓的日常讨论。



面对大宋的谴责国书,东瀛朝廷称“私人行径,朝廷不知”,便将其搪塞了过去。



大宋选择在商贸上制裁他们。



因辽国在帮扶东瀛,大宋便连着辽国一起制裁,直接关闭了宋辽边境的榷场,并告知辽国,若想与大宋通市,便要与东瀛绝市。



耶律洪基很愤怒,但还是选择站在了东瀛那方。



他知,若无东瀛相助,辽国连一丝赢宋的机会都没有。



当下。



大宋与辽国、东瀛的关系,已至冰点,三国也都不再遣使互贺正旦。



……



腊月初八。



汴京城内各家寺院都在门前施粥。



百姓们也都纷纷前往寺庙祈福,然后煮粥,购买年节之物。



苏宅也不例外。



除了腊八粥,唐宛眉知苏良爱吃韭黄、兰芽,命人也买了许多,然后栽种在后院唐泽开垦出的小菜园中。



街市之上。



棉衣、棉被以较高的性价比成为百姓冬季的新宠。



抢购者络绎不绝。



这也将刺激着河湟区域明年将会种植更多的可纺织棉,以及会有更多的商人前往西北区域经商。



自此日起。



各个衙门的公事也都减少了许多,基层官员们都变得闲暇起来。



……



腊月初九,近午时。



苏良正在屋内饮茶,一名内侍快步走了过来。



“苏中丞,官家口谕:龙羽军三日后归,特召您午后前往垂拱殿商讨迎军之事。”



“臣遵命!”



苏良拱手,心中不由得大喜。



此次,龙羽军归来。



代表的不是龙羽军,而是所有参与灭夏的大宋将士。



灭夏之功,甚于河湟开边,再加上明年年初还有对辽之战。



此次的迎军仪式,必须盛大,必须庄重,必须让天下人看到朝廷对这些舍生忘死、为国征战的勇士的重视。



……



午后。



两府三司诸相公,御史台、谏院、学士院、大理寺等衙门的主官,全聚于垂拱殿。



赵祯挺直身子,面带笑容地说道:“众卿,三日后,龙羽军与千名轻骑兵将持灭夏阵亡将士名单归城。朝廷虽对灭夏将士已有封赏,但此次归来,依然要举行盛大的迎军仪式,以彰朝廷对这些为国征战将士的感谢。”



“左寺卿,鸿胪寺历来负责此类事项,你觉得应该如何迎?”赵祯看向鸿胪寺寺卿左有鼎。



左有鼎想了想后,说道:“去年冬月,苏中丞拓边西北归来,张都知代表官家,文相代表百官,前往南薰门亲迎,一众文武百官在宣德门前站迎,而后官家见苏中丞后,为将士们举行迎军宴。”



“此番,理应比上次再提一级。臣建议,此次,文相与富相前往南熏门亲迎,官家与文武百官则在宣德门前迎,另让开封府组织百姓,沿街欢迎。”



左有鼎所言,与上次最大的不同,便是赵祯亲临宣德门迎接。



皇帝在宣德门亲迎,这已经是极高的礼遇了。



赵祯微微皱眉道:“朕觉得还是不够隆重,虚而不实,再想!”



这时。



枢密副使曾公亮站了出来。



“官家,若让迎军显得有心意,可让文相与副相在南薰门迎接时,亲执灭夏阵亡将士名单,走在最前,然后在宣德门前,交给官家。”



大宋首相与副相,手握灭夏阵亡将士名单,从南薰门走到宣德门,在向来“崇文抑武”的祖宗之法之下,将会显得诚意十足。



“朕觉得如此可行。”赵祯满意地点了点头。



赵祯话语刚落。



文彦博、富弼、张方平、吴育、欧阳修五位相公同时出列。



文彦博看向四人,示意自己先言,然后开口道:“官家,以何礼仪迎军还朝,臣都无异议,朝廷一直都在提升武将地位,臣也支持,但是这种压制文官地位而提升武将地位的行为,臣觉得有些不妥,此举仍是在造成文武对立,有伤朝廷未来。”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富弼、张方平、吴育、欧阳修四人,几乎同时拱手说道。



赵祯不由得微微皱眉。



众相公所言也有些道理,此举确实能提将士士气,但却也让一些文官不满,担心日后武将们权势过大,使得文官集团式微。



王尧臣站出来道:“官家,文武可并举,但不能压一方而抬一方,令文相、富相持灭夏阵亡将士名单确实有些不妥,我们或许觉得阵亡的将士们担得起这份荣耀,但日后,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可能都会因此举引发我大宋文武强弱之辩,这比党争更坏朝堂团结。”



赵祯点了点头。



“那如何是好?让朕与百官同去南熏门亲迎?如此做,朕仍觉得诚意不足。”



这时,苏良站了出来。



“官家,臣建议官家可遣太子与二皇子在南薰门亲迎,然后持灭夏阵亡将士名单带到宣德门前,交给官家,此举既展现出了官家对灭夏将士们的重视,也意在告知太子,日后为君,理应感激这些勇士为我大宋做出的贡献!”



此策一出。



赵祯笑了,众相公们都笑了。



“哈哈,苏卿,还是你有主意,此计可行,太子与二皇子亲迎,最合适不过了。”赵祯说道。



“臣附议。”众臣皆附议。



苏良又道:“此外,臣建议可在汴京城外选一大石,将从河湟拓边开始,所有阵亡的将士名姓,都篆刻于大石上,留后世瞻仰这些勇士的名字。”



“可行!可行!”赵祯笑着说道,下方群臣也都无异议。



随后。



君臣便开始讨论起了三日后迎军的细节。



将士们浴血奋战,灭夏而归,朝廷自然要让他们尽情地享受自己应得的荣耀。



……



很快。



龙羽军与千名轻骑将持灭夏阵亡将士名单归城的消息便传到了汴京街头。



朝廷以前汇报过整个灭夏将士的伤亡情况。



其中,五百龙羽军身死过半。



与龙羽军随行的千名轻骑,并不是普通的轻骑。



龙羽军乃是天子亲军,不可灭亡。



故而,只要有龙羽军士兵身死,便会有轻骑补充进去,让龙羽军一直呈五百之数。



此外,五百龙羽军的军甲、战马、粮草也都是轻骑兵负责。



严格来讲。



这一千名轻骑兵,也属于龙羽军。



汴京百姓,有从事娱乐行业的,自发决定在当日停业;有开酒肆茶馆的,决定当日半价或免费销售;更有甚者,关店只为去街上欢迎灭夏勇士归来……



……



第0531章:龙羽军归!与众不同的迎军仪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