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563章:苏良的神回复!拒入中书的三大理由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563章:苏良的神回复!拒入中书的三大理由[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若要成百年、千年之盛世,不能取巧,不能盼着我大宋一直都有明君贤臣治世,而是要创建一套可行之千年的法令规则。日后某一朝,即使我们的皇帝和官员没有那么优秀,依然能让江山社稷健康发展。”



“所以,接下来我们创盛世,不应求快求急,而应不断发现问题,找到缺陷。用我,我有大量特权和巧计,可能会掩盖一些缺陷,但这些缺陷若是用人规避而非法治规则改变,迟早有一日还会出现,故而大宋若要成百年、千年之盛世,依照我目前的性格、身份与方式变革在以后会出问题的。”



……



“其三,当下,整个朝堂都没有人比我更适合担任台谏主官。我任御史中丞,敢骂官家,敢骂诸位相公,其他谁人敢,我任御史中丞,诸位相公齐心合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盛世,才是长久之策。”



……



苏良的三条理由讲完,垂拱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众相公皆无言以对。



苏良若为己,他们有无数理由反驳,但而今却是为了大宋之未来。



这还如何反驳?



他们的眼中现在只剩下两个字:钦佩。



文彦博的眼中可能还多了两个字:服了。



一时间,殿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进入了沉思。



约十息后。



“咳咳……”赵祯的干咳声让众人都抬起头来。



“景明所言,甚有道理,入中书之事就先这样吧,依照常例,为景明加衔即可,日后再厚赏。”



“臣遵命!”众相公齐齐拱手。



赵祯喝了一口茶,让众人都缓了缓,然后说起了第三件事情。



“朕要讲的第三件事情便是科举之事,当下各地州府的举子们都来到了汴京城,省试与殿试在即。此届科举与往常不同,朝廷急缺基层官员,这次定然是要扩招的,但又不能选一批庸才。诸位认为,谁宜知贡举?”



唰!唰!唰!



所有人的眼神都看向苏良。



“官家,此事非苏中丞莫属!”欧阳修率先拱手道。



往昔他都是知贡举的最好人选,但是当下朝廷急缺实用性官员,苏良对基层官员的了解甚是透彻,故而欧阳修率先举荐苏良。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所有相公都力推苏良,苏良知贡举,即使选不出一群小苏良,也能选择一批与他同类的实用性官员。



此乃是朝廷当下最稀缺的。



这一刻,赵祯的脸上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他早就认定了苏良,此时提出,就是为苏良拒入中书后,让他无法拒绝知贡举。



赵祯也看向苏良。



苏良无奈一笑,知贡举劳心劳力,还要被关进小黑屋出考题,但他此刻再拒绝,官家可能就掀桌子了。



“臣愿知贡举!”苏良拱手道。



顿时,赵祯和众相公都不由得长呼一口气。



他们也担心苏良不愿知贡举,直接撂挑子。



此刻,苏良若称想提前致仕回扬州为民,赵祯与众相公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根本舍不得打骂。



其实,苏良一直有这个想法,只是他相对于诸位相公而言,实在太年轻,提前去职,就没脸见人了。



这时,赵祯站起身来,望向不远处,苏良那件红色的监察御史官袍。



“苏卿,这件御史官袍,就永久留在垂拱殿吧,朕还要靠其自省,当时若没有你殿内怒脱官袍,咱们哪能走到今日。”



“但凭官家处置。”苏良笑着说道。



……



翌日,除夕日。



汴京城熙熙攘攘,主街道的车马一个时辰都不一定能走出百米远。



今年,是汴京城近五十年来最热闹的一个年节。



外使甚多,百姓甚多。



再加上各地州府的考生齐聚,将汴京城挤的满满当当。



想要住个客栈必须提前大半个月预订,不然就只能露宿街头或住在城外。



有钱都不一定能找到客栈。



午后。



苏轼、苏辙来到了苏良家拜年。



他们都将参加此次的科举,但还不知苏良知贡举。



二人就算知晓,也要来拜见苏良,不然苏洵能打断他们二人的腿。



苏轼今年二十一岁,苏辙十九岁,二人从小孩子已经长成了俊俏儿郎。



这二人朝苏良是一口一个“叔父”地喊着。



他们与苏子慕还是笔友,关系甚笃,说起话来能从时政军事聊到诗词歌赋。



……



除夕夜,依旧是惯例。



唐泽、苏子慕、苏沁一、一老二小守夜到天亮,苏良与唐宛眉早早回屋休息。



苏良将自己拒任宰相的事情告知了唐宛眉。



“眉儿,你该不会怪我没让你成为宰相夫人吧?”



唐宛眉朝着苏良的鼻尖轻轻一点。



“我是你苏良的妻,只要你是苏良,其他什么身份都无所谓,当宰相那么累,拒绝是对的。”



唐宛眉看向苏良脖颈处的那道伤疤,满是心疼。



“哈哈,还是我媳妇心疼我!”苏良一个翻身,做起了正事。



……



翌日,即嘉佑二年元月元日。



四更天。



星月挂在夜空,天气甚冷。



苏良穿戴官服,与文武百官一起,来到了大庆殿。



今日之元日大朝会,意义特殊。



是大宋灭辽灭夏,疆土可比汉唐的第一个新年,故而甚是隆重。



赵祯一改先例,先是宣布了新年号。



然后令所有人为在沙场中伤亡的大宋将士默哀,并让中书宣告对他们家人的补偿。



紧接着,是对所有文官武将、吏员士卒的论功行赏。



最后,才是各国特使的朝拜时刻。



此时的各国使臣对大宋甚是恭敬,以后的日子全靠与大宋的商贸往来呢!



正午的午宴之上。



人人皆笑容满面,心情愉悦。



文彦博与曾公亮互相搂着肩喝酒,喝着喝着,说起中书省的政事日常,竟哭了起来。



欧阳修不到半个时辰便将自己喝到了桌子下面。



一向不苟言笑的包拯都喝的脸红,然后拉着前期一直灌他酒的三司使王尧臣要换个地方豪饮……



苏良作为最耀眼的那颗星,一直被敬酒,最后无奈尿遁回家,直到黄昏,喝了两碗醒酒汤,才算清醒了一些。



接下来,苏良准备好好休息一番,陪一陪家人。



待上元节后,他便要带着一群馆阁官员闭门为考生出题了。



他很期待。



在他的出题模式下,这个曾经涌现了“科举第一榜”的嘉佑二年,到底能涌现出多少治国之大才。



第0563章:苏良的神回复!拒入中书的三大理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