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0章 新都畅想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新都畅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陈景恪疑惑的时候,朱标问道:



“景恪,可知曹国公所患何病?”



陈景恪点点头回道:“具体不好说,不过根据御医的诊断,我以为应当是心病。”



“他似乎受到了惊吓……可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事情值得他如此恐惧的。”



“心病?”朱标愣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



不过他什么都没说,而是问道:“你可有办法治疗?”



陈景恪摇头道:“没有,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一来我不知道他的心结是什么,二来也不擅长治疗这种病。”



朱标颔首道:“我知道了,此事你不用管了。”



“我正好有事要写一封信回应天,正好将此事一并说了。”



陈景恪笑道:“那感情好,省了臣许多麻烦。”



之后陈景恪就借故离开。



等到了无人处,脸上的笑容陡然消失,变成了庆幸。



朱标的反应,让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真相。



能让堂堂曹国公如此惧怕,甚至吓出病来的,整个大明朝只有一个人。



朱元璋。



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李文忠如此恐惧?



只能说细思极恐。



这里面定然隐藏着极大的秘密。



而朱标的反应,说明他是知情人。



他让自己别再过问此事,其实是在保护自己。



想通了这一点,陈景恪心中无比的感激。



他虽然很好奇,可还不想死。



有些事情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还好,自己先一步离开了应天,否则以自己的医术和名声,是必然躲不过去的。



到时候不论能不能治好李文忠,恐怕都落不了好。



一想到这里,他心中就无比的庆幸。



或许这就叫吉人自有天佑吧。



说起来还真踏马要感谢一下朱樉。



要不是他把朱标气出病,自己很难躲过这场是非。



只希望自己回京之前,这件事情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陈景恪不知道的是,他还真是逃过一劫。



前世李文忠病死,朱元璋怀疑给他看病的医生下毒。



将淮安侯华中降爵,全家驱赶到苦寒地区,没多久华中就死了。



其余医生尽皆满门抄斩。



具体发生了什么,已经没有人知道。



但从朱元璋的反应来看,是有些不正常的。



以陈景恪的重要性,即便参与治疗,朱元璋杀他的概率也不大。



但肯定会惹一身骚。



这次意外避开这场是非,确实是运气加身了。



另一边,看着手中的诊断书,朱标也是非常的无奈,又有些气愤。



他自然知道李文忠在害怕什么。



当年在军中嫖妓,被自己父亲训斥,他因恐惧准备投降张士诚。



后来父亲在母亲的劝说下熄了怒火,写信安抚。



他又改变主意,并把自己的同谋给杀了。



李文忠自以为事情做的隐秘,可老朱是什么人?



到处都是眼线,他做的事情早就被知道了。



事后李文忠自己也意识到,事情瞒不过朱元璋。



于是就落下个心病。



说起这件事情,朱标自己也感到无语。



李文忠是自己的亲表哥,朱文正是自己的亲堂兄。



俩人竟然都有过投敌的举动……



老朱家怎么就出了这么多奇葩?



朱文正已经有了实际行动,所以处罚较重,被抓起来圈禁。



没多久就死于惊惧。



李文忠只是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并没有实际行动。



再加上朱元璋也是事后才知道,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道此事。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李文忠自己还没有放下。



朱标的信息更加及时准确,知道的也更多。



其实从数年前开始,李文忠就有些不对劲儿了。



事情还要从朱文正说起。



虽然他因为惊惧而死,但他有个儿子叫朱守谦。



从小被朱元璋和马皇后抚养长大。



后又封其为靖江王,封国也放在了桂林。



可以说,完全是将他当亲儿子对待。



但朱守谦性情暴戾引的天怒人怨。



朱元璋就将他叫到应天批评,他非但不知悔改,还写诗嘲讽。



说我们本来就有杀父之仇,你假惺惺什么,搞的我多稀罕伱的爵位一样。



老朱彻底怒了,废了朱守谦的爵位,圈禁在凤阳守陵。



或许是因为兔死狐悲,从那时开始李文忠的情绪就不对了。



前几天李文忠又因为某些政事上书劝谏,被朱元璋斥责。



估计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导致心态彻底崩了。



朱标想的更深。



朱樉被废之事,恐怕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亲儿子都能废,一个外甥又算得了什么?



但朱标深知,自家老爷子是真的已经将当年之事放下了。



否则又怎会容许李文忠活到现在?



完全是他做贼心虚,自己解不开这个心结。



但朱标又完全能理解李文忠的担忧。



首先朱文正死的太快,你说是被吓死的,证据呢?



估计在所有人心里,都已经默认是被秘密处死的。



其次就是自家老爷子杀人太狠了,开国功勋杀了一批又一批。



胡惟庸案更是杀的血流成河。



连自己这个亲儿子都有些怕,更何况是李文忠。



又恰好赶上朱樉被废。



只能说,时也命也。



面对这种局面,朱标也实属无奈,提笔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信。



将陈景恪的诊断写上,然后直言他是心病,只能靠自己解开心结。



然后又给马皇后写了一封信,让她去开导开导李文忠,希望能有点作用。



之后他就不再操心这个烂事儿了,实在管不了。



十二月不知不觉就走完了,洪武十七年悄然到来。



朱标没有返回应天,而是留在了长安过年。



给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信里,他写明了原因:



陪陕西百姓过个年。



也以此为朱爽之事画下一个句号。



朱元璋和马皇后那是非常心疼儿子,自然是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朱标不走,陈景恪自然也回不去。



再说还有李文忠那摊子烂事儿,他也不愿意回去沾染是非。



就给父母写了封信,并寄去了很多陕西特产。



今年的陕西百姓,确实过了一个欢乐年。



第140章 新都畅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