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7章 阳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7章 阳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李成桂干的,他兵强马壮还掌握着财权,想趁乱造反。



水一下子就浑浊了起来。



虽然这两种可能性很小,可也不能排除啊。



尤其是倾向于大明的读书人和文官集团,开始拿着这两条谣言,来为大明辩解。



这一下水就更浑了。



本来李成桂正在一边看笑话,心里还嘲笑大明手段太低劣了。



然而吃瓜吃到自己头上,他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他知道,这肯定是大明干的,为了报复自己,可那又如何?



没有证据,他能怎么办?



最关键的是,就算有证据又能如何?



这就是赤裸裸的阳谋,赌你李成桂不敢投降北元。



而李成桂心里很清楚,他确实不敢。



纳哈出是绝对挡不住大明军队的,即便加上高丽也不行。



等大明打败纳哈出,反手就能将他们给收拾了。



抵挡?



效仿渊盖苏文?



别闹了,渊盖苏文虽然杀了高建武,但面对大唐时高句丽全国上下一心。



安市城城主和渊盖苏文是死敌,都能放下仇怨携手抵抗。



再看看高丽内部,大明使节团一来,读书人和文官群体和见了亲爹一样。



真要打起来,这些人到底是支持谁,还两说呢。



拿什么反抗?



这个道理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



就连高丽王那个蠢货也明白,所以他尽管很亲近北元,也不敢彻底得罪大明。



此时李成桂才真正明白,自己这个高丽权臣,在大明面前确实没有当地头蛇的资格。



至少现在没有。



认清了现实,他立即就做出了选择,私下求见大明天使。



这次来见他的依然是傅安。



只不过这次傅安的态度和上次截然不同,对他非常客气,言必称将军。



对他的战绩表示肯定,还直言陛下对他也甚为欣赏,并且还拿出了朱元璋赏赐的一把佩剑。



“此乃陛下当年征战天下时所配,特赠与将军,希望将军能明白陛下的心意。”



李成桂自然知道对方在收买自己,可是他依然难以抑制心中的狂喜。



大明天子是很看重自己的,还赐下佩剑。



这可是佩剑,代表的意义太大了,他心中难免浮想联翩。



“天使请放心,某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只要某还在一天,就决不允许高丽与大明为敌。”



傅安欣喜的道:“如此便好,我一定会将将军的拳拳忠心,告诉陛下。”



于是李成桂带着欢欣离开了,随后就下令严密监视北元使节的动向,并保护好大明的使节。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前脚刚走,就有人将此事汇报给了高丽王。



高丽王本来并没有怀疑李成桂,毕竟他也不是真蠢,这么浅显的离间计岂能看不懂。



就算他看不懂,北元的人也会提醒他的。



然而,现在情况变了。



谣言是不是李成桂散布的已经不重要了。



他和大明私下有协议,这才是最重要的。



肯定是大明得不到我的回应,就准备勾结李成桂造反啊。



至于证据?



李成桂自己送上了一记助攻。



得到朱元璋的佩剑,李成桂自然很激动,时不时就拿出来看一看。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自然很快就传入高丽王的耳朵。



这下还有啥好说的?



高丽王急了,紧急召见大明使节,重申高丽的中立立场。



然后又私下会见北元使节,向他们求助。



北元使节自然很高兴,直言可以帮忙将李成桂和大明使节一起杀了。



然而高丽王优柔寡断的性格,在关键时刻再次拖了后腿。



他依然不敢撕破脸。



李成桂掌握高丽军权,自身又担任财政大臣。



大明得到了文官集团和读书人的支持。



真要斗起来,没有胜算。



而且就算打赢了又能如何?如何抵挡大明的天军?



北元人那叫一个着急,就想暗中推一把,派人去刺杀大明使节。



到时候高丽王就算不想反抗大明都不行。



然而此时的他们,已经处在李成桂的监视之下,还没等出手就被控制起来驱赶出国了。



这反而愈加证明了,大明和李成桂勾结在一起。



但高丽王怂了,非但没有下定决心反抗大明。



反而再次接见了大明使臣,表示高丽自古就是中原藩属。



还把《华夏简史》拿出来,重申两国的藩属关系。



大明使节自然给予了赞赏,然后就顺势提出,让高丽和北元彻底断绝关系。



高丽王自然不肯,搪塞了过去。



李成桂也不蠢,自然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和高丽王决裂。



但自认为已经获得大明支持的他,非但没有担心,反而窃喜不已。



私下广结党羽,准备实际成熟就起兵造反。



本来他以为大明会直接支持他夺权,但大明使节始终不开口,不过他也不在意。



开不开口都一样。



只要大明打败纳哈出夺回辽东,他这边立即就行动夺权。



然后请求大明册封。



其实这也是他最初的计划。



当时他还有些担心,大明会不会不支持他当王。



现在这种担心完全消失了。



天子都赐下佩剑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接下来几个月,事情反而平缓了下来。



大明的使臣不再逼迫高丽王表态,使节团成员整日与高丽读书人交流学问。



各种谣言也消失了……



不,高丽王非先王亲生这个消息,依然在私下流传。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大明再传,而是李成桂的手笔。



只不过他做的更加隐晦,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



而大明国内,也正厉兵秣马,囤积军需物资,等待着来年开春出兵。



一举拿下辽东和高丽。



潭王朱梓,本应在今年就藩。



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朱元璋将其就藩的时间押后了。



并令其继续在凤阳练兵,还专门派了一文一武两个老师。



教导他如何用兵,如何保境安民。



别人不知道朱元璋的打算,只以为朱梓是被同母兄长齐王朱榑牵连,才没有就藩。



还有不少大臣为此上奏。



但知道真相的人都明白,朱梓并不是被牵连,而是有更大的用处。



陈景恪有些摸不清朱元璋的想法,直接找到他,说道:



“陛下,您真的准备让潭王在高丽建制立国吗?”



(本章完)



第207章 阳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