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6章 改土归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章 改土归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晋王朱棡及各级官吏,必须全力配合。



对于这个命令,众人都有些意外。



朱雄英才多大,朱元璋竟然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他负责?



只有朱棡和陈景恪知道,这是要提前让太孙走上台前。



朱标的身体,确实很让人无奈。



一开始朱元璋他们还想试一试,万一病情没那么严重呢?



毕竟朱标还年轻,用了陈景恪量身定制的疗养之法,平时看起来和正常人无异。



结果自然是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



一旦过于消耗心神,朱标就会出现诸如头疼、头晕、恶心等症状。



正是因为试过,朱元璋才不得不提前将太孙推向台前。



否则太子尚在,就把太孙推出来,那也太不尊重太子了。



朱标自己反倒是看的很开……至少表面上如此。



和这道圣旨一起过来的,还有朝廷的邸报。



头版头条就是陈景恪设计的飞梭,经过马皇后亲自验证,要求各地衙门推行。



如果是特别大的改变,衙门肯定会叫苦。



百姓都不富裕,一架织布机价值不菲,不是说换就能换的起的。



大多数百姓宁愿用老式的,也不会用新式的。



但这次只是改了一下飞梭,本钱几乎等于零,推广起来毫无阻力。



这种好事,衙门自然很喜欢干。



所以,飞梭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大明扩散开来。



此时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一个小小的变动,在开海后会带来多么惊人的财富。



且说当下,拿到圣旨之后,朱雄英非常高兴。



他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只要能顺利完成此事,携带大功还朝,就能从纸面太孙,变成真正的太孙。



所以他对这件事情,自然很是上心。



立即就召见了巴优。



巴优也已经知道,这个小少年就是传说中的太孙。



这几天又是高兴,又是惶恐。



再次见到朱雄英,他立即大礼参拜:“蛮夷之人巴优,参见太孙。”



朱雄英一脸庄严,说道:“巴首领免礼。”



待他起身,才又说道:“你的来意我已知晓,对于你的拳拳忠心我心甚慰。”



陈景恪在一旁帮腔说道:“陛下已经命太孙,全权处理蛮夷入籍之事。”



巴优有些惊讶,皇帝竟然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少年?



但此时他也顾不上多想了,连忙再次下拜道:



“陛下圣明,巴优愿携全族入籍,请太孙首肯。”



朱雄英却淡淡的道:“巴首领莫急,尔等入籍事关重大,我需调查清楚方可……”



他一番言语虽略显稚嫩,可仗着主动权在握,也将巴优拿捏的死死的。



让巴优彻底明白,太孙年幼却不可欺。



心中不禁想起了之前的种种传闻,感叹道,果然不愧是天命太孙啊。



有此太孙在,大明未来五十年无忧矣。



这更加坚定了他入籍的决心。



同时也产生了一点小小的私心,如果能趁此机会抱紧太孙的大腿,日后说不定能有一番作为。



于是,他对朱雄英就更加的恭敬。



当朱雄英提出,想要了解都有哪些部族愿意入籍的时候。



他立即请命,愿意前往各部打探情况。



朱雄英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见他如此上道心中也很高兴,面上却不动声色的道:



“如此就辛苦巴首领了……很多部落首领对入籍之事,会心有疑虑。”



“巴首领可代我邀请他们出山,选一安全地点,我亲自前往与之会面,共同商议此事。”



这就是让他作为太孙使者,去劝说各部了。



巴优自然欣喜若狂,立即保证一定会完成任务。



之后他就带着朱雄英的使节,前往江西各蛮夷部落,宣扬朝廷的旨意。



但朱雄英依然不满足,他想要的不是江西一地,而是整个南方的蛮夷全部入籍。



陈景恪知道他正雄心勃勃,欲要大展拳脚,就安抚道:



“欲速则不达,不要着急,一地一地的来。”



“先解决江西的问题,将这里做成样板,再去经略其他地方,就会容易很多。”



“且,到时咱们还可以借助江西土司,去联络其他地方的部落首领。”



“你只需要坐在家里,等着心向朝廷的部落首领,前来朝觐就可以了。”



朱雄英还是很信服他的,按捺主了躁动的心。



不过他们也没有真的坐等,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提前准备的。



比如,陈景恪就提议,为所有入籍的蛮夷百姓取一个汉名,并颁发一块身份标牌。



“取汉名是汉化的一部分,且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至于为何给身份牌……他们大部分时间,还是要生活在自己的部落里,使用的是自己原来的名字。”



“时间长了,很可能会忘记自己的汉名。”



“有了身份牌就不一样,看到牌子就能想起自己的汉名。”



“牌子还能时刻提醒他们,已经是大明的子民,上面还有天子。”



“这个牌子最好做的考究一点,首领的用黄金铸造,官吏用铜片,普通百姓铁片。”



朱雄英和朱棡都被说服。



不过朱棡提出了一个建议:“蛮夷入籍人数不会少,不论是用铜还是铁,需求量都非常大,且铸造困难。”



“土司和官吏用金铜制作,普通百姓用木料雕刻即刻,大不了选用名贵一些的木料。”



朱雄英也认同的道:“造船厂就有很多樟木,边角料就足够制作身份牌的了。”



“而且樟木还有驱虫的效果,百姓随身携带,还能防蚊虫叮咬。”



陈景恪也知道自己有失考虑,从善如流改变了意见。



身份牌分三种,首领用黄金铸造,官吏用铜,普通百姓用樟木。



一面雕刻有户籍地信息,另一面是持有人的姓名。



牌子做的不大,可以挂在腰上,也可以当项链挂脖子上。



设计好造型后,朱雄英就命人去宁波造船厂,取用木材制作身份牌。



如此一个半月后,巴优终于归来,并带回一个好消息。



有十三个部落首领愿意率部入籍。



但他们希望觐见太孙,当面获得承诺。



朱雄英早有准备,立即邀请诸部首领前来南昌会面。



(本章完)



第216章 改土归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