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4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4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蓝玉打仗能力毋庸置疑,让他搞行政是真不适合。



可同时他又是最适合执行这个计划的人,因为他和陈景恪的关系,确保他就算不理解,也会不打折扣的执行。



只能说,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



乾清宫。



等众人都离开,朱元璋说道:“这一课早就应该讲了。”



陈景恪苦笑道:“有些问题我也是在实践中发现的,以前您让我讲,我还真不一定能讲的来。”



朱标插话说道:“新军制非常复杂,牵扯到方方面面。”



“以前就算拿出这个计划,朝廷也无能为力。”



“现在大明国祚稳定,接下来几年要休养生息,正是变革的好时机。”



越是复杂,牵扯机构越多的变革,就越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实施。



这一次的新军制,就是这种情况。



朱元璋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颔首道:



“接下来几年,你就有的忙了。”



朱标说道:“为父亲分忧,这本就是我应当做的。”



哪知朱元璋却摇头道:“不是替我分忧,而是你作为君主必须承担的责任。”



“咱建立了大明,初步建立了制度,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如何让大明变的更好,走的更远,就是你这个继任者的责任了。”



朱标非常感动,心中也升起一股舍我其谁的豪气:



“是,我一定不会让爹失望的。”



朱雄英看的也是心情激荡,恨不得大喊一声,我也要承担责任。



不过他知道,现在还不是他出头的时候,只能在一边羡慕的看着。



朱元璋很是满意的道:“这才像话……接下来舞台就属于你了,你可有想好要如何着手?”



朱标回道:“历朝历代,第一代君主打天下,第二代君主治天下。”



“正如您方才所说,您将天下打下来了,并初步制定了国家的框架。”



“我的任务就是完善这个框架,为后世夯实基础。”



“而且景恪为大明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计划,尤其是帝国计划,更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大明才能实施。”



“所以,我会以内政建设为主,深化革新完善各项制度。”



“同时也趁此机会与民修养生息,全面恢复生产。”



朱元璋更是欣慰,说道:“你有这个认识咱就放心了。”



“我打天下,你治天下,雄英带领大明走向更辉煌。”



“咱们三代人共同努力,必将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



一番话说的在场众人都热血沸腾,恨不得大展拳脚大干一番。



朱标的为人和施政措施,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



但知道归知道,公开说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之前大家只是心有默契,并未具体谈过相关的事情。



今天开诚布公的谈,算是将话题摊开了。



这番谈话背后的潜在意思则是,权力的交接。



虽然还没有正式发生皇位更替,但在朱元璋和朱标父子心目中,已经完成了交替。



以后朱标可以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而朱标也确实没有客气,当即就准备对朝堂做出调整:



“我准备给予内阁票拟之权。”



朱元璋似乎早就猜到了,沉默不语。



陈景恪却心头一震,这一天终于来了。



如果将此时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拆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份:



票拟、批红、驳斥。



票拟就是在奏疏上写字的权力,说白了就是批改奏疏的权力。



批红顾名思义,就是用红笔做最后的批注。



也就是最终决定权,同意还是不同意。



很多人以为这是独属于皇帝的权力,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行政事务,丞相也有决策权。



甚至丞相可以不经皇帝允许,独立行使行政权。



古代的皇权和相权之争,争的就是这个权力。



胡惟庸就是靠着这个权力,架空的朱元璋。



驳斥,就是对最终决定不满意,进行驳回。



表面看是驳回,实际上代表的是执行权。



朱元璋废除丞相,将所有权利都收归己身,完成了大权独揽。



但同时也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都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对于精力旺盛的皇帝来说,还能坚持。



如果皇帝身体不太好,那简直就太要命了。



前世,明仁宗朱高炽将票拟之权给了内阁。



没办法,就他的身体实在扛不住啊。



将票拟全给内阁,可以减少至少一半的工作量。



不过有了票拟的内阁,也还是个秘书机构,翻不了天。



毕竟票拟并不是最终决定,批红权还在皇帝手里。



皇帝对票拟不满意,可以自己重新写。



而且内阁还没有执行权,皇帝批红之后,直接将命令下达给具体的衙门去执行。



然后朱瞻基整了个大活,给了内阁驳斥之权。



什么意思呢,就是皇帝批红之后,不再直接将命令下达给具体的衙门去执行。



而是先交给内阁学士,由内阁学士去传达命令。



如果内阁学士对皇帝的命令不满意,还可以驳回不执行。



这个权力可就太大了啊。



内阁正式从一个秘书机构,华丽的变成了大明的最高行政机关。



你以为这就完了?



不,朱瞻基又玩了一个更骚的。



为了不耽误自己玩蛐蛐,他将批红权给了太监,也就是秉笔太监。



然后大明的政治制度,就向着奇葩的道路大步狂奔,拉都拉不回来。



朱标的身体情况,也同样不是很乐观。



他不可能和朱元璋一样高强度工作,那么将自己的一部分工作分给别人,就成了必然。



哪些权力可以分,又分给谁合适?



当然是将最繁琐的部分分出去。



还有比批改奏疏更繁琐的工作吗?



没了。



这也是他为何提议,将票拟权给内阁的原因。



现在,球来到了朱元璋脚下,他才拥有最终决定权。



朱元璋沉默许久,他自然不愿意将好不容易收回的权力分出去。



可他也知道,人力有时而穷。



指望子孙后代都和他一样勤政是不现实的。



所以,分拆权力是早晚的事情,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早。



不过考虑到朱标的身体状况,他也只能接受。



想到这里,他抬起头,看向陈景恪道:



“内阁是你提议创建的,你以为是否可以将票拟交给他们?”



(本章完)



第274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