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4章 意外之喜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4章 意外之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然他并不是太在乎别人对他的目光——因为他坚信历史会给予他正确的评价。



可有个好口碑,总归是一件值得让人开心的事情。



朱元璋的研究班也终于组建好了,他找了十来名最顶级的工匠,又从道教找了五名擅长机关技巧和炼制长生丹的道士。



这其中还闹了一点风波出来。



皇帝找炼制长生丹的道士,很难不让人误会。



文武百官都吓了一跳,纷纷劝谏长生丹是假的是害人的,让皇帝不要沉迷于此。



方士那边还以为皇帝也沉迷长生,别提多开心了。



马上就有很多人自称得道真仙,有长生丹想要献给皇帝。



还有些声称见过神仙,希望皇帝能资助自己去寻找仙山。



然后他们就被老朱送去见神仙了。



非但如此,老朱还直接下旨,神仙长生皆荒谬之说,再有言此道者皆抓捕流放。



虽然没有禁绝佛道,却也让两家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上书请罪。



说起来,因为年轻时的经历,朱元璋曾经对佛道两家是非常推崇的。



大明建立后,他在全国广建庙观,抬高佛道地位。



大明第一任大理寺卿李仕鲁乃正统儒士出身,对于佛道两家的危害认识很深,屡次劝谏。



朱元璋并不听从。



李仕鲁无奈之下请求辞官还乡,为了表示决心,还将自己的朝笏放在地上。



朱元璋一看恼羞成怒,命令侍卫抓住他撞死在了台阶下。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大理寺少卿陈汶辉扛过了上司的大旗,继续上书反对推崇佛道。



最后也因为触怒朱元璋,被下狱处死。



但是朱元璋也不是真的愚蠢,当时只是有些上头,事后逐渐冷静下来。



回想过往历史上佛道两家的德行,他也产生了怀疑,就派人去调查两家都做了些什么。



这一查不要紧,差点将他给气疯了。



欺骗百姓、放高利贷、兼并土地……可以说是罪行累累。



于是立即下旨清理佛道两教,关闭了大批的庙观。



总的来说,佛道两教确实在洪武初年辉煌过。



可惜他们自己作死,迎来了铁拳打击。



这一段经历才过去没几年,两家都还记忆犹新。



眼见老朱真的生气了,自然不敢再乱来。



处置过佛道,朱元璋又给群臣解释,我不是沉迷长生,一切都是为了研究留声机。



炼丹师天天和金石打交道,这方面的经验丰富。



正好可以利用他们这方面的经验,来研究适合当载体的材料。



群臣依然将信将疑。



毕竟老朱是有前科的,而皇帝沉迷长生带来的危害,历史书上写的明明白白。



大家自然要严防死守。



直到马皇后亲自出面作证,大家才相信。



将朱元璋给气得不行,谁才是大明的皇帝?你们信皇后不信咱是吧?



不行,咱不能白受这个气。



于是他找到陈景恪,要求必须研究出实用的留声机:



“要不然,咱这个气不是白受了吗。”



陈景恪哭笑不得,老朱自从决定退位,就和变了个人一样,越来越像个普通人了。



事实上他能教给工匠的也不多,留声机的原理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太深的东西说了他们也不懂。



他能做的,也就是根据前世见过的留声机,提出了一些建议。



“材质不一定非要用玻璃,你们可以多试验一些别的材质……”



“载体不一定要做成杯子的形状,可以做成圆片,制作简单还节省材料。”



“喇叭做成类似圆锥一样的形状,效果会更好……”



将自己对留声机的了解全部告诉这些人,陈景恪就离开了。



让他们慢慢摸索研究去吧,说不定就研究出什么成果来了呢。



研究不出来也没事儿,等过几年理科有所发展,书院那边正好顺势推出实用型号。



既能打响名声,又能赚取金钱。



——



忙碌中时间总是过的很快,眨眼就到了立秋。



也速迭儿如预料的那般,在完成内部整合之后,大举南下劫掠。



尽管大明早有准备,可防守难免会出现漏洞,依然对边关造成了极大破坏。



老朱气的一度想要让朱棡和朱棣出击,和对面来个硬碰硬。



被大家集体劝阻,才按捺了下来。



“秋天草原马正肥,是他们战斗力最强的时候。”



“且这是也速迭儿上位后第一次南下,势必会战斗到底。”



“我们此时出关与其决战,就算胜了也是惨胜,非智者所为。”



“最好的办法是坚守,利用我们坚固的城防消耗他们的兵力。”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用不了多久他们的士气就会散了。”



“这次南下他出动了十余万大军,人吃马嚼的,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



“被劫掠走的那些财物,远远不够弥补消耗。”



“只要我们守住,胜利就属于我们。”



“等到明年开春,熬了一个冬季的草原人疲马瘦,战斗力能降低一半。”



“且春季也是女人和母兽产崽的时期,最忌讳迁徙奔波,那才是最适合我们出击的时候。”



徐达分析道。



他的这番话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草原人秋季南下劫掠,中原人在春季北伐,这是汉朝时期就总结出来的规律。



直到今日都还适用。



违反这个规律去作战,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该做的事情。



陈景恪补充道:“我们和草原的战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分出胜负的,而是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没必要为了出一口气,就拿将士们的命往里面填。”



“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朱元璋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刚才不过是一时气愤,被大家一劝就冷静了下来。



然后下旨令北边诸将严防死守,不可轻易出战。



但与此同时,他又给朱棡和朱棣分别写了一封信。



你们老子咱很生气,明年开春必须狠狠的揍他们,要不然咱就不认你们这俩儿子。



本就对被动防守不满的兄弟俩,接到信之后战意直接拉满。



然后派出更多的探子,去打听蒙古的详细信息。



其实从夏季接到出征命令时开始,两人就一直在收集蒙古的各种信息,掌握对方的行踪。



为来年北伐做准备。



毕竟中原北伐草原,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不到人。



提前收集消息,情况会好很多。



朱元璋自然不会如此放心将这么大的事情,交给两个年轻的儿子,还是派了老将到军中坐镇的。



朱棡因为久经杀场,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就派了宁侯张温和永平侯谢宁前来助阵。



永平侯谢宁是太原城的修筑者,也是朱棡的岳父。



朱棣更加年轻,且未挂帅出征过,老朱就将在四川的傅有德抽调回来,派到他身边当副帅。



至于为啥不让徐达出马。



原因很简单,军方第一人要坐镇洛阳才行。



尤其是马上就要发生皇位更替,更需要徐达坐镇洛阳,以防万一。



(本章完)



第284章 意外之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