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3章 公平交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3章 公平交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还好,陈景恪是比较务实的,否则他真的要担心大明的未来了。



想到这里,朱标叹道:“你啊……试想如果没有景恪,你会懂这么多东西吗?”



说完他就转身离去,留下满脸不服的朱雄英。



群臣依然在反对特区计划,朱标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就连李善长等人都保持了沉默,就好似无事发生一样。



他们的反常行为,让一部分人警觉,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大家开始猜测,莫非皇帝有别的后手不成?



然后朱标的后手就真的来了,第二项变革公布。



这项变革引起的震动,远远超过了特区计划,甚至可以说两者产生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



新的变革计划一出,再也没有人关注特区计划了。



因为这一项新政是,给予内阁驳斥之权。



只要稍微了解政治的人都明白意味着什么,整个中枢的权力模式都要变了。



最关键的是,皇帝在分权和限制自己的权力。



所以最开始,群臣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皇帝要给内阁什么权来着?



等确定这道命令为真之后,朝堂炸了,没多久洛阳城都炸开了锅。



随后这道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全国各地。



在这件事情面前,什么新区完全不值一提。



然后不出意料,所有初次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震惊了。



新皇这是吃错药了?还是被妖魔附体了?



竟然要重建丞相府。



当然,大家都知道内阁的权势远远不如丞相府。



丞相府在法礼上拥有独立的行政地位,可以不经皇帝允许颁布政令。



胡惟庸架空皇帝,靠的就是这个权力。



内阁学士虽然拿到了票拟和驳斥权,但批红权也就是最终决定权,始终掌握在皇帝手里。



这就意味着,内阁学士永远都不可能越过皇帝颁布政令。



可即便如此,掌握了票拟权和驳斥权之后,内阁学士就有了和皇帝碰撞的资格。



毕竟你皇帝的批红我们不满意,是可以驳回的,这是律法赋予我们的权力。



十年前,太上皇用上万条人命为代价才收回的权力,新皇登基一年就还给百官了?



太不可思议了,简直让人无法相信。



等大家都反应过来之后,关于此事的看法就分成了两派。



一派已经迫不及待的高呼陛下万岁,圣天子在朝垂拱而治什么什么的。



另一派则保持了沉默,太上皇可还健在呢,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万一他不愿意突然杀回来,后果不堪设想。



甚至已经有人上书,旁敲侧击的询问此事太上皇是否知晓。



但朱标依然没有回答,只是让大家讨论此事是否可行。



那还用问吗,群臣自然一万个愿意。



可还是那句话,太上皇不说话,谁都不安心。



朱元璋,依然是笼罩在所有人心头的乌云。



眼见胃口吊得差不多了,朱标才施施然的拿出一份老朱手书的诏令。



太上皇对扩大内阁权力的事情,并未给出直接看法。



却对改革本身做出了指示:



革新乃系统性的大事,是环环相扣的,要一体施行。



缺少了任何一环,都有可能会导致全盘皆崩。



这一点尤为重要,希望大家都能牢记这一点。



……



听到这里,群臣要是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那就不配站在朝堂之上了。



特区计划和内阁扩权是绑定的,要么都答应,要么都放弃。



这确实是老朱的风格,当初他就是用涨俸做要挟,迫使百官同意军事变革。



现在又用起了同样的招术。



那么问题来了,要不要答应呢?



废话,这压根就不是个问题,谁不答应谁就是文武百官不共戴天的仇人。



不就是一个特区吗,搞搞搞。



只要能把内阁扩权的事情落实,您想干啥都行。



要是嫌沧海省的面积不够大,可以把山东乐安州也划过去,反正他们是挨着的。



如此一来黄河出海口就能被沧海省一家独享了。



于是,两项变革就此通过,并以惊人的速度被落实。



沧海省特区的官吏任命,各职权部门的组建,可谓是一路绿灯。



所有相关部门,全部闭着眼睛通过。



至于原因,那自然是生怕皇帝反悔,要赶紧把此事落实了。



至于内阁的调整,效率就更快了。



各衙门无条件配合,只用了几天时间,一整套的对接程序就被落实。



十二月一日,退朝后大臣们并未如往常一般离开,而是冒着严寒集体候在内阁门口。



没有人说话,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盯着内阁大门。



李善长等七名内阁学士,则悠哉悠哉的在里面品着茶。



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的是皇帝批红后的奏疏。



只是与以往不同的是,在皇帝批红的后面,又多了一道批复。



专属于内阁的批复。



而这就是本次内阁扩权的标志。



从此之后,所有的政令必须两道批复齐全才能生效,缺一不可。



外面的那些大臣,为的也是亲眼目睹这道批复。



还有,你倒是他们为何要在这里喝茶?



自然是摆谱端架子,通过这件事情告诉天下人,内阁的时代来了。



不论你是六部大员,还是其他部门的官吏,都是内阁的下属。



见了我们,就得客客气气的赔笑脸。



过了好半晌,李善长才说道:



“诸位,差不多了吧?”



徐达颔首道:“都是中枢大员,让他们等太久也不好。”



邱广安只感觉浑身轻飘飘的,几以为自己活在梦里。



需要时不时的掐一下自己的大腿,才能控制住激动的情绪。



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所有人都知道,内阁学士就相当于丞相。



丞相啊,这是之前他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没想到竟然有一天真的落到了自己头上。



他由衷的感谢陈景恪,没想到当初的一份善意,竟然会有如此大的收获。



听到两个大佬发话,他连忙附和道:



“悉听两位国公吩咐。”



其他人自然也都是同样的意思。



虽然都是内阁学士,可也有高低之分。



李善长和徐达才是领头的。



李善长用目光询问了一下徐达,等他点头之后,才开口说道:



“将这些奏疏送往各部吧。”



早已等候多时的内阁行走们,激动的道:



“是。”



内阁成为中枢最高行政机构,他们这些行走也水涨船高,可不就是很激动吗。



这几名行走抱着奏疏离开没多久,内阁外面就传来了欢呼声。



(本章完)



第353章 公平交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