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3章 沧海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 沧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靠右行走是基本规则,越是热闹的集市这一点就越重要。



大家都靠右走,随着人流一点点挪动,速度虽然不快,却总归是在动的。



要是不分左右乱走,只会越来越乱,最后弄成死疙瘩谁也走不动。



现在海津城人还比较少,大家乱走也无所谓。



等人多了就麻烦了。



或许会有人说,那等人多了再给大家树立规矩不就行了吗?



以前许柴佬也是这么想的,后来他发现,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了。



而且这还牵扯到一个破窗效应,因为一点细节方面的坏习惯,导致整个商业环境的破坏。



所以,最好在一开始就将规矩给立好。



这个问题他早就看出来了,也曾经向沧海省的官员建议过,只是没人理会。



后面他也就没有多说。



不过他也不准备一直无视,先将这里的情况了解清楚,再统一告诉陈伴读。



报答他的提携之恩。



一路来到位于市场不远处的沧海省府衙——这也是他认为有问题的地方之一。



衙门怎么能放在市场里呢?



显得你充满了市侩之气,又会膈应商人,百姓来办事也不方便。



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另外一些地方却又太过。



这就是只有理论而缺乏实践造成的。



当初他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有些后来纠正过来了,有些没有及时纠正酿成恶果。



但即便是纠正过来的错误,也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此时回想起来,如果从一开始就做好,后面能省却很多的麻烦。



进入衙门内,路过的人大多都当做没看到他,只有少数微笑示意。



他也没说什么,找到相应部门询问是否有信件到达。



基本每周一封信,人早就认识他了。



见到他过来,不等开口就拿出一封厚厚的书信说道:



“许先生,你的信,楚国来的。”



许柴佬接过信,道谢之后转身离开。



他前脚刚走,就有一人出现,看着他的背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屋内的官吏见到他,连忙起身道:“藩台。”



此人正是沧海省布政使麦荣昌,他点头示意,然后状似不经意的问道:



“许先生过来取信?”



那官吏回道:“是的,基本五六天就有一封信,全是从楚国送过来的。听说……”



“听说什么?”



“听说楚王为了给他送信,专门准备了一艘船……下官也只是听说,不知道真假。”



麦荣昌笑道:“事关藩王,这般未经证实的流言,还是少说为好。”



那官吏吓的汗都出来了,连忙说道:



“是是是,下官知错,以后再也不乱说了。”



麦荣昌点点头,也没有在说什么,转身离去。



然而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他立即就叫来一名心腹手下,如此这般的安排了一番。



六日后楚国的商船再次到达,果然又有一封给许柴佬的信送到衙门这里。



那名心腹也回来向他汇报了一个消息,从楚国商船打探的消息,确实有一艘船是楚王安排的。



而且对方似乎没有遮掩的打算,很大方的说,这一趟船就是专门为了给许先生送信。



做生意只是顺带的。



写信的目的,就是为了向许先生请教新政之事。



为了确保六七天一封信的频率,楚王足足安排了四艘船。



还说什么楚王礼贤下士,一直在邀请许先生去楚国担任相国云云。



得知这一切,麦荣昌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当初在内阁当行走的时候,他们那一帮子人最羡慕的就是许柴佬。



得到陈伴读的信任,以商人出身成为淡马锡总督。



别人或许会因为淡马锡地处海外,认为去那里是发配。



作为内阁行走,他们都很清楚那里对大明意味着什么。



在那里做出成绩,将来有望入阁。



关键是,得到陈伴读的如此器重,想不入阁都难。



然后,如此天胡开局,竟然被许柴佬搞砸了。



他们在鄙夷之余,心里没少庆幸。



还好他失败了,少了个竞争对手啊。



沧海省的组建,内阁行走可是经过一番激烈竞争的,最终他脱颖而出。



获得了朱标和陈景恪的认可。



他兴奋之余,就是巨大的压力。



毕竟许柴佬前车之鉴不远啊。



然而真正到了沧海省,开始按照新政方案打造这个地方的时候,才发现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事情千头万绪,一团乱麻。



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只能硬着头皮一点点摸索。



后来许柴佬被送过来,他心中高度警惕。



莫非是陈伴读对我的工作不满意,所以才让他过来?



虽然他知道,以许柴佬犯下的错误,不可能再复起。



然而,作为当事人他却不得不担心。



如果陈伴读力排众议,一定要重新用许柴佬呢?



先把他送到沧海省,等立下足够的功劳再扶正,是不是很合理?



陈伴读的心思谁都猜不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所以,明知道许柴佬手里握着现成的经验,他却一点都不敢用。



生怕给对方立功的机会。



但现在,似乎情况有所转变。



楚王如此礼贤下士,看起来许柴佬也并不排斥,莫非他真的有意去楚国为国相?



而且,陈伴读让他过来的目的说的很清楚,作为智囊以供咨询。



顺便让他将之前的经验全写出来。



许柴佬来这里之后,也一直老老实实,从未做过出格的事情。



自己是否太多疑了?



要不派个人去打听一下他的口风?



不是麦荣昌想服软,而是他真的被诸多事务弄的焦头烂额。



关键是没有参考,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这才是最让人忧虑的。



越是这种时候,他就越佩服陈景恪。



自己按照计划,建设一个省都如此困难。



陈伴读左右一国政策却犹如信手拈来,这等才华实在让人艳羡啊。



能坐在这个位置上,麦荣昌就不是个优柔寡断之人,很快他就下定决心。



找个和许柴佬有交情的去打探一下情况。



如果他有意去楚国为相,那自己就亲自登门向他讨教。



(本章完)



第363章 沧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