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9章 屠鱿令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9章 屠鱿令[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就士气全无的帖木儿步兵军团,在得知高层弃他们而去之后,果断选择了投降。



就在朱樉下令清点降兵的时候,小亚细亚的白袍子王爷们,屁颠屁颠的出现了。



战争就发生在这块土地上,他们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



对这个战果他们自然非常高兴,这次总算是找对老大安全有保障了,以后就可以躺着享福了。



在高兴之余,立即又凑了一支万余人的军队出来。



一来是表忠心,二来是看看能不能捞点战利品。



然后朱樉就把这六万俘虏交给他们看管。



并且叮嘱他们,将帖木儿的部下和白羊部的人分开看押。



休整一天后,他再次率军发出前往白羊国。



白羊王奥斯曼还想殊死抵抗,然而精锐尽失的他已经拿不出太多兵力。



再加上有波斯人里应外合,他们并未对秦军造成多大的阻碍。



大片的领土被占领,白羊国灭亡在即。



朱樉和帖木儿会战的结果,也已经传播开来。



整个西方世界都为之震惊,还以为是神灵开的玩笑。



帖木儿纵横安西无敌手,是当之无愧的区域霸主。



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竟然被一个外来户给反过来碾压了。



是真的碾压。



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只有五百亲卫跟随他逃走。



而秦国损失的兵力加起来不足四千人。



在会战结束后,依然有余力覆灭白羊国。



这种能力,实在让人敬畏。



然后大家就想到了他背后的大明。



一个亲王就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大明的总体实力该有多强?



拥有六千多万人口,占据天下大半财富的庞大帝国。



实在可畏可怖。



周围各势力,纷纷收起了小心思。



就算侥幸占了一点小便宜又能如何,谁能抵挡的住大明的报复?



况且,还不一定能在朱樉手上占到便宜。



既然不能为敌,那就想办法交好。



于是,各势力纷纷派出使者前去拜见朱樉,表示愿意友好相处。



朱樉又不傻,这种口头保证那是不要钱一般的往外说。



秦国吞并白羊国,已经属于蛇吞象了。



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这期间也没有能力四处扩张。



既然大家都想和平相处,正好如了他的意。



啥,你想和我签署和平协议?



对不起,我是大明的藩属国,这么大的事情需要经过大明朝廷的同意才可以。



周围势力明知道他故意推诿,却也无可奈何。



与秦国这边的热闹景象不同,帖木儿那边的氛围则显得凝重和肃杀。



帖木儿帝国的面积很大,人口也很多。



但很多部族都是被他强行兼并的,并不是真心臣服。



他强的时候,那些人摄于他的威信不敢反叛。



现在他大败而归,個人威信被动摇,那些部族自然就开始蠢蠢欲动。



但这并不是最致命的,真正的威胁来自于北方的钦察汗国。



他用了五年时间,将敌对的钦察汗国大汗脱脱迷失赶下台,扶持了一个亲近自己的傀儡。



可是就在他征讨朱樉的时候,脱脱迷失趁机复辟,并矢志复仇。



不知不觉间,强大不可一世的帖木儿帝国,竟变得内忧外患起来。



本来帖木儿还想着出兵支持白羊王,现在不得不打消了这个计划。



攘外必先安内,他要先将内部肃清,然后应对脱脱迷失的攻击。



至于白羊王……自求多福吧。



他自然也知道,放任秦国站稳脚跟,以后再想消灭对方就更难了。



可现在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秦国以小吞大,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消化,他必须趁着这个时间将其它方向的敌人消灭。



然后集中力量,与朱樉一决胜负。



计划既定,他也没有多做犹豫,立即下令西面战场收缩兵力,以防守为主。



在北方边境布置重兵,防范脱脱迷失。



这一切做完之后,他就开始着手肃清内部。



为接下来北征钦察汗国做准备。



——



朱樉也没有闲着,只用了两个月就兵临白羊国都城。



之所以如此顺利,还要得益于大食人和波斯人的帮忙。



大食人虽然战斗力不行,可维护治安没问题啊。



秦军打下城池,就暂时交给他们看管。



当然不是白看的,朱樉给他们许诺了很多大明商品转卖份额。



这些商品拿到西边转转手,就是十倍的利润。



他们自然非常乐意帮忙。



至于波斯人,为了复国他们自然要出力,还要出大力。



前面已经说过,他们虽然没有自己的国家,但一直在安西扮演着行政官和宗教学者的身份。



地位是相当高的。



关系网也错综复杂,和谁都能说的上话。



由他们出面安抚白羊国内的各部落,效果非常的好。



而且他们还劝降了大批的土克曼贵族,招降大批百姓。



比如之前俘虏的那数万白羊国将士,在波斯人的劝说下很快就变成了治安军。



帮助秦国稳定地方局势。



在这块土地上,不只是大食人没有国家概念,大多数族群都没有。



他们只有最基本的信仰,然后跟随部族首领生活而已。



换谁当首领,对他们来说问题都不大,只要能保证自身财产安全就可以了。



秦国强大,反而更能保护他们。



当然了,朱樉可不会轻易就将后背交给一群陌生人。



找大食人过来帮忙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和波斯人互相牵制。



这也是他最初的计划。



而事情也确实如他设想的那般,大食人和波斯人果然相看两厌。



不是因为历史原因,也不是因为信仰,而是因为利益。



在大食人看来,波斯人忽然投诚,那就是在争宠啊。



你们这群小贱人,呸,不要脸。



在波斯人看来,大食人是过来掠夺钱财的。



朱樉将部分城池交给大食人看管,他们自然会伸手搜刮一番。



波斯人肯定不乐意,你们抢的都是原属于我们的钱财。



两边为此事没少互喷。



不过双方还算比较克制,并没有因为矛盾就耽误了朱樉的大事。



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秦国军事方面所向披靡,民政方面也迅速由乱转治。



只用了两个月,就拿下了白羊国大部分领土。



下一步目标,白羊国都大不里士。



白羊王奥斯曼自知不是朱樉对手,在秦国大军到达之前,带领本部人马弃城而去。



他没有去东面投奔帖木儿,而是一路北上,目标亚美尼亚北部以及高加索山脉地区。



那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能获得独立发展的空间。



去投奔帖木儿,只有被兼并一个结局。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因为他的主动放弃,朱樉轻而易举的拿下大不里士,这也意味着白羊国正式成为过去式。



朱樉并未停歇,再接再厉将白羊国剩下的土地全都拿了下来。



此时,时间已经进入黄历4088年,也是建章三年。



朱樉正式建立秦国,领土包括极乐岛、巴士林岛和原白羊国领土。



李芳被任命为国相,徐膺绪为大将军,柳芸娘为绣衣卫统领,其余人各有封赏。



柳芸娘就是杏红,因立下大功,自觉可以抬头做人,终于恢复了本来姓名。



所谓绣衣卫,就是锦衣卫换个名字而已,在秦国可谓是位高权重。



不过朱樉并没有设立国都,只是将大不里士设置为临时行在。



这么做也是为了安抚波斯人,我没有长期占据这里的意思。



将来会遵照约定,将此地交给你们建国。



并且他还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那里,给波斯人划了一块土地,给予他们自治权。



果不其然,原本还有些忐忑的波斯人,顿时就安定了下来。



然后就召集在各国定居的波斯人,回来共建家园。



眼见真的复国有望,很多波斯人都聚集而来。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波斯人都愿意来这里。



前面说过,这里的人少有国家族群概念,更多的是遵从利益和信仰。



部分波斯人也同样如此,并不是很在乎什么波斯不波斯的。



他们家族在那里生活了几十数百年,早已经融入当地,怎么可能割舍的掉。



然后就是信仰方面。



伊教内部派系是非常复杂的,逊派和什派只是最大的两支而已。



第379章 屠鱿令[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