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7章 血债血偿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7章 血债血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禄国实质上就是个部落联盟,他们没有统一的语言、法律、行政机构、军事机构等等。



纯粹是因为大家都信奉伊教,就联合在一起对外声称建国了。



实际上,内部依然是各过各的。



其中实力最强的三家分别为东王、西王、峒王,国家大部分权力也都掌握在这三家手中。



军国大事往往要三家共同商议。



部落之间起了矛盾,也是找三家调解。



苏禄群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南洋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商业非常的发达。



汉人最喜欢在这种地方聚居,靠着手工业、经商等手段,迅速发展致富。



这种情况,自然引起了土人的嫉妒。



说起来,苏禄三王对大明相当恭谨,一直在化解双方的矛盾。



然而有些东西是堵不住的。



更何况,汉人普遍信奉妈祖,而土人多信奉伊教或者本土的巫蛊教。



信仰上的不同,导致生活习惯存在巨大的差异。



比如汉人对食物基本没有什么忌讳,只要能吃的基本都吃。



而伊教不吃猪肉。



因为猪肉的问题,双方经常发生矛盾。



凡此种种,让双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根本就不是几句话就能化解的。



于是在动荡来临的时候,即便有三王弹压,底下的中小型部落依然行动起来。



当苏禄三王得到消息的时候,脸上一片死灰。



然后他们不约而同的采取了行动。



先是下令,在自己的部落直属区域内,为汉人提供庇护。



然后派出三批使者,一批前往淡马锡岛、一批前往楚国,另一批直接去了洛阳。



做完这些,他们又让一部分家族成员,带着大批钱财货物远去西洋做贸易。



“如果我们能渡过此劫,你们再回来,就当出去跑了一次商。”



“如果……你们就找个地方隐姓埋名好好过日子吧。”



那些成员自然知道原因,也没敢废话,立即驾船出海。



一路顺利通过麻六甲海峡,驶入了广阔的远洋。



只是还没等他们松口气,海面上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战舰。



……



苏禄国大乱,正中朱桢下怀。



至于三王的使者……什么使者,本王没有见到。



事发半个月后,他集结全国兵力,以保护汉人的名义进入了苏禄国。



他没有去理会那些小村镇,而是兵分六路直接攻打苏禄国的六大主城。



说是主城,实际上就是比较大的寨子,连围墙都没有。



根本就无法对楚军造成任何阻碍。



当楚军杀来的时候,那些土人竟然没有逃跑。



或许是屠杀汉人百姓,让他们产生了不该有的自信,竟然集结起来试图正面抵抗。



一方武装到牙齿,一方鞋子都没有几双,结果毫无意外。



土人一触而溃,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前方逃跑的溃兵,冲击后方本就不整齐的军阵,然后就是全军大乱。



朱桢用望远镜看着四处奔逃的土人,戏谑的道:



“这些人,个头低矮、皮肤黢黑,跑起来真像猴子啊。”



只不过土人也只是像猴子,身手远没有猴子那么敏捷。



被楚军追上去一顿乱砍,不一会儿就留下了一地尸体。



楚军一路追进城池,逢人便杀见人便砍,跪地求饶的照杀不误。



真正贯彻了朱桢的话,鸡犬不留。



苏禄三王得知楚王来袭,情知大事不妙。



不过他们也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集结部落的力量准备抵抗。



然而,他们依为屏障的军队,在楚军面前不堪一击。



很快他们的城池、王宫沦陷,他们自己成了刀下亡魂。



攻破几大主城之后,朱桢再次下令,以千户为单位进攻所有土人聚集之处。



“把这些黑猴子全都撵进深山老林里去,那才是他们该待的地方。”



楚国的这些军队,是朱桢耗费数年心血打造而成。



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有土人的血,山林作战经验丰富。



自由攻击的命令下达,对他们来说反而是放了开手脚。



各自施展本领,对整个苏禄群岛进行了地毯式清理。



残余的汉人百姓,从各个角落出来,激动的欢迎王师。



很多人主动为军队带路,去攻击土人的重要目标,为自己的家人报仇。



不少勇敢的,随手捡起一样趁手的家伙,跟在军队后面就朝土人杀去。



有了本地汉人的引导,楚军的行动更加顺利。



很快苏禄群岛上,就再也见不到五百人以上的土人部落了。



有土人试图驾船逃走,只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四面八方都是大明南洋水师的战舰。



朱桢自然不敢擅自行动,在出兵之前就已经和郭英、傅安沟通好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自然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打算。



不过两人都没有反对此事。



朱桢平日里对他们很是尊重,这个面子必须要给。



为了确保苏禄岛上的事情不传出去,郭英还借着拉练的名义,派出一支舰队帮他封锁苏禄群岛。



——



时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三个月后,南洋的动乱基本接近了尾声。



淡马锡、楚国等大明控制的区域,聚集了十余万难民。



他们都是侥幸逃过一劫,然后通过种种方式逃过来的。



虽然朝廷暂时没有出兵,可傅安等人还是尽力的接收了这些难民,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住宿。



并且趁此机会告诉大家,朝廷不是不想帮助大家,是事发突然来不及做出反应。



从南洋到洛阳,一来一回要几个月时间……



然后还郑重的做出承诺,朝廷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子民,必然会给大家讨回一个公道。



不论难民们信不信这话,此情此景难免也深受感触。



这些对大明向来没有多少认同感的南洋汉人,终于找到了一点对国家和族群的认同感。



看着情绪渐渐稳定下来的难民,傅安也松了口气。



然后说道:“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武定侯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南洋水师大营,郭英拿起拿出皇帝和五军都督府出具的调兵公文,在日期那一栏填上了六月二十二这个日子。



甚至还有心情还对比了一下上面的字迹,发现没有什么问题,才满意的点点头。



然后他脸色一凝,下令擂鼓聚将。



事实上,朝廷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布局南洋计划。



且已经预感到今年会发生大变故,又怎么可能会不提前给郭英授权。



他所谓的要请示,有两个目的。



其一,自然是合理的拖延出兵时间。



其二,是为了演戏,以此证明朝廷事先不知道此事。



整个南洋,知道这个计划的不超过五指之数。



至少这个计划,是不能写在史书上的。



第397章 血债血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