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1章 无题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1章 无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朝廷要是不封,群臣都能集体抗议,百姓也不会答应。



朝会上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这一下天下震惊。



不过大家关注的不是新大陆,而是良种。



亩产千斤,是真的吗?



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飘向了宫里。



可千万要是真的啊。



陈永和等人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改变,本来高高在上的官吏们,突然变得和蔼起来。



见了他们不但笑脸相迎,对于他们的需求也都是尽可能的满足。



用一名鸿胪寺的官吏的话说就是:



“对他们好不是因为他有机会封侯,而是因为他带回了良种。”



“别说亩产千斤,就算折半只有五百斤,那都值得给他立生祠。”



这让陈永和等人受宠若惊,同时也首次感受到了骄傲。



其实他们没少后悔冒这一趟险。



两年多时间,九死一生,同伴折损四十多人。



就算发现新大陆又能如何?真就能补偿自己的损失?



可是现在,大家的感激让他们改变了想法。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们发现了新大陆,带回了良种,可以拯救无数人命。



华夏子民,真的会感激我们。



接下来就是等待,等着宫里的消息。



就连朱雄英离京南下,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



毕竟太子虽然重要,可和良种比起来又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只有官场的人,才会重视这个问题。



沿途官吏都做好了完全准备。



不能让太子在自己的辖区出问题,更不能让太子发现自己辖区有问题。



尤其是南方几个省份的官吏,更是如临大敌。



与之相反的,那些华夏支脉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则兴奋不已。



太子终于又来看大家了,一定要好好招待他。



部落的高层则不然,他们自然知道太子这个时候过来不简单。



他们需要考虑,哪些地方可以让步,哪些地方必须争取。



毕竟没人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



——



有一个群体,在关注良种的同时,更加关注新大陆的发现。



那就是勋贵集团。



很简单的道理,大分封。



谁都知道,大明周边的土地根本就不够封的。



远洋分封是必然的结果,炎洲、西洋都有可能。



至于自家会被封到哪,谁都不知道。



现在新大陆被发现,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也是分封。



蓝玉直接找到陈景恪,开门见山的就问:



“殷洲那里,朝廷到底是什么个章程?封还是不封?”



陈景恪说道:“结果不是明摆着的吗,万里之外的大洲,朝廷怎么统治的过来。”



“分封是必然的。”



蓝玉丝毫不觉得意外,说道:“和我们想的一样,就是找你确认一下才能放心。”



“既然要分封,大家的意思是,能不能组织人提前去勘探一番。”



陈景恪笑道:“就算你不来找我,陛下也会找你们的。”



“明年朝廷会牵头组建探险队,对殷洲进行全面探索,并建立据点。”



“未来十到二十年时间,建立一定的城池,然后尝试在那里进行分封。”



蓝玉皱眉道:“十年二十年?照理说也不算太久,可就怕有些人等不到那个时候啊。”



这是现实,大明立国三十年,建国一代人都老了。



大部分都熬不到那时候了。



陈景恪淡淡的道:“等不了可以选择炎洲,或者在大明周边选一块地方。”



“愿意等的,可以将爵位传给子孙……大明还能把他们的封国赖掉不成。”



蓝玉点点头,没有再讨论这个问题,转而问道:



“你觉得,选炎洲好还是新大陆好?”



陈景恪瞟了他一眼,说道:“蓝春和蓝斌才多大,你操这个心有点太早了。”



蓝玉追问道:“但作为父亲,我不能不为他们谋划。”



“再说了,你身为他们的师父,也不能就这样干看着吧。”



陈景恪顿了一下,才说道:“炎洲以及大明周边的封国,必将受制于大明。”



蓝玉说道:“但也有好处,有大明盯着不容易发生动荡,可以多传承一些年。”



陈景恪点点头,继续说道:“西洋很多地方也可以封,但那里环境复杂,一不小心可能就被外国给灭了。”



“新大陆远离大明,也没有强大的外藩势力,发展潜力巨大。”



蓝玉嗤笑道:“没有外藩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人,恐怕那里早晚会重演春秋战国乱局。”



陈景恪也没有反驳,说道:“这种可能很大……所以想封在哪里就看自己的选择了。”



蓝玉说道:“各有各的好处和坏处,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选择的权力啊。”



陈景恪说道:“至少开国功勋是有资格自己挑选的,你想好去哪了吗?”



蓝玉摇摇头说道:“我不着急,我这辈子是不准备离开大明了。”



“怎么选那是蓝春和蓝斌的事情。”



“况且有你这个老师在,我就更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陈景恪倒没有反驳什么,这俩孩子现在一天倒是有大半天在自己家度过。



尤其是福清,简直是当亲儿子养的,想不管都不可能。



说起亲生孩子,自己今年也二十五六了,是时候考虑一下了。



就算自己不在乎,也要为父母和福清考虑一下。



不过这事儿急不来,到时候再说吧。



蓝玉跑过来问这个问题,自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替他那一系的人问的。



有了这个答复,那些人自然会根据自己需要,做出他们认为正确的选择。



蓝玉走了之后,徐达也过来询问了一下。



得到的答案自然是大同小异。



不过对于自家的封地,徐达很肯定的给出了答复:



“炎洲,再说也由不得我们选。”



确实如此,作为皇亲国戚,他们家不可能封的太远。



炎洲不远不近,是最好的地方。



接下来几个月,大明一点都没闲着。



持续不断地往燕国输送人口和物资,燕王和晋王那边发动战争,也需要大量的物资。



明年开春新的诸侯王就要前往封地,朝廷必须为他们准备足够的资源。



可以说,整个朝廷犹如拧紧的法条,一刻不停的转动着。



而朱雄英也顺利到达南方,和诸部首领举行了会盟。



再次就一个华夏思想达成共识,并就华夏思想的推广进行了磋商。



最终在皇太子的软硬兼施下,诸部全盘接受了朝廷的新政策。



但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皇太子纳几名土民女子为妃。



朱雄英立即就明白了他们的打算。



大分封。



将来这名女子生下孩子就是亲王,要建立封国的。



到时候这些人在大明混不下去了,去封国也是皇亲国戚。



对于这个打算,他倒是没说什么。



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且他也有自己的谋划,就顺水推舟的将那几名女子纳入了后宫。



别说,那些女子一个比一个水灵。



见他接纳了这些女子,那些土人首领就变得更好说话了。



各种政策顺利落实。



与此同时,陈景恪正在参加一次典礼。



修建了两年多的钟楼终于完工。



对于这个钟楼,朱标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亲自过来参加了典礼。



二十八丈高的钟楼,在洛阳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看到。



上面硕大的钟表时刻提醒人们,时间的重要性。



当然了,大家最关注的还是殷薯,都在扳着手指计算收获时间。



第431章 无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