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5章 摊牌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5章 摊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景恪自然知道朱元璋为何会犹豫,不是因为这事儿以前没人干过。



老朱从来都不是循规蹈矩之人,更不会拘泥于前人的经验。



不会因为前人没干过,他就不敢干。



他之所以犹豫,还是怕军队出问题。



派军队去抗洪赈灾,将士们会怎么想?



他们就能同意?



如果他们心怀怨愤,到时候是去救人还是去杀人就不好说了。



作为从乱世杀出来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兵乱的危害。



陈景恪也知道这么做的危险性,但凡有办法他也不会走这一步棋。



可目前这确实是唯一的解。



只能寄希望于十年的抚慰使制度成果。



而且他冒险还有个原因……



“陛下可还记得温寒变?马上就要进入温寒交替的时期,极端天气只会越来越多。”



“东汉安帝时期的天灾,想必您很清楚,那就是温寒变交替所造成的。”



“大明也即将面临同样的情况,而且我们的地域比东汉还要广阔,人口比那时更多。”



“遭受的灾害也会更加严重。”



“到那时朝廷该怎么办?”



“任由天灾肆虐,等天灾退去再去赈济?”



汉安帝继承皇位的第一年,九月四个州暴雨绝收,十月六个州暴雨绝收。



第二年共有十八处地方遭遇地震,四十一处暴雨成灾,二十八处风灾、冰雹。



能被史书记录的,都是那种大面积的天灾,一些局部天灾还不算。



如果全算上,数字会更恐怖。



其后几乎每年都会有天灾。



最长的暴雨记录发生在山东地区,连绵下了半年多。



暴雨过后就是长达半年的大旱、蝗灾……



大灾之后就是大疫,各种疫病四起。



地方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也是焦头烂额。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时东汉朝廷还能掌握国家政权,前几任皇帝也积累了大量财富。



朝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灾民进行赈济,大大降低了损失。



然而,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这种接连不断的折腾啊。



没几年朝廷的家底就空了。



因为天灾,导致地方势力增强,为后续豪强世家的全面崛起埋下了伏笔。



历朝历代的饥荒,大多都是因为分配问题造成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最好的写照。



独独东汉晚期的饥荒,是因为粮食总量不足造成的。



长达数十年的极端天气,再加上人祸,导致粮食大面积绝收。



地主家也没有多少余粮了。



以至于东汉末年以人肉为军粮的事情屡见不鲜。



曹操把徐州屠了,粮食全部收集起来,都不够军队所需。



最后也不得不以人肉为军粮。



因为就连军队,都搜刮不出多少军粮了,可见粮食短缺到何种地步。



这种大规模食用人肉的情况,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



这些情况朱元璋自然是知道的。



一部分是陈景恪为了让他们重视温寒变,特意给他们讲的。



还有一部分是他自己为了证实温寒变真伪,翻越史料时看到的。



东汉中晚期的情况确实触目惊心。



作为君主,他难免会带入其中,如果换成大明面临这样的天灾,该怎么做?



答案让他很沮丧,没有任何更好的办法。



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一次次天灾的打击下,耗尽最后一点家底。



然后失去对地方的控制,重演东汉末年的惨剧。



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出现,他才会积极的支持新政,支持经营南洋。



摊丁入亩、税改等等政策,他也不顾反对铁腕推行。



陕北高原和河套地区的种草植树,每年需要朝廷填进去几百万贯钱粮。



却几乎看不见任何收益。



已经不知道多少人拿此事指责朝廷,他始终不为所动。



其目的,就是为了趁现在朝廷强势,多为子孙积累一些资本。



现在多积累一点,子孙手中的底牌就厚一点。



就多一分熬过去的希望。



至不济也能多支撑几年。



现在,陈景恪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用军队去对抗天灾。



这种方法可行吗?



答案是……貌似可行。



再严重的天灾,如果有足够的力量去救助,都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



可是,面对波及数省的灾难,一般的力量就是杯水车薪。



只有集万众之力才有效果。



有人说了,可以临时征调民夫啊。



可征用民夫需要时间,管理这么多民夫,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行政成本。



还需要对民夫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让他们懂得如何配合,如何去救治人。



火都烧到眉毛了,哪有那个时间?



等朝廷把民夫组织好,灾情早已经过去了。



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且征用民夫,也会让没有受灾的地方,因为缺少劳动力导致庄稼减产。



其他的什么以工代赈啊之类的,那都是天灾过去之后才能施行的手段。



现在需要的是正面对抗天灾,征用民夫就是抱着石头跳河,自寻死路。



所以,征用民夫赈灾,根本就行不通。



只有军队才是最适合的。



基本都是青壮,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拿起铁锨就能干活。



而且拥有独立完整的指挥系统,能够更好的协调配合。



是‘万众之力’最好的体现。



以往的朝代也不是没有人想到过这一点,但却没人敢这么做。



原因前面已经说过,就不再赘述。



那么,如果大明能做到这一点,那以后面对温寒变带来的极端天气,朝廷将能更加从容的应对。



这是一场豪赌。



输了就是一场军队哗变,赢了那好处就太多了。



那么这场赌值得吗?



朱元璋几乎是瞬间就给出了答案,趁现在朝廷强势,多给子孙留一些家底。



于是他目光看向陈景恪,说道:“详细给咱说说,如何用军队抗灾救民。”



朱雄英和陈景恪都大喜,他这么说就意味着同意了。



当即陈景恪就将前世的一些经验讲了一遍。



首先就是思想教育,必须要给将士们做好思想工作。



不能用普通的忠君爱国之类的去说教。



第445章 摊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