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一章 刘峨落马   兰芳[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刘峨落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峨陷入精神内耗的时候,李闯其实也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不知道为什么清军的进攻是一阵一阵的,人数还不统一,更不知道为什么直到现在京师还没有做出反应。



他派去京师刺探消息的人带回来的消息是京师一切如常。



不对啊,京师不应该一切如常啊。



我都这样了,他们没理由不知道啊。



而且就算我这边的消息没传过去,京杭大运河被截断的消息难道传不过去吗?



那确实,李闯的怀疑是有道理的。



正常来说,京杭大运河被截断的消息肯定是要第一时间传到京城的。



但是他这个消息就有点奇怪了。



李闯于是开始怀疑是不是有地方官员把这个消息摁住了,不让满清朝廷知道。



但问题在于满清朝廷连近在咫尺的天津都控制不了吗?



连李闯都觉得很离谱的事情,当然也会有人觉得很离谱。



于是,七月二十八日,天津方向出现问题的情况终于摁不住了,连商人和平民都察觉到了不对劲,官员们也意识到了问题。



天津到底是距离京师太近了,而且弘历此时此刻也不在京师,要不是败的太惨,刘峨应该还能摁住一段时间。



六月份的时候,弘历就去承德避暑山庄避暑了,此时此刻正在承德。



京师目前主事的人,是和珅。



去年,乾隆五十一年的时候,弘历执政后期地位最高的汉臣、东阁大学士梁国治去世,弘历挑选了兵部尚书王杰递补进入军机处,五十二年正月正式任命王杰为东阁大学士。



至此,帝国权力中枢军机处就有了六位大臣。



按照资历、权势和地位排名,依次是领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阿桂,文华殿大学士和珅,兵部尚书庆桂,户部尚书福长安,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王杰,以及户部左侍郎董诰。



从组成成分上来看,四人为满洲人,两人为汉人,弘历所需要维持的满洲优先局面彻底稳固。



但是这个局面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比如阿桂与和珅之间无法调和的对立。



之前西北战事的时候,弘历为了让和珅赚点功绩好给他提升职位,就让和珅到前线去。



但是和珅精于办理政务、搞财政,却实在不会打仗,一顿乱操作,搞得大军惨兮兮,得到了海兰察等一众武将的集体鄙视,最后他们都不听和珅的,架空和珅,直到阿桂抵达前线取代和珅才扭转了局面。



阿桂当然也十分看不起这個溜须拍马乱指挥的家伙,对他一顿呵斥,又上奏折给弘历,建议弘历不要再给和珅上前线带兵的机会,狠狠折辱了和珅。



和珅就此记恨阿桂,始终与阿桂为敌。



阿桂资历深厚,位高权重,为首席大军机,而和珅靠着弘历的宠幸和搞民政、财政的硬本事,也在朝廷里站稳了脚跟,成为弘历无法缺少的重要助手。



于是两人在政治领域的敌对就开始了。



六个大学士、军机大臣之中,庆桂因为长期在外担任督抚、将军的职位,不怎么在京城担任职位,没有掌握中央实权,所以未曾介入到军机处内部的争端之中。



其余五人里,阿桂、王杰和董诰都很讨厌和珅,这三人掌握一部分实权,构建起了阿桂派系。



和珅则与傅恒的儿子、福康安的弟弟福长安关系不错,构建起了和珅派系。



阿桂派系主要在军队里根基深厚,在军事部门里的势力也很大,属于能打有权力的硬实力派别,从硬实力上来说,和珅是难以和阿桂抗衡的。



和珅派系在吏部、户部等人事财政部门里有较大的势力,硬实力虽然略显不足,但是因为有弘历的宠幸,他在人事方面掌握一定的实权,对阿桂派系能形成有效的制衡。



另外,因为和傅恒的儿子福长安的关系很好,而福长安属于皇亲国戚,所以和珅也算是背后有人。



更别说弘历因为十分喜欢和珅,还公开许诺要让自己的女儿与和珅的儿子成婚,让和珅也成为皇亲国戚。



这下子,和珅的后台就更稳固了。



阿桂派系虽然很讨厌和珅,但始终无法打压和珅派系。



和珅当然也很讨厌阿桂,但是也无法对硬实力杠杠的阿桂派系进行有效打击,双方就那么僵持着。



而在眼下这个极为微妙的时刻,京师城中也有着一派有趣的局面。



首先是弘历北上承德避暑山庄,一方面避暑,一方面也是要趁这个机会搞一搞和蒙古王公的会见,拉拢人心,判断蒙古王公们有没有想要搞事情的心,顺便搞一搞惯例的围猎活动来锻炼八旗士兵的弓马技术。



一般来说,每一年他要在承德避暑山庄待上两三个月,这期间,军机处的大臣们就会担负起相当重大的职责。



本来,这个时候应该是阿桂与和珅一起主掌局面的格局,但是很不巧的是,阿桂因为黄河决口的事情南下治水去了,不在京师。



阿桂不在,庆桂也不在,身为汉臣的王杰和董诰自然无法与和珅抗衡,于是京师大权为和珅一人独揽,福长安为其辅助,两人一唱一和,十分自得。



就在这个时候,天津的事情发生了,和珅发现了问题,立刻派人了解情况。



然后和珅总算从通州那边得知消息,知道直隶总督刘峨很早就知道了天津的情况,但是没有通报朝廷,反而试图先解决问题再告知朝廷。



他把消息给摁住了。



结果当然是一塌糊涂。



听说已经数次作战数次失败,大败之后消息摁不住,这才传到了京师,朝廷才终于得知。



和珅当时还真不是生气,而是有些迷茫。



这刘峨……



胆子也太大了吧?



听说这老家伙还是挺有能力挺忠诚的,怎么在这个事情上居然如此胆大?天津都给人家攻占了居然一声不吭要自己解决?



那么大的事情,但凡处置不好,让贼人威胁京师,你有几条命能赎罪?



但是与之相比,那伙攻占天津的贼人才是更加严峻的问题。



什么贼人胆子那么大,居然敢攻击天津、威胁京师?



这可是大清帝国的京畿之地,你居然敢在这里造次?



是什么乱民起事吗?



还是说……倭寇?



第一百九十一章 刘峨落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