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九十七章 太子连夜反   割鹿记[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七章 太子连夜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为有辰州那批悍不畏死的医官留下的笔记,所以无论是顾留白为首的道宗,还是大唐那些权贵门阀,他们都很快的判断出了这是隋朝医典中记载的五绝疫之一的寒髓瘟。



隋朝医典将曾经出现过的五种致死最为厉害的瘟疫称为五绝疫,这寒髓瘟曾经在川南的一座银矿出现过。



一座银矿八百余人,只活了一百多个。



按照后来的查证,据说很有可能是那处银矿之中的洞穴蝙蝠的粪便致病。



那粪便之中长出绒毛状的菌丝,那菌丝极为细小,吸入就会致命。



寒髓瘟的“寒”字对应的十患者初期畏寒症状,“髓”字则说明这种瘟疫其实最初侵蚀的不是肺腑,而是骨髓。



等到体内有脓液渗出,其实是髓质已经病变腐化,这时已经神仙难救了。



其实医官接不接触尸身倒是无所谓,就是要注意这尸身周围有无长出这种菌丝的东西。



这种菌丝也很奇特,一般在潮湿的泥状物上生长,面团、潮湿土壤、腐烂的树叶,乃至粪便,黏稠的羹汤,诸如此类的东西,都会因为沾染尸体的脓液而长出菌丝。



要解决这种瘟疫,除了用火攻之外,还可以遍撒石灰和硫磺的混合物。



染了这种瘟疫死去的尸身不去搬动,不去触碰,直接圈地火攻,焚烧之后,周围再撒石灰和硫磺等物。



当然,最主要的是限制人员流动,只要发现有畏光畏寒者,便关押起来,隔绝处理。



知道这是什么瘟疫,知道处理的法子之后,这疫疾便不难控制,但对于沅陵乃至辰州,身处此间的百姓而言,接下来禁足和限制流动的这段时间,他们所处的城池,便宛如炼狱。



焚烧尸身的浓烟不断在城中涌起,浓烈的尸臭味和一些染病的亲人被强行带走,使得很多人在家中趋于崩溃。



原本辰州诸城封闭,各种惨状外界也无法得知,但就在此时,李拾遗的两首诗又流传开来。



《哭沅陵》其一:



黑烟蔽日城欲摧,白骨堆山鬼夜哀。寒髓蚀尽千家泪,银矿空留万魂苔。畏光稚子蜷瓮牖,腐羹菌丝生灶台。谁掷硫磺焚疫骨?灰烬漫天作雪来。



其二:辰水呜咽瘴云低,官封九门绝马蹄。病妪抱孙哭朽榻,壮丁斫棺作焚萁。诗传遗恨惊唐阙,疫锁重城化鬼蹊。若问苍生劫几度?请看川南旧矿西。



第七百九十七章 太子连夜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