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31章 旧时代的告别   1979黄金时代[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1章 旧时代的告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国内拍的主旋律作品质量很好,只是不符合商业市场。因为市场一定趋向大众化,而大众化的东西一定是俗的、娱乐元素高的。



后世《红海行动》《战狼2》之类的新时代主旋律,本质上是明星阵容+商业模式,再塞进去一个主旋律内核。



“其次是【合拍片创作中心】,以后香港会有大量的剧组过来,以他们出资金、我们出人力场地技术的模式合作。同时,我也会挑选精英人才去香港拍戏。作品会在两地上映,也可能出海……”



咝!



这回轮到中年职工和青年职工兴奋了,傻子都知道这个部门最赚钱,最能见世面。



“再有是【电视剧创作中心】,如今电视剧产业越来越繁荣,我们得转变心态,不能总以老大哥自居。电视剧也是艺术,千万别小瞧,而且题材丰富,限制少,岗位多,有利于发挥。”



听到这里,有脑子的都明白了。



厂里1200人,很多人没活干,陈奇在将他们划分群体,提供不同的工作。擅长主旋律的去拍主旋律,最有本事的去搞合拍片,差一点的去拍电视剧,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这还没完。



陈奇继续道:“第四个,叫【实验创作中心】,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我们把它当成一块实验田,简单说就是承包。”



“这个中心人员不固定,根据具体项目运营。有项目就做,没有就不做。



比如你想做一部戏,那就立项,我给你一个电影指标允许你用北影厂的厂标。你承包了这部戏,自己筹集资金、做剧本、找导演、找演员,自负盈亏。赚钱了单位不要,你们自己分。拍完戏项目就解散。



如果我觉得剧本不错,或许也参与投资,但不抢你们的利润,只按照投资比例收取应得的那一份。”



其实就是民营电影公司那一套,但现在没法搞民营企业,只能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试试水,搞个低配版。



这四大创作中心,基本把所有人都囊括了。



而且最大限度的削减成本:主旋律有国家拨款、合拍片是香港掏钱、承包是自筹自资,只有电视剧自己掏钱,还没有商业销路——电视剧也是陈奇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北影厂的症结概况起来:控制成本、增加产出、稳定收益、提供工作。



“哦,还有一点!”



陈奇顿了顿,道:“电影厂制度曾经辉煌无比,但面对改革大潮已显得力不从心,大家都清楚。如何改革是个复杂的问题,今天不谈,以我个人来讲,我觉得电影厂制度有非常好的一面。



比如师徒传承。



一个新人进来,要慢慢磨练,费上几年功夫才能独当一面。虽然过程有点长,但保证了从业人员的扎实基本功,拿出去不丢人。



我很担心这个传承有一天会丢掉,以致我们的影视行业中充斥着大量滥竽充数、不懂装懂的傻逼!



摄影的不会摄影,只会拍那一种镜头;打灯的不会打灯,只会打那一种效果;做造型的不会做造型,干什么都是一身出殡的白衣服……那就废了!”



“我会尽量守住底线,让电影看上去像电影,让电视剧看上去像电视剧,这是我个人的一些念想。”



“好了,你们可以表决了!”



陈奇放下麦克风坐直身子,表示不再开口。



“……”



现场沉默了一会,广电领导道:“那我们开始吧,人太多,就用举手来做决定。我们先说好,一旦通过就意味着大家同意并入东方公司,以后要听从管理,服从安排。



我们几个在此见证,你们也要派代表写保证书,不得反悔……”



他刚要指挥,汪洋拍了拍他,拿过麦克风道:“我来吧!”



老厂长亲自指挥,看着底下道:“反对的举手!”



刷!



举起大概十分之一的样子。



“支持的举手!”



刷!



黑压压一片,仿佛一杆杆向旧时代告别的旗帜。



田壮壮红着眼睛,也举起了手,他知道这是北影厂最好的出路。



谢铁黎神色忧伤,他不同意,但他救不了大家。



王好为、张金玲、刘小庆、蔡明、江淮延等等,这些第一批接触陈奇的,目光定格在台上,也不知此刻在想什么。



龚雪自然也在下面,只有她冲陈奇眨眨眼,表示祝贺。



“……”



人数对比一目了然,汪洋却还停顿了几秒钟,仿佛在确认结果,随后才宣布:“经全体职工大会表决同意,北影厂并入东方公司!”



(冇了……)



第1031章 旧时代的告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