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1章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重生2004:独行文坛[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1章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说……】



读完以后,张潮的内心一颤,抬头看了看这个脖子细长、脑袋瘦成倒三角的年轻人,脱口问道:“你姓许?叫什么?”



“小许”腼腆低下头,小声地道:“我叫,许立志。”



这个名字像一道惊雷般劈入了张潮的脑海,打开了他的记忆:许立志,打工诗人,在富仕康站了几年流水线,最后却……



即使是重生以后已经见过许多“名人”的张潮,此刻也有些心潮澎湃。



许立志虽然名气不大,但在中国诗歌史,甚至文学史上将来可能都会留下属于他的一笔。



中国的当代文学中「现代城市」和「现代工业」两大题材的匮乏经常被诟病,许立志的诗歌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空白。



他的诗可能不是最好的,却有着一种令人难以平静以待的灰暗、无助,甚至绝望。



尤其是许立志最后选择了和海子等诗人一样的道路,一下子让他的诗歌升华到了另外一个境界。



——但是张潮并不喜欢这种升华。



许立志紧张地看着张潮的眼睛,见张潮良久不语,语气失落地问道:“写的不好吗?”



张潮摇摇头道:“不是不好——你为什么要给我看这些?”



许立志闻言眼睛一亮,道:“你是张潮,对不对?我在杂志上看到过你的样子。”



深圳人民虽然大部分朝钱看,但是也不妨碍有文艺青年关注到自己,尤其是许立志这样比张潮小四五岁的年轻人,更不乏有人从少年时代就开始视张潮为偶像。



张潮当然没有无聊到否认,但也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道:“是我。其实你写的诗不错——只有这些了吗?”



听到张潮的肯定,许立志的眼神又更亮了几分,不过听到张潮的话又局促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不好意思地道:“有,但是都放在宿舍里,那里……不太方便。”



即使方便,张潮也不会去富仕康的员工宿舍和他谈论诗歌,不然他和许立志都容易被当成猴子围观。



他对许立志道:“那你回宿舍取一下?我们换个地方聊。你待会儿到龙源酒店的停车场找我,知道在哪儿吧?”



龙源酒店是这里一家比较有名的大酒店,许立志当然知道,连连点头,然后飞也似地往宿舍方向跑去。



年轻、瘦弱的背影扭动着,就像一条倔强的狗尾巴草在风中摇摆。



二十分钟后,许立志气喘吁吁地坐在张潮的副驾驶上,挎着一个小包,背都不敢靠在座椅靠背上,手也不敢乱摸。



张潮心里暗叹,却没有说话,只是启动了汽车,一路开到了附近一个没那么人的商业街区,找了家比较安静的奶茶店,又寻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来。



喝了一口珍珠奶茶,甜腻的味道缓解了许立志的紧张,他从挎包里掏出一迭皱巴巴的稿纸,递给张潮,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最近才开始写诗,还不太会……”



张潮没有说话,接过诗稿看了起来:



【省下来



除了一场初秋的泪雨



能省的,都要省下来



物质要省下来,金钱要省下



绝望要省下来,悲伤要省下来



孤独要省下来,寂寞要省下来



……】



张潮有些意外,这首并不是后来为人所熟知的「工业诗」或者「工厂诗」。又看到下一首,则是贯穿了「农村」与「工厂」——



【我的粮仓



我体内孕育着一座饥饿的粮仓



它缺少血液必要的饱满



我的骨头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



工厂散落于荒野



荒野上布满了我的毛细血管



这涓涓细流将祖国南方的加工业日夜浇灌



而我的皮肤,日渐龟裂



头上的稻田在秋天的风中枯萎】



……



诗歌一共有10多首,其中不少有涂改的痕迹,可见许立志为它们倾注的心血。有些还可以明显看到模仿的痕迹,有些还颇为幼稚。



虽然没有见到《我谈到血》《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等他成熟阶段写下的“名篇”,但是一位极有天赋的诗人的头角已经初现峥嵘。



张潮感慨地放下稿纸,问道:“你没有投过稿吗?《诗刊》《星星》《扬子江》这些。”



许立志惶恐地连连摆手道:“写得不好,不敢投。《诗刊》和《星星》我都有买,觉得自己写的距离上面的优秀作品还有一段距离。”



张潮笑道:“距离‘优秀的作品’有一段距离,那不优秀的呢?”



许立志沉默了,低下头,又变得腼腆起来。



一个诗人,无论外表多么落魄,内心怎么会没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和近乎固执的骄傲?



哪本老杂志都有很多「人情稿」和「任务稿」,不得不发。个别年份甚至会浓度超标——张潮上一世曾经坚持订了近10年的《人民文学》,后来也被熏得不再订了。



才19岁的许立志确实还不够成熟,写出来的诗歌也并非尽善尽美,但比专业诗刊上的一些作品更好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他有一个名满天下的作家亲爹,别说不用在富仕康站流水线了,恐怕已经是全国知名的“少年天才诗人”了吧。



当然,命运是公平的——它给了许立志诗才,也给了他磨难。有些人一帆风顺,头上也戴着「诗人」的冠冕,可惜真不太会写诗。



张潮沉吟了一会儿,问道:“如果不发在专业诗刊上,你愿意吗?”



许立志愣了一下,没有想到张潮竟然会这么问他——他当然不是怀疑张潮有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幸福来得太快,一时间无法消化。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道:“行,发在哪儿都行。”



张潮笑道:“其他地方我不敢保证,但是《青春派》我还是能说上点话。”



许立志有些紧张地搓着手,问道:“《青春派》吗?我也买过,不过好像是、散文,也有诗歌板块吗?”



张潮道:“没有就开辟一个嘛,这有什么难的?不过我不想把你的诗歌发在《青春派》的本刊上。”



许立志又是一愣:“那是哪本?”



张潮又看了看稿纸,然后才道:“我觉得,更适合它们的地方是刚刚创刊半年的《青春派·非虚构》。你的这些诗歌纪实性很强,完全是‘非虚构’的佳作。”



许立志当然没有意见。无论是《青春派》本刊,还是《青春派·大观》《青春派·非虚构》,都是国内销量、影响力排名前列的文学杂志,能在上面刊载作品,等于一只脚踏上了文学道路。



不过他还有一个小疑问,却不敢问出口,不过张潮看他扭扭捏捏的样子就了然于胸,说道:“稿酬方面不会亏待你,《青春派》一向按国内最高标准给。



不过诗歌我们以前收得很少,我还真不太知道——这样,我让编辑去打听一下《诗刊》他们是多少,然后再给你订,可以吗?”



许立志听完先是脸红了一阵,然后小声道:“可以可以,不着急的……谢谢您!”



半个小时后,张潮开着车把他送到了富仕康宿舍区的大门口,目送他走进大门,身影消融在人群当中。



张潮在车里坐了一会儿,不知在想什么,直到保安过来询问,才回过神来,开车回了家。



有了和许立志的偶遇,张潮心中关于《一个陌生女生的来信》这篇的构思,终于完整了。



第391章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