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早安大明[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人查过咱?



黄锦挑眉,“是。”



果然。



蒋庆之笑道:“我对白马寺有些兴趣,故而曾问过。他们说洛阳人杰地灵,老黄你也是那里人。”



“长威伯对白马寺有兴趣?”黄锦一下就被搔到痒处。



“那地儿的茶不错,只是破败了些。”



蒋庆之想到了那间茶室,去过一次后,焦虑严重的他念念不忘。至于茶水的味儿,他早就忘记了。



“石窟可看过?”黄锦被他这一番话引动了思乡情。想到白马寺,生出了到时候去看看的念头。而由此引出了重修白马寺的事儿。也不知是历史本身的惯性,还是蒋庆之的干扰。



“看过,看着那些石雕,便仿佛回到了梦中的那个盛唐。”



蒋庆之的脑海中,那首摇滚歌曲的前奏突然回响起来。



“是啊!恍若回到了盛唐。”黄锦悠悠的道,他故作不经意的看着蒋庆之,“长威伯对方外如何看?”



作为嘉靖帝身边的红人,黄锦颇为谨慎。对长威伯这位蹿红的近臣,他一直想了解一番。可却不得机会。



今日借着来蒋家的机会,他本以为会是客套局面。可没想到蒋庆之却态度随和,近乎于和老友打交道的姿态。



莫非是装的?



黄锦仔细观察,却发现蒋庆之一言一行,乃至于神色都从容自然。



“方外?”蒋庆之喝了一口茶水,拿出药烟,自己点燃了,吸一口,呼出烟雾。他透过烟雾看着黄锦,说道:



“去方外作甚?”蒋庆之指指胸口,“有生皆苦,苦在心。红尘炼心,可大多人却熬不过这一关,为了名利欲望焦虑担忧,各种痛苦煎熬。于是便想借着方外之地来寻求解决之道。”



蒋庆之抖抖烟灰,“可方外并非清净地,亦有你争我夺,亦有贪嗔。所谓遁入方外,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那里也是个江湖。”



黄锦叹道:“方外乃是心灵寄托之地。”



蒋庆之莞尔,“心若能静,闹市也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心若是不能静,就算是躲在方外,也会杂念不断。修行在人,不在地,不在法。”



黄锦对蒋庆之的看法不以为然,蒋庆之说道:“佛陀有云,法如筏,过河则弃。执着于法,或是方外,皆是我执。”



佛陀的意思是:法只是载着你渡过苦海的工具,你渡过苦海后,还要法来作甚?渡是目的,法只是术罢了。目的达到了,工具自然就可以扔了。



黄锦心中一震,颔首默然。



室内幽幽,虽无权贵圈流行的熏香,但实木家具散发出来的味儿也颇为清幽。



“先前陛下在裕王那里听闻了些辩驳,令咱来问长威伯,华夷之防。”



前面一句话是黄锦对蒋庆之今日态度的回报……陛下去了裕王那里,听到了裕王和周夏的辩驳,这才有了咱来问话之行。



如此,蒋庆之就能把这番问话的目的给串联起来,不至于想偏,应对出错。



蒋庆之看着他,笑道:“老黄是个讲究人。”



是了,能跟着道爷的人,必须讲究。



“长威伯也不俗,今日一番话,让咱颇有些破开云雾的豁然。”黄锦笑道。



二人难免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



蒋庆之想了想,能让道爷问华夷之防,必然是关于俺答部的事儿。



而昨日他教给裕王的那番言论,便是针对性的阐述了一番华夷之分。



但那番话对华夷之分剖析的不够透彻。



如此倒也是个机会。



蒋庆之沉吟着,黄锦也不催促,好整以暇的品着茶水。



门外两个护卫站着,并无侍女。



大厅是接待客人的地儿,大厅的装饰关乎到一家的门面。黄锦去过权贵家,大厅装饰的几乎都是一个路子:既要显得清雅,又要显得奢华。



可蒋庆之家的大厅颇为简单,不过是椅子,案几的组合,什么香炉,什么博古架都没有。甚至墙壁上的字画都不是名家手笔。



简陋的不像话。



蒋庆之缓缓开口,“当初老祖宗以中原一小块地方起家,一路披荆斩棘,一路筚路蓝缕。这一路也遭遇了无数敌人。那些敌人,便被称之为四夷。”



黄锦点头。



他不是那等大字不识的内侍,学识过人。



“战国时,群雄割据中原,可哪怕如此,异族依旧被压制的死死的。”



“前汉时,哪怕汉末天下震荡,可仅凭公孙氏或是曹魏,便能镇压周边异族。”



“到了前唐,看似辉煌,可此刻的异族渐渐壮大,故而整个前唐史,充斥着异族和前唐的恩怨情仇。天可汗……最终那些恭谨的异族人依旧成了中原的敌人。”



蒋庆之笑了笑,吸了一口药烟,缓缓呼出,“前宋时,异族成为中原大敌,整个前宋史,就是中原被毒打的历史。前宋虽然韧性十足,可最终还是灭于异族之手。”



蒋庆之的声音渐渐高了,“晋,司马氏无能,以至于衣冠南渡。我汉儿沦为异族人的军粮。人称两脚羊。”



“蒙古攻打前宋,一路杀戮……”



黄锦说道:“长威伯的意思……”



“所谓四夷,所谓蛮夷,战国时楚国被称为蛮夷,可后来楚国文明提升,便被诸国接纳为华……”



蒋庆之的观点猛地蹦了出来,黄锦倒吸一口凉气。



“以文明论华夷?”



“不!”



蒋庆之摇摇头,“文明只是基础,我说的是,融入臣服!”



“融入臣服?”



“对,就是融入臣服!不是什么羁縻。”蒋庆之一字一吐道:“所谓华夷之分,华夷之防,我以为,认同中原,认同华夏,并愿意融入华夏的,便是华。”



“若是认同中原文明,但不肯融入的……”



“那也是夷,蛮夷!”蒋庆之斩钉截铁的道。



“这也太尖锐了。”黄锦听出了煞气。



“交趾,朝鲜,哪一个不是深受中原文明影响?朝鲜甚至被称为小大明。你去倭国看看,遍地都是前唐的影子。”



“可这没错啊!”



“可我敢打赌,当中原衰微时,这个所谓的小大明,那个所谓的前唐继承者,便会投奔新主人,或是翻脸杀入中原。”



蒋庆之想到了棒子这个词,想到了那些冤魂。



“那么长威伯对华夷之防的看法是什么?”黄锦问道。



“愿意融入中原的,为华。不愿的,便是夷!”蒋庆之看着黄锦,目光炯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那么咱多问一句,大明当如何对那些不服王化的夷?”黄锦盯着蒋庆之,知晓此人对整个天下的看法,就在这番话了。



蒋庆之坐的笔直,闭上眼。



无数历史在眼前闪过……



屠杀,屠杀,屠杀……



当中原衰微时,那些曾经的学生,被华夏文明滋养壮大的异族冲进中原。



文明在此刻成了笑话。



而屠杀成了主题。



利益啊!



才是历史长河的主宰。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或是曾亲密无间的关系,最终都在利益之前变色。



唯有利益永恒。



那么,当如何应对这等丛林法则?



他睁开眼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服王化者,诛!”



第20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