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4章 十刺史   北齐怪谈[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4章 十刺史[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邺城。



甲士们列阵,扛着大大的刘字旗,大步走向了城池。



旗帜随风而飘动。



甲胄碰撞在一起,发出了悦耳的声响。



城池大门敞开着,城内的守军茫然无措的看着远处这些甲士们。



骑士们纵马,马蹄声响彻在道路上,骑士们以四人为一列,手持长矛,目不斜视,就这么杀进了邺城之中。



街道上出现了清脆的马蹄声。



百姓们躲在家里,通过大门的缝隙看向了街头。



他们看到一个个骑士纵马走在外头,骑士们的甲胄和旗帜跟以往所见过的都不太一样,他们也不发出什么喧哗和怪叫,就这么沉默着前进,甲士们迅速前往各个城门,控制邺城的十二座大型城门。



骑士们则是一路来到了皇宫,皇宫留守的士卒们此刻也有些惊惧,望着这些不断逼迫而来的骑士们,缓缓后退。



在北城门的一侧,高元海看着甲士们鱼贯而入,面带笑意的看向了一旁的高劢。



年轻的高劢神色冷漠,只是看着自己麾下的军队陆陆续续的闯进了王朝的都城。



高元海身边,站着许多的大臣,都是皇帝离开时留下来治理朝政的。



“清河王。”



高元海走上前来,笑着问道:“不知大将军何时前来呢?”



“我好当面给大将军献礼。”



“大将军无暇前来此处浪费时日,他在北还有要事。”



高劢冷冷的回答道。



高元海有些茫然,进都城啊,这样的事情都不来吗?



什么事能比挺进邺城更加的重要?



看着高元海的脸色,高劢缓缓说道:“大将军做事,向来分轻重,这点琐碎,哪里需要大将军亲临?”



高元海感受到了对方的那种傲气以及针对自己的羞辱。



可他不敢出口反驳。



一个分崩离析的齐国,根本就不是兵强马壮的刘桃子的对手。



在高元海看来,刘桃子的篡位也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他笑着点点头,“您说的很有道理。”



高劢看着大军杀进邺城,看着这些贵人们站在一旁低头俯首,可他心里竟兴不起半点的激动之情。



他也从未觉得挺进邺城算是什么太大的成就。



大齐早已烂掉了。



除却并州的那些晋阳兵之外,各处的官员离心,将士无能,毫无抵抗力可言。



高劢这么一路过来,都没有体会到打仗的感觉。



高劢看向了一旁的副将,那副将点了点头,笑呵呵的站到了高元海等人的身边,“诸公,保不准邺城之内还有盗贼,诸位先返回府里吧,等我们清除了盗贼,胡御史应当也就到了,到时候,可以再与他相见,商谈大事。”



高元海不敢不同意。



高劢这才骑着马进了邺城。



邺城的天空依旧是阴沉的,不知为何,这些年里,这里的天总是如此阴沉,哪怕没有太多的落雨,似乎也看不到什么阳光。



邺城极大,是寻常城池的好几倍,道路宽敞,修建了让皇帝单独出行的御道,两旁的建筑也大多高大,民居之中都不缺乏奢华类的建筑。



但是,一切都是破损的。



道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建筑上永远都蒙着那么一层灰尘,脏兮兮的。



本该华丽的大门上沾染了不知名的血迹,散发出臭味来。



院门合不上,露出一个缺口,似是一推就开。



高劢骑着高头大马,打量着沿路的情况。



街角的排水沟堵塞了,囤积了大量的污秽,甚至比边塞都要脏。



行台大臣唐邕提议大修边塞几个主要城池,在重要的八座城池修建了完善的排水和处理垃圾的设备,其余郡县有样学样,尽管环境恶劣,可城池里头却是干干净净的。



高劢就这么一路来到了皇宫面前。



在破旧肮脏的都城之内,皇宫却还是老样子,奢华威严,城中之城,高大的墙壁将内外隔绝,淡淡的香味从里头传出来。



高劢站在皇宫门口。



皇宫之中已经没有什么人了,仅存的那些甲士们,此刻也不敢阻拦。



“将军,要进去吗?”



有军官走上前来,询问高劢的意见。



高劢打量着面前的皇宫,终于还是摇了摇头。



他转身背向皇宫,看向了面前这阴云之下的城池,他干脆直接坐了下来,台阶还算干净,也不怕脏了衣裳。



高劢年纪小,没有什么诸侯王的架子,跟这帮军官们都混熟了。



几个军官就站在他的身边,跟着一同观望着远处。



高劢笑了起来,“我都没想到有一天能领兵将这里包围起来。”



“不过,这里头着实不是什么地方。”



“谁来谁发疯。”



“无论多么勇武,多么仁善,多么聪慧,进了这墙,就再也看不到外头的破败,变成自私自利的怪物。”



“反正我是不愿意再进这里头了。”



几个军官面面相觑,不太能理解高劢的话,高劢笑着指向了远处,“咱先将外头的事情给办好了,城内这些官,这些吏,当真是没有一个能用的,在寇将军他们到来之前,就加强戒备,让这些人都待在官署里,勿要再外出,等我们的人到了再说。”



“唯!!”



高劢没有进皇宫,更没有进三台,可他却临时征用了邺城令官署。



原先的邺城官署内的官员们直接被他临时扣押起来。



城内皆是边塞兵,这些兵四处巡视,高劢几次召集军官,要求他们注重军纪,绝对不许在邺城败坏将军的名头。



邺城之内,依旧是死一般的寂静。



天色昏暗。



有农夫不安的推开了大门,偷偷看向了外头。



几个孩子都躲在男人的身后,不敢露面。



男人看着街道,直到从远处传来脚步声,方才赶忙关上了大门。



脚步声又渐渐过去了,男人再次来到了院落里。



忽然,从一旁的隔墙上露出了个脑袋。



“老谢,城内这是出了什么事?”



邻居男人同样是一脸的困惑,“是谁来了?”



“不知道啊。”



“三天了,三天都没有吏上门,昨日我开门去看,跟几个兵碰到了,他们也不理会我,直接就过去了。”



“那要不要出去看看?”



“再等一天吧,若是还没有什么异动,那就出去看看。”



“成!”



邺城百姓们向来是多灾多难,麻烦不断,可自从那天开始戒严之后,已经有好几天,再没有吏上门催促税赋,也没有士卒偷偷进来劫掠,甚至都没有那些折腾人的各种命令了。



这着实是有些反常。



如此等到了次日,外头终于传来了吏的声音。



有吏敲打着锣,大声的宣读着命令,“大将军有令,无论官吏甲兵,不许侵犯百姓!违者斩!!”



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命令,没有多余的闲话。



男人探出头来看,那些吏并非寻常的县吏,他们是军吏,而且各个都很陌生。



平稳的度过了几天,百姓们就开始出门了。



街道上依旧能看到些巡视的军吏,还在反复宣读命令。



果真有些不同了,城门口换上了军吏,态度算不上温和,可不索要钱财了,也不特意为难进出之人了,只是查的比较严格,若是不能证明自己的身份,根本没可能出城。



农夫们是最先出城的,他们还有庄稼。



接下来就是些胆大的商贾们,他们壮起胆子重新开市,想趁机多挣点。



邺城一点点的复苏,一点点的回到了正常的状态。



第304章 十刺史[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