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4章 齐民要术   北齐怪谈[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4章 齐民要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众人都不敢耽误,上了车,迅速前往。



看着身边这几乎打了鸡血的叔父,那后生都有些惊愕。



“叔父,您方才不是说胡人当权”



“咳,能礼贤下士,千里迢迢的派人去邀请,这样的明君怎么能说是胡人呢?!”



一行人来到了贾思勰的住所。



贾思勰出身大族,益都贾家,他族内几个兄弟都是大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贾思伯了。



而他们原先是武威贾氏,没错,就是贾诩那个武威贾,跟段韶这个武威段还是老乡,后来才因为战乱迁徙而来的。



而贾思勰在族内的地位,其实不算太高,贾思勰并非是主枝出身,乃是小宗。



况且,他很早就辞掉了官职,开始去搞自己的研究。



从秦汉到南北朝,手持经典的‘贤人们’天天高呼着以农为本,但实际上,他们却极为轻视农桑。



他们看不起农民,看不起农业技术。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贾思勰这种放下经典,天天在耕地里打转,跟老农谈笑风生的人,在族内的风评也不是很高。



直到隋文帝上来,开始花重金收集民间藏书,《齐民要术》方才得到了应有的待遇,而后地位不断的提高,成为了影响数千年的农业巨著,哪怕是跟其余几本著名的农业书籍相比,齐民要术也是能争一争老大位置的。



贾思勰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在女儿出嫁之后,夫妻二人又先后逝世,此处只有一个老仆负责清理,这仆人也上了年纪,话都有些听不清了。



众人到来之后,仆人领着他们前往书房。



贾思勰尽管已经逝世很久了,但是他的住所还是被收拾的干干净净,包括他的那些藏书,其中许多经已经被女婿带走,只剩下他自己写的那些农书以及相关的资料还留在此处。



这些文书也被保存的很好,整体都没有破损和污渍。



看到了这些东西,贾老头终于是松了一口气,他赶忙让几个后生将这些文书装起来。



又给予那老仆一些钱财,赏赐他这些年里的尽职尽责。



他们便又开始往回走。



走在路上,贾老头认真的叮嘱左右,“不只是要书籍,还要他的弟子!”



“这弟子也得尽快找到。”



几个后生很是难为情,“书籍还好说,可他的弟子,这都十余年了,他的弟子很早就去了各地,哪里还能找得到?”



“混账东西!”



“弟子还不好找吗?你,你,还有你,你们三个往后就是他的弟子了!”



“啊?”



几个后生对视了一眼,“大人,可我们从来不曾学过什么农桑.”



贾老头指了指那些文书,“这些没看到吗?抄写下来,往后,你们就学这些!”



“家族的耕地,我会分一些给你们,你们往后就搬过去,一边看书,一边去学务农.”



后生惊呆了。



“大人,您不是说那些都是杂学”



“什么杂学?!民以食为本!农者,国之大事也,岂能轻视?”



“我不管你们用多长的时日,十年,二十年,反正要将这些书给我学透,侍中的秘书丞亲自前来,你们知道这是多大的殊荣?陛下看来极重农桑,若是我们家能再出个叔父那般的人物就算有他的一半,我们家都能再次振兴了!”



“听我的!”



几个人只好低头,贾老头就这么带着东西回到了客房。



魏长贤坐了许久,终于等到他回来,刚起身,还都没说话,贾老头就令人将东西都搬过来,放在了一旁。



这些书籍很多,贾思勰虽然只写了一本书,但是为了这本书,他做了无数研究,有许多没有汇编进书里的内容和知识手稿,这些都是原版手稿,堆在了一旁,犹如一座小山。



魏长贤大喜过望,他赶忙走上前去,轻轻翻过那些书籍,眼神愈发的明亮。



“好啊!”



“太好了!”



“侍中定有重赏!”



贾老头清了清嗓子低声说道:“这些都是我叔父的毕生心血,若是能为天子看重,那是我家的荣幸,绝不敢索要什么封赏!请您回去告知祖公,我们家不要封赏。”



魏长贤还是笑呵呵的,贾老头紧接着说道:“至于您要找的弟子,十余年了,只怕是难以找到,不过,我们家一直都很重视农学,家里有许多子弟,日夜攻读,只是他们都还很年少,去了只怕也无用若是有一天他们能学有所成,定然会让他们前往拜访”



魏长贤多少明白了对方的想法,点点头。



“我知道了,多谢贾公。”



贾老头便请魏长贤多留一天,而后急忙带着弟子们进行抄写,将这些原稿都留下了许多份。



次日下午,魏长贤终于是带着这些文稿上了车,离开了此处。



贾老头带着族人将他一路送出了很远。



他的眼里满是憧憬,慷慨激昂的对左右说道:“当下陛下,当真圣明!天下当大治矣!!”



众人抿了抿嘴,要不是知道您平日里在府里是怎么说皇帝的,他们真的就信了。



魏长贤走的极快,先坐车,而后坐船,又骑马,他的年纪不小,快五十岁了.但是他的身体却很强壮,急行军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毕竟今年他还新纳了一房妾。



魏长贤跟魏收虽是亲戚,性格却不太一样。



魏长贤并不是那种欺软怕硬之人,在高洋在位的时候,这位竟敢上书驳斥庙堂,而后就被罢免,被流放,一直都在底层打转。



直到刘桃子上来了,魏收等朝中大臣偷偷给自家亲戚谋取位置,互相举荐。



他们所举荐的人里,当然有败类,但是也有不错的人,就像魏长贤,祖珽觉得他足够正直,就将他留在身边,帮着自己做一些文书方面的工作。



魏长贤走了很久很久的路,终于是在规定的时日内回到了平城,见到了祖珽。



祖珽拿到这些藏书,却没有先急着交给皇帝,而是借着修订的名义,连夜通读。



这些文书很多,但是祖珽读书的速度很快,当初他从好友手里偷了几千卷书,也不知道几千卷是算偷还是算抢,反正到手之后,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给看完了,但是也没还给人家



祖珽将这些文书匆匆看完了一遍,记住其中重要的东西,而后急忙交给刘桃子。



刘桃子,高浟,祖珽三人就在大殿内翻阅这些书籍。



祖珽装模作样的拿起来看了几眼,而后抚摸着胡须,“这位贾公,他所想的东西,倒是跟臣差不多。”



“臣也觉得,农桑首先注重变革,不能法先王,就像神农,他虽然是圣人,可要跟当下相比,他所掌握的技术就很少了,故而,治理农桑,首先要注重变革,要鼓励新技术,新工具,不能驳斥和打压这些人,得扶持他们,得赏赐他们”



祖珽说着,又翻开下一页。



“啊陛下,你看,贾公竟也是这么说的!也是以神农举例!”



“果真是想法一致啊!”



高浟眯起了双眼,幽幽的看着祖珽,“祖公是昨晚看了一遍吧?”



“这么多的文稿,我一夜能看完??”



“若是别人,不行,若是祖公,那就不好说了。”



祖珽多少有些不开心,“我何苦呢?偷偷看他的书,就为了能在陛下面前显摆几句?我哪有那般无聊?”



刘桃子瞥了祖珽一眼,“若是别人,肯定不会如此无聊,若是祖公,那就不好说。”



祖珽哈哈大笑,他收起了手里的书。



“陛下英明!!一眼就看穿了臣!!”



高浟欲言又止,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明明当初自己看着还很正常,怎么感觉越来越不正常了。



祖珽而后又急忙变得严肃,“不过,臣提前看,只是为了尽快了解其书的好坏。”



“陛下,这本《齐民要术》,乃是大治天下的著作!”



(本章完)



第374章 齐民要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