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太子舌战群儒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太子舌战群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李承乾看来,高丽必须打。



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兵权,还是消除高丽的隐患。



群臣不同意直接攻打,那就迂回一下,屯兵营州以备不需,这总行了吧。



“太子不懂军事,陈兵二字又岂是这般简单。”



“大军一动,则需粮草补给,后勤辎重,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丽总有兵力数十万。”



“陈兵营州,兵力过少则毫无用处,兵力过多,则消耗过大,耽误农事。”



“暂且也未知那渊盖苏文,对我大唐是何态度,若其愿对我大唐称臣纳贡,太子陈兵之举,岂非是凭空滋生战事。”



“我大唐乃礼仪之邦,天朝上国,如今高丽王新丧,趁其国丧之期举兵,是为不仁,有损我大唐威名。”



“且说近两年,关中年景不好,收成锐减,此时动兵,百姓困苦,征调徭役便如雪上加霜,于穷兵窦武何异。”



“依臣所见,应先派遣使者,出访高丽,探明虚实,再言其他。”



褚遂良站了出来,朗声说道,话如训斥,半点面子也不给太子。



当然,在这等军国大事上,别说是太子了,就是陛下,那也是一样。



他的观点没有道理吗,不,很有道理,且条条是道。



文臣在嘴皮子这块,还是很厉害的。



有了褚遂良的开头,后面的臣子们就开始轮番上奏。



大致都跟褚遂良的观点差不多。



总的来说,陈兵是不可能陈兵的,真要打,那也是要高丽先动手,大唐才能出师有名。



武将们其实是想打的。



打仗对于武将而言,那就是建功立业。



只是大部分武将在嘴皮上,可没文臣们这般厉害,稍说两句就是骂声一片。



李世民微微低头,看了一眼太子,意思很明显。



‘你看吧,朕也想打高丽,可你瞧瞧这局面,你能摆平不。’



李承乾回了李世民一个白眼。



每个人都想当诸葛亮舌战群儒。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



可真要到了这场面,别说群儒了,一个都不见得能干过。



这才是现实,诸葛亮又岂是这么好当的。



当然,李承乾也不能惯着他们。



“东汉末,扶余人建国之际,高丽不过数万户,总计不过十来万人,可称蕞尔小国,不足为惧。”



“而后短短数十年,便开始袭击辽东之地,自东北而进,重建丸都城。”



“隋末乱世,高丽侵吞我中原之土,多少中原百姓,隋朝将士进入高丽。”



“至今,高丽从数万户小国,已然发展成八十万户之大国,口计三百余万,兵力三十万余。”



“其辽东一地,多为山脉,易守难攻,高丽据城而守,占据险要关口,作虎吞中原之势。”



“隋炀帝举全国之力征讨,接连三次尽皆失败,助长高丽嚣张气焰。”



“如今的高丽,还是曾经的高丽吗。”



“多少隋朝忠臣,将士,百姓,工匠,文人并入高丽,其农耕,军事,又哪里逊色我大唐。”



第五十五章:太子舌战群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