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章:谋反的时机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谋反的时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过文内侍。”



看到是内侍文忠亲自来了,纪昭连忙起身迎接。



文忠看了眼桌面上简陋的三壶酒,轻笑了声,道:“纪县尉倒是节俭。”



纪昭有些不好意思。



我这是节俭吗,我这是囊中羞涩。



跟后世太监的刻板印象不同,文忠头戴黑色幞头,身穿圆领袍,是跟文士差不多的打扮。



也没什么阴柔之色,如果不说话,也不会有人觉得是太监。



声音也并非是娘娘腔,比较细腻,严格来说有点偏童子音。



这个就要看去势的年岁了,若是成年后去势的宦官,声音就已经定性,会比较粗犷。



面白无须在大唐,尤其是二十岁左右,也都正常,一般到了三十岁左右才会蓄须。



有些宦官出门在外,还会戴上假胡子。



文忠年岁不算大,自然也不需要戴假胡子了。



“几位客官,可是需要点什么。”



店里的堂倌走了过来,恭声问道。



堂倌跟后世的店小二是一个意思。



大家都把目光看向文忠。



毕竟谁也付不起钱。



文忠倒是有钱,但他可不想给。



“把你们掌柜叫来。”文忠开口吩咐道。



堂倌听这声音,一惊,连忙道:“是,小的这就去。”



在万国酒肆,堂倌也是见过世面的。



普通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堂倌一听声音就知道,这位是宫里来的。



大部分宦官是不能出宫的,能出宫的宦官,那就不是简单人物。



不多时,万国酒肆的掌柜匆忙赶来。



“这位郎君,请问找在下可是有事。”



掌柜的四十多岁,有些发福,一眼就看到了文忠,心中顿时了然。



来前堂倌已经跟他说过了。



“这位是太子内侍,文内侍。”



纪昭介绍说道。



掌柜一惊,连忙躬身作揖,行叉手礼:“见过文内侍,不知是文内侍到访,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别拿宦官不当官,太子内侍,也是有品级的,从四品。



平日里就是在太子身边,干的伺候人的差事。



可出了东宫,那可是真正的位高权重。



除了一众朝廷重臣,其他官员见了都得客客气气。



掌柜深知其中厉害,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文忠微微抬了抬手,神色淡然道:“换个雅间吧,这里人多嘴杂的,不是说话的地。”



掌柜连忙道:“还请诸位随我上楼,去五楼雅间。”



万国酒肆的五楼最高,也是布置最豪华,为最有钱的客人留的。



不是熟客豪客,上去的资格都没有。



纪昭低声道:“文内侍,那些人在三楼。”



“哪间?”



纪昭指了指。



文内侍点点头,吩咐道:“把我们的雅间,安排在那间房的左右。”



掌柜闻言,不敢多说,道:“还请文内侍稍等,那边房已有客人,我去协调一二。”



文忠点点头。



掌柜连忙上去,进了房跟别人详谈。



纪昭等人一脸羡慕。



这就是权力啊。



能在万国酒肆消费的,自然不是普通人,说换个房就换个。



掌柜动作很快,里面的人,包括胡姬也纷纷出来。



能在这里的都是聪明人,掌柜都亲自出面了,肯定是有大人物,若要闹事,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不过看其满意的样子,显然掌柜也是给了些好处的。



文忠,纪昭一行人,很快就到了雅间里。



也不须多说,掌柜立即命人送上好酒好菜。



“最近新来几个胡姬,长得甚是不错,是否要安排进来歌舞助兴。”掌柜巴结道。



文内侍摇头道:“不必了,今日来,是奉太子教,有要事。”



“我还须回宫复命,就不多留了。”



“纪县尉是在给太子办差,你须好生配合了,可是明白。”



掌柜连连点头:“小的明白。”



文忠临走时,看了眼纪昭,对掌柜道:“今日纪县尉在这里的花费,皆记在东宫账上。”



又对纪昭嘱咐道:“适当饮酒作乐可以,切莫耽误了差事。”



纪昭赶忙作揖:“请文内侍放心。”



文忠点点头,随即离去。



“恭送文内侍。”



文忠走后,掌柜满脸笑容对纪昭道:“纪县尉若有需要,可随时吩咐。”



他现在已经不敢小瞧这个小小的县尉了。



能跟太子搭上线,还让太子内侍亲自过来一趟,这里头的牵扯,可不是他这个小小的万国酒肆掌柜能受得住的。



纪昭略微迟疑,道:“文内侍说,我等在这里的花费,皆挂东宫,先前在楼下时,点了三壶酒。”



掌柜一听这话就明白,道:“请纪县尉稍候。”



出门转个身的功夫,掌柜就进来了。



随即手中拿出一块银铤。



“这是给纪县尉退的酒钱。”



纪昭看着银铤,不敢接,道:“掌柜的可不是弄错了,我只是点了三壶酒。”



掌柜笑道:“是三壶酒,没错。”



纪昭道:“这,我点的只是松叶酒。”



掌柜则说道:“纪县尉记错了,我去瞧那账单,纪县尉分明是点的三壶葡萄酒。”



听到这话,纪昭哪里还不懂。



眨了眨眼睛:“看来真是我记错了。”



掌柜把手中的银铤塞给纪昭。



“纪县尉随后有身份需要,直管吩咐便是,便不打扰纪县尉执行公差,先行告退。”



“掌柜慢走。”



纪昭掂量了下手里头的银铤,眉开眼笑。



这是五两的银铤,相当于五千钱。



在大唐,银铤相当于大额支付,一两千文还好,也就七八斤的重量,若是上万铜钱,那可就是七八十斤了。



大唐银铤就属于大额面值,制式银铤有五两,十两,二十,四十,五十。



再往上就是金铤。



不过大唐金银的兑换比例并非是一比十,这个时期的银子比较值钱,白银匮乏,还没到后边王朝那么泛滥,朝廷规定的是一两金兑五两银。



“好了,不要只顾着享受,也该是要办正事了。”



“朴逸云、金睿轩,你们两个轮流偷听隔壁的谈话。”



“老六,把外面留守的兄弟也叫进来暖和暖和,人就在这了,也不怕跑了。”



“今夜就在这守着,弟兄们轮流歇息。”



纪昭还是有分寸的,没有点胡姬。



虽然大家都很想感受一番,毕竟这可是太子买单,但也怕误了事。



然而纪昭一行人并不知道。



文忠离开万国酒肆后,并没有直接回东宫。



乘坐的马车停在了平康坊东门附近。



第126章:谋反的时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