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8章:太子的兵法是跟先皇学的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章:太子的兵法是跟先皇学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极宫,两仪殿。



李世民正在跟李靖对弈兵棋。



他的段位太高了,一旦熟悉了这个玩法,理解了战术,几乎很难有棋逢对手。



魏王那种虐菜,对于李世民来说,提不起半点兴趣。



太子那边倒是能厮杀爽快。



但李世民也知道,太子现在已经很强势了,不能太过于亲近。



一旦亲近,魏王就会被彻底压制,朝堂上的声音也会呈现一边倒。



这会害了太子。



李世民自己,也是从秦王到太子,一步步走来的。



当初的经历,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他,太子过于优秀,不是好事情。



历史的经验教训也告诉李世民,太子权力过大,不是好事情。



当太子没有对手的时候,皇帝就成了阻拦太子晋升的老虎。



谋反,这是个避不开的话题。



李世民是个聪明人,这个道理自然懂得,也能理解。



但现在自己是皇帝,那就不能接受了。



所以,只能暂时的委屈一下太子。



多等等,皇位早晚都会给你的。



不能找太子,于是李世民就找来了李靖。



“陛下这等行军布阵之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进退有序,臣远不及矣。”



李靖真心的感叹道。



在兵法战术这块,李靖已然是集大成者,严格说起来,都能算李世民半个老师。



李世民军事能力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早先也是吃了不少苦头。



诚然李世民出生于关陇集团,祖辈均为武将,从小耳濡目染,接受了骑射征战等方面的熏陶和学习。他年少时便投身战场,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然而在其独立领兵,军旅生涯之初,就曾遭遇一场惨败,浅水原之战。



可谓是初战告败。



之后李世民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是吸取教训,冷静学习,不耻下问,这才有了后面的诸多战绩。



此后每逢大敌当前,李世民几乎都会慢条斯理先来个避敌锐气,从容淡定“坚营蓄锐”,就是不跟对手交战。



另一方面唐军出兵截断敌军后方粮道,待到敌军饥疲沮丧,人心不稳,再一鼓而下,成为李世民特色鲜明的杀手锏。



在李靖跟李世民对弈的感觉中,就感受到了这样的战术安排,但比先前又要更加高明。



所以他才认为这个运动战战术,是李世民创立的。



“不,这些战术,可不是朕所创,乃太子所创。”



李世民笑呵呵的说道。



忌惮归忌惮,爱护骄傲也是真的,这是很复杂矛盾的情感。



“那也是陛下所教。”李靖还是觉得,跟李世民脱不开干系。



太像了,这等战术兵法的理念,李世民跟太子几乎是一脉相承。



“还真不是朕教的。”



“朕没有教导过太子兵法。”



李世民有些感叹的说道。



他知道太子是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兵法的。



为了确保玄武门的事情,不会重演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李承乾作为太子,自幼接受的是儒家经典等方面的教育。



李世民给他安排的老师主要负责教授知识、规劝和监督他,这些老师的教导重点也不在兵法上。



也就说,在李世民看来,现在太子对兵法的理解,完全就是自学的。



李靖闻言一愣,随即看向沙盘,感叹道:“太子有先皇之风。”



李渊是被历史上忽视的军事天才,战略布局只是他的冰山一角。



李渊担任太原留守时,面对两大忧患,即突厥入侵和农民军起义。



在河西郡雀鼠谷与历山飞部下两万义军遭遇,而自己只有五千兵马的情况下,他毫不惊慌,指挥若定。



安排老弱及辎重部队居中,命副将王威率大队人马多张旌旗,引诱敌军。



自己则率精锐骑兵隐蔽于左右。



待敌军猛攻王威部、抢夺辎重时,他率领骑兵从两侧杀出,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大获全胜。



这种战术安排充分体现了对骑兵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战机的准确把握。



后来李世民组建的玄甲军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对骑兵的运用也受到了父亲李渊的影响。



眼下李世民采取的步骑协同等战术,就有李渊的影子在里面。



然而李世民却说这是太子创立的兵法。



“承乾当初,最喜欢的便是去大明宫,黏在父亲身边。”



“也许就是那个时候,父亲教导了承乾的兵法。”



李世民对太子的兵法,并不感觉到惊讶。



因为这些兵法战术,给他的感觉太熟悉了。



当太子第一次用这些战术的时候,李世民就好像看到了父亲站在太子的身后。



那一晚,跟太子的厮杀对局。



给李世民更多的感受,是跟父亲李渊在进行对弈。



李靖闻言,迟疑几分并未开口。



这事比较犯忌讳。



退居大明宫后,先皇竟然还在钻研兵法。



先皇当年教导太子兵法,是什么意思,还是有其他的含义。



是想要让陛下尝尝自己当年的滋味吗。



陛下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李靖可不想参与进去,尤其是自己的长子都还在给太子操练府兵。



要是引发陛下的猜疑,这晚年怕是不保。



看到李靖沉默不语,李世民也明白其忌惮。



笑道:“好了,不说这些了。”



“早朝上,那罗马使团的事情,可是听说了。”



李靖道:“略有所闻。”



李世民点点头:“朕特地让人去探了消息,太子说的那些事情,有些过于夸大。”



“大食国竟然在这些年,四方征战,夺城数千之多,简直骇人听闻。”



“朕早前是不信的,但根据那些往来商人的说法,还真跟太子说的情况差不多。”



李世民有些感慨,彷佛看到在遥远的西方,一个犹如大唐般强大的帝国正在崛起。



李靖说道:“臣对大食倒是有一定的了解,其地贫瘠,民心纷乱不堪,对我大唐难以构成威胁。”



贞观九年,李靖领兵征战西域吐谷浑,也是那个时候,对中亚地区有了些了解。



中亚地区的国家政治格局一团乱麻,经济上往往依赖于贸易和游牧经济,相对较为单一。



与大唐的农业经济相比,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差。



此外,中亚地区的国家在技术和生产能力方面也相对落后,难以与大唐抗衡。



加上中亚地区与华夏大地之间距离较远,且中间隔着广袤的沙漠、高山、草原等复杂地形。



第138章:太子的兵法是跟先皇学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