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7章:李世民:太子终归是朕的长子啊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7章:李世民:太子终归是朕的长子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子从落马摔断的是腿,不是脑子。”



“他在高丽这么干,要大唐的世家们怎么想?”



“难道他觉得,掌控了高丽,就能把大唐所有世家,都不放在眼里吗。”



“这是要气死朕吗!!!”



长安城,大内。



太极宫后殿。



李世民大发雷霆,胡子都吹起来了。



旁边张阿难也只能是低头。



下边只有长孙无忌。



闻言,长孙无忌苦笑道:“也许是高丽那些贵族,做得太过分了,这才让太子雷霆震怒。”



李世民闻言眼睛一瞪:“你就不要给他说好话了。”



“谋反的事情都能干出来,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



长孙无忌之所以是凌烟阁第一功臣,因为除了功绩外,他还是观音婢,长孙皇后的哥哥。



李世民三个嫡子的舅舅,跟李世民之间,是真正的一家人,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李承乾谋反的事情,最终李世民还是跟长孙无忌说了。



毕竟就现在这情况,太子都要造反了,如此一看,谋反好像就算不得多大的事情。



李世民知道,长孙无忌是太子党人。



东宫那些地窖里制冰的器具,还有曾经合作冰肆,以及投资煤矿厂,都有长孙无忌的参与。



原本李世民还怀疑,长孙无忌是不是也参与到太子谋反中去。



后来查证过,长孙无忌对此确实不知情,也就放心了。



今日早上,李世民得到消息,五姓七望的家主,都跑到清河郡去,给清河崔家老爷子过大寿。



对于五姓七望,李世民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自然早就安排了细作。



所以很清楚的知道,五姓七望这次的主要目的,不是过寿,而是要联手对付太子,助力魏王夺嫡。



本来李世民对太子还很生气,一听到这消息,心里又不爽了。



不管怎么说,太子都是他的长子,曾经观音婢最为疼爱的长子。



他对太子的感情,也是真实的。



孩子犯错,父亲可以教训。



但外人要对付自己的孩子,哪个做父亲的会愿意呢。



更何况,他跟五姓七望本来就是对头。



这些年,五姓七望插足朝廷权势,他也不断打压,只是暂且无法奈何。



所以李世民立即召长孙无忌入宫商议。



“陛下,太子其实也不想这么做的,有时候,是有些误会。”



“况且现在高丽的官员,都是咱们送去的汉人,太子那边也有消息,对于国子监的学子,都会特别优待。”



“太子的心里,还是有陛下的。”



长孙无忌很无奈,事到如今,也只能是尽力安抚陛下。



其实他也很无奈的。



原本因为陛下调查太子谋反的事情,长孙无忌为了自己的前途考虑,也不想魏王夺嫡,都准备去扶持晋王。



谁知道太子这边突然就爆发出这么大的军事能力,不仅拿下了高丽,还夺取了李道宗的兵权。



如今在高丽,坐拥大军十数万。



加上有霹雳火那等攻城神器,使得陛下这边都忌惮起来,别说废太子的事情了,都不敢过于刺激太子。



要是太子在高丽起兵造反,对于大唐,对于陛下,都是不小的打击。



高丽地形复杂险要,先前渊盖苏文就凭此抵抗大唐。



现在太子占了那等地方,又有霹雳火,如果起兵造反,大唐要派遣多少兵力,才能拿下?



面对霹雳火,唐军能不能赢,都是个未知数。



再发动东征,劳民伤财不说,如果输了,那可就真尴尬了。



且这仗一旦打起来,陛下的脸面,也算是彻底丢光了。



纠结的长孙无忌,突然又觉得或许还是支持太子比较好。



“太子就是太过任性了。”



“没吃过亏,心高气傲。”



“如今才取得一些小小成就,就目空一切,嚣张跋扈,霸道至极。”



“须知这治大国,如烹小鲜,杀人不是本事,隐忍才是本事。”



“朕看他,早晚要吃个大亏,才能明白这些道理。”



李世民骂了一顿后,气也消了不少。



总的来说,在心里头对于太子,李世民还是很满意的。



尤其是五姓七望的害怕,让李世民心头很有些爽感。



这些世家大族,也是知道怕的呀,还以为什么都不怕呢。



长孙无忌只好道:“等太子治理一段时间高丽,定然就能明白陛下的苦衷了。”



李世民点点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如此也好,让他在高丽去折腾,总好过折腾大唐,也更能明白为君之道。”



对于太子,李世民心中还是比较认可的。



即便是到现在,已经发现太子谋反的事情,也没有说要废太子。



先前李世民也迟疑过,想过。



可终究是自己的亲骨肉,况且这谋反的事情,不是还没发生吗。



也是太子人在高丽,让李世民最初盛怒的时候,顾及太子起兵造反,把事情按住了。



后来冷静一想,太子有谋反的举动,也许跟这几年,自己对青雀的宠爱,有所关系,不能把过错全部都推到太子的身上。



毕竟,自己当初也是谋反过来的,对于现在太子的情况,颇有几分感同身受。



加上高丽大捷的消息,李世民也就没那么生气了。



站在理智的角度来考虑,太子也确实是大唐最为合适的继承人。



文,能搞煤炭厂这样的经济,解决百姓就业,给国库带来更多的赋税。



武,能改进明光铠的工艺,造霹雳火,立下不世军功。



农,心有大唐百姓,当初造曲辕犁,福泽万民,还加封了农泽圣睿太子。



文治武功,自古以来,能与之相对比的太子,几乎没有。



可谓是千古第一太子。



李世民自小就读史书,非常清楚国家的继承者优秀与否,对于大唐有多么重要。



生气的同时,又为太子感到骄傲。



“陛下,前些日子,臣收到一些消息。”



“是关于倭国的。”



“太子扬言要借道新罗,再攻百济。”



第237章:李世民:太子终归是朕的长子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