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6章:太子这是要在高丽再开个朝廷?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6章:太子这是要在高丽再开个朝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新罗王都,月城。



证据这等事情,其实最为简单的。



更何况新罗这边,本来就是真的打算叛乱。



“没想到我们白白准备了这么多,随便抓几个人一审问,这就齐全了。”



裴行俭有些感慨。



为了更好的完成太子所交代的任务,也是为了太子的名声。



师徒俩为此准备充分,还有大量的预案。



至少要保证新罗叛乱的事情,看起来是真实的。



谁曾想,这里还没开始用力呢。



这边自己就已经冒出来了。



“殿下没猜错,新罗果然是狼子野心。”



“他们从一开始,就想着背叛大唐。”



“那新罗女王跑到神武宫给殿下请罪,无非就是为了麻痹殿下。”



“现在来看,还是殿下棋高一着。”



苏定方淡淡的说道。



裴行俭符合点头:“只是如今,还需要好好安排下去,免得这些人狗急跳墙。”



苏定方冷哼一声:“他们没机会了。”



如今的新罗王都所有的防守点,都已经被唐军所掌控。



苏定方在次日,直接召开了新罗朝会。



大殿上,一众被抓起来的新罗官员,承认了勾结百济的罪行。



这个事情,还没牵连到新罗女王那边去。



苏定方也明白,如果在这个时候直接废掉新罗女王,很容易引发新罗整体的叛乱。



从某个方面说,这就相当于清君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让人所接受的。



消息很快传到了神武宫。



正月十五。



神武宫内。



李承乾把手中苏定方送来的文书,拿给金德曼看。



金德曼看完后,心惊胆战。



“殿下,这跟小王无关,都是这些逆臣暗中跟百济联络。”



只能是在第一时间撇清关系了。



现在金德曼有些后悔,自己跑来请罪。



这跟羊入虎口有什么区别。



只是对于新罗来说,他们想错了大唐太子。



要知道在以往很多时候,中原王朝的皇帝,都很注重颜面,只要是能体现出谦卑,多数情况下,都会被原谅。



他们也是这么想大唐太子的。



可谁知大唐太子并不打算这么轻松揭过。



“孤当然知道跟你没关系,只是现在新罗的情况很糟糕啊。”



“看来还是需要好好的清理一下才行。”



“待会你便给新罗大臣们写个书信,告诉他们,让其好好配合,把这些细作,都给揪出来。”



“如此才能保障在攻打百济之时,不会被人所出卖。”



“善德女王,你说对吗?”



李承乾笑呵呵的问道,语气不容置疑。



到了这份上,金德曼已经只能符守听从了。



旁边金胜曼看到这一幕,满脸快意。



——



新罗完了。



在李承乾的授意下,原本只是查百济细作。



然而波及的层面,却随着调查越来越广。



不只是细作方面。



包括普通的刑事案件,苏定方也直接入手了。



一桩桩陈年旧案,都被牵扯出来。



新罗这等地方,尤其是女王当道的年代,多少龌龊事被掩埋。



贪污受贿,草菅人命,公权私用,横行霸市,诬陷忠臣等等。



王朝时代本来就是这样。



很多事情,一旦暴露在阳光下,能有几个坦荡的呢。



哪怕是能臣,当权力在手的时候,能说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律法来行事吗。



更何况,苏定方用的,还是大唐的律法。



一时间,新罗王都,满城风雨。



牢房都快住不下了。



几乎清一色的贵族,官员,都被抓了进去。



更为重要的是,都可谓证据确凿。



新罗朝会,人员凋零。



还能站在朝堂上的,也算是真正的清官了。



只是这人数吗,两个巴掌都能数过来。



而这些清官们也知道,新罗完了。



大唐太子在高丽搞的那一套,又用到了新罗这里。



他们千算万算,终究还是没能算过来。



可偏偏,证据律法摆在这里,谁还不能说个理由来。



当一卷卷案宗,送到神武宫善德女王金德曼手里时。



她感觉天都塌了,直接瘫软在了地上。



李承乾有些感叹。



朗朗乾坤,终是让新罗得见光明。



此时,新罗百姓,大声叫好。



多少人的冤屈,得以洗刷干净。



可一池子的污水,都被冲干净了,这池子,也跟着干涸了。



——



贞观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



李承乾再次发布太子教令。



鉴于新罗官员凋零,特向大唐所有学子发召集令。



只要有功名在身者,皆可前来新罗入官。



对于大唐的学长们来说,这大概是最好的时代了。



这个时代,读书是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当官。



施展抱负,治理地方。



如今,太子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第246章:太子这是要在高丽再开个朝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