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3章:必要将太子谋反之事盖棺定论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3章:必要将太子谋反之事盖棺定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极宫。



龙坐上的李世民,并没有表态的意思。



然而褚遂良却没有放弃。



自从褚遂良站出来后,就得到了五姓七望的大力支持,比之房玄龄更甚,俨然已经是站在了五姓七望的阵营上。



这暗中收受的钱财,已经不知其数。



随即,褚遂良一个微微侧头,一个眼神传递。



户部侍郎钱益当即心领神会。



略作停顿,整理思绪后,迈着沉稳且坚定的步伐趋步向前,郑重地整衣正冠,而后恭恭敬敬地躬身一揖,声音洪亮却难掩忧虑:“陛下,《管子国蓄》有云:‘货币者,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货币发行,实乃国之命脉所系,关乎社稷兴衰荣辱,唯有朝廷一统规制,方可稳经济之基,安民生之本。”



“然如今太子竟擅自于辽东发行纸币,此等行径,实乃扰乱国家财政之纲纪。”



“诚如《左传》所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财政若陷入紊乱,国家根基必将动摇。”



“倘若各地纷纷效仿太子,自行铸币,国库充盈必将化为泡影,届时朝廷将何以支撑各项用度?”



“又何以安抚边疆、抚恤万民?”



“太子此举,实在是罔顾国家大局,其用心着实难以揣测。”



“况且纸币一旦滥发,物价必定飞涨,百姓生计必将陷入艰难,此岂是太子应有的作为?”



铸钱这等事情,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曾经东汉三国事情。



刘备当年就铸直百五铢,刻个名字,一枚当一百枚五铢钱。



孙权更狠,铸大泉五百,规定一枚当五百枚五铢钱。



后来觉得来钱慢,再铸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户部侍郎钱益站在国家财政的角度,对太子进行抨击,理由很是充足。



毕竟现在太子发行的是纸币,只需要拓印就行了,上面的数字,不是想印多少就是多少。



当然,钱益在话语中,特意避开了太子发行的纸币数量,实则为‘票据’,相当于是有准备金的。



只不过这个时代,没有准备金这个概念。



钱益的话让李世民眉头皱得更厉害了,还这还不够。



褚遂良见此,再次眼神示意。



吏部侍郎孙铭见此,轻轻拂了拂衣袖,神色从容却又透着一股严肃。



恭敬地拱手向李世民奏道:“陛下,臣听闻太子发行纸币一事,背后恐隐藏着更深的意图。”



李世民沉声问道:“何等意图?”



明白人都能听出,陛下现在很生气。



然而吏部侍郎孙铭还是坚持讲述道:“现今在辽东之地,太子大力推行新政,破格擢用新人,这些人因纸币发行而获得利益,已然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势力。”



“《尚书咸有一德》云: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



“然太子此举,恐怕有任人唯亲、结党营私之嫌。”



“长此以往,朝廷的铨选制度必将受到严重冲击,吏部选拔人才也将愈发艰难。”



“太子此举,分明是在广植私党,妄图与朝廷分庭抗礼。还望陛下明鉴,此股新势力一旦坐大,政令推行必将受阻,我大唐的长治久安也将危在旦夕!”



孙铭言辞恳切,一脸忧国忧民的神情。



辽东的人才选拔制度,已经完全跟大唐你迥异,尤其是不需要科举,只需要有个最基础的功名便能踏上仕途这等事情,简直对他们这些人的侮辱。



在这方面,作为吏部侍郎的孙铭,早就已经对太子怀恨在心了。



李世民闻言,却一反常态。



不仅没有龙颜大怒,反而是身子微微靠后。



此时,兵部尚书王勇站了出来。



侯君集被关入监牢后,原本作为兵部侍郎的王勇,暂代兵部尚书之职。



王勇身姿魁梧挺拔,神色坚毅果敢,大步流星地向前,双手抱拳,声若洪钟般说道:“二位侍郎,你们所言实在是有失偏颇!”



“太子于辽东发行纸币,本意乃是为了振兴地方经济,方便百姓交易。而且,太子推行新政之后,辽东之地兵强马壮,边疆安稳,这无疑是一件大功。”



“孟子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太子此举,让辽东百姓受益,民心自然归附,又怎能说是谋反之举呢?”



“怎能仅仅因为发行纸币,就无端指责太子有谋反之心?”



“且太子并未动用朝廷库银,也没有扰乱我大唐正常的经济秩序。”



“相反,辽东如今商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这难道还不能证明太子的决策是正确的吗?为何二位侍郎却揪住不放,非要给太子强加莫须有的罪名?”



王勇一脸义愤填膺,目光灼灼地看向钱益和孙铭。



然而这番话,却让原本逐渐平静的李世民,脸上出现怒容。



褚遂良暗自偷笑。



这大头兵,以为自己读了点书,就学着别人引经据典,果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得天下,得民心。



这辽东民心,到底是大唐陛下的民心,还是太子的民心?



都不用褚遂良眼神示意了。



刑部尚书张亮,神色冷峻如霜,冷哼一声,踏出一步。



作揖道:“陛下,太子未经朝廷许可,擅自发行纸币,此乃公然违抗国法。”



“更过分的是,他竟将自己头像印于纸币之上,此乃严重的僭越之举。”



“古往今来,唯有天子可享此尊荣。”



“此乃礼记之中,明确规定的尊卑秩序,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太子此举,分明是目中无君,其谋反之心已然昭然若揭。”



“若不及时加以遏制,必成大祸,陛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张亮在太子跟魏王的夺嫡中,本来是中立。



然而随着五姓七望的发力,不说支持魏王,但也不想太子做得太过分了。



虽说张亮并非出身名门,可五姓七望给的甜头,实在是太大了。



早年张亮在李密领导的瓦岗军中担任基层小吏,地位较低。



后因与同为瓦岗军的李勣关系友好,经李勣推荐,成为秦王府车骑将军,逐渐得到李世民赏识与重用。



此次东征,李勣抓捕侯君集,已经站在了太子的对立面,即便李勣没有跟他说什么,张亮也自然而然的站在李勣这边。



李世民此刻已经有些迟疑了。



张亮的站队,是他确实没有想到的。



现在的张亮,还没到历史上被告发谋反,深得李世民信任,否则也不会被任命为东正高丽的平壤道大总管了。



李世民目光转向魏征。



长孙无忌去了辽东,太子这边,就只剩下魏征等人了。



第273章:必要将太子谋反之事盖棺定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