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9章 穿罗大人的衣,吃罗大人的饭(求订,求票)   大清要完[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 穿罗大人的衣,吃罗大人的饭(求订,求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吃谁的饭?”



“吃罗大人的饭!”



“穿谁的衣?”



“穿罗大人的衣!”



“拿谁的饷?”



“拿罗大人的饷!”



一问一答的声音,在一座刚刚被修缮一新的道观山门内外两片开阔的平地上此起彼伏地响起。



穿着上海码头工人式样的白色短褂、黑色长裤的精壮汉子,就在这两片平地上一排一排站着,总数看着足有四五千。



身着黑色马褂的军官们,则带着捧着一盘盘银元的亲兵,在给那些刚刚入营,还没来得及换上正经军服的新兵蛋子发饷。



一人四块银元!



由教导旅和暗堂出身的最可靠的军官,在罗耀国本人的监督下发放,每发一个人,都会有人问上一“吃谁的饭?穿谁的衣?”,而回答.当然是“吃罗大人的饭”、“穿罗大人的衣”、“拿罗大人的饷”!



罗耀国的上海新军和太平军还是不一样的,他可没办法在上海新成立一个太平军的军,所以就只能假装一下买办军阀,先把军火买到手,士兵招募到手,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部队拉起来。



只要有了大几千人马,上海还不是罗耀国的囊中之物?



只要拿下上海,这支“假清军”摇身一变,变成太平军还不是罗耀国一句话的事儿?



所以这支新军的思想教育手段就简单粗暴,让底下的士兵知道他们的军饷和饱饭是谁给的就行!



他们不是咸丰的兵,也不是洪秀全的兵,而是罗大人的兵!



就在山门的门楼下站着的罗耀国,看着这些新兵一个个用双手接过各自的营长、连长一起发放给他们的四块银元,并喊出发自内心的口号的时候。穿着蓝色行褂,戴着镂花金顶的项循快步向罗耀国走来,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身材矮小,行商模样的男子,正是陈承瑢。



只见项循一脸喜色地向罗耀国一个抱拳:“大人,金陵”



项循只说了“金陵”二字便停了口,然后肃立在罗耀国跟前,而行商模样的陈承瑢则一言不发,面带微笑地站在项循身后。



“大龙,你看着,我去去就来!”



罗耀国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便吩咐了身边的王大龙一声,然后就带着项循、陈承瑢往悬挂着“玉皇殿”牌匾的大殿之中走去。



这座名叫“玉皇宫”的道观位于直隶江苏省的太仓州的宝山县罗店镇境内,是宝山大族罗店唐家的家庙,占地三十多亩,几年前刚刚重修过一次,添了许多殿阁堂舍,是上海县周边最大的寺观,足以容下罗耀国的新军。



而且罗店镇又是上海县城和上海租界的北大门,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吴健彰就出面向罗店唐家借了这座道观,给了想要寻一宽敞去处屯兵的罗耀国使用。



罗耀国的中军就设在原本的道观主殿玉皇殿中,玉皇大帝的神像早就给挪走了,偌大的大殿被分隔成了几个区域,分别竖起了“作战处”、“情报处”、“供给处”、“通信处”、“动员处”、“司令室”的牌子。



几十个清军八品、九品武官打扮的青年正在中军之中忙碌,随着玉皇殿外值守的卫兵喊了一声“罗大人到!”,所有人都放下手头的工作,肃立着向大门方向拱手行礼,口称“参见大人”。



罗耀国则和气地抱了抱拳,笑着吩咐道:“都忙去吧!”



随后,罗耀国又指着大殿内用木板临时隔出来,挂着“司令室”牌子的房间做了个“肃客”的手势,对陈承瑢道:“陈侍卫,里面请。”



陈承瑢则笑着作了个揖:“吴王殿下,您太客气了,承瑢可受不起啊!”



第229章 穿罗大人的衣,吃罗大人的饭(求订,求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