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六章 官封朝奉   世子稳重点[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官封朝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孝骞渐渐明白了,老赵家出才子这件事,其实已不是自己的事了。



它关乎整个赵氏皇族的脸面。



所以赵煦和赵颢一搭一唱吹捧,丝毫不觉得脸红,因为这是家族的需要。



赵孝骞的意见不重要,哪怕他是“赵半阙”本阙,也要配合家族的宣传。



主要是赵孝骞昨夜吟诵的那几首半阙词,含金量实在太高了。



能被前世的赵孝骞记住的词句,必然是经过无数前人的品鉴,一致认同都是千古佳作,必须阅读且背诵全文的,肯定是经典中的经典。



放在这个时代,一旦面世便惊艳天下。



才子之名,不认也得认。



而赵颢之所以屁颠颠配合赵煦吹捧,则是因为“宗亲才子”这个名头,是儿子未来的一道护身符。



以后赵孝骞不管犯了天大的错,有了这個名头,赵煦至少是不会杀他的,充其量跟苏轼一样贬谪千里,说不定什么时候一句“才华难得”,便解套了。



于是,赵孝骞的眼神不再清澈了。



“没错,我真的很有才!”赵孝骞认真地夸自己,表情很诚恳,语气很坚定。



赵煦和赵颢满意地笑了。



在他们看来,这句真的是大实话,家族宣传是其次,主要是他们确实相信赵孝骞的才华。



没才华的人能写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此打动人心的句子?



皇帝登门,招待规格必须最高。



赵煦很随和,顺势便留在王府用膳。



经过赵孝骞的调教后,王府的厨子已改头换面,一道道闻所未闻的美食佳肴端上来,赵煦尝过后又惊又喜,夸赞不已。



一顿饭吃完,赵煦的表情仍然不可思议,然后开始反省,自己这些年在宫里吃的都是些啥!



宫里的御厨大抵是用不得了,作为官家,吃得总不能比臣子还差吧?



于是赵煦理所当然地开口了,王府的厨子给朕匀两个,朕带回宫里。



赵颢二话不说答应了,他喜欢赵煦这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这代表他不再把楚王一脉当外人,想要什么就自己张嘴要。



因为大家是亲人。



招待之后,赵煦心满意足,心情非常愉悦,顺便在王府下了一道旨。



擢赵孝骞为朝奉郎。



赵孝骞满头雾水,还在琢磨这是个啥官儿,赵颢却已拉着他跪拜谢恩了。



朝奉郎,正六品文散官。



官儿不大,也没什么实权,象征意义比较大。



然而,赵煦这道封官旨意并没有那么单纯。



朝奉郎属于文官,而且可以参政。以后赵孝骞想议论国事,可以理直气壮地上奏疏,没人再敢参劾宗亲妄议国政了。



这大约也跟昨夜的那几首词有关。



赵煦有了底气,不怕朝臣们问讦,更重要的是,既然早已打破了祖宗成法,任用了宗亲,那么再往前试探一下朝臣的态度。



反正他已决定重用赵孝骞了,不可能一直让他当皇城司的勾当公事。



第七十六章 官封朝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