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百二十三 新时代没有承载他们的船只   我不是袁术[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二十三 新时代没有承载他们的船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除了对宦官和宫女的知识水平进行限制外,袁树还设立了各种针对他们的“职业限制”。



他明确规定,宦官和宫女不得结交官员,更不允许他们与外部势力勾结。



这一规定旨在切断宦官和宫女与外部的联系,防止他们利用宫廷内部的消息谋取私利或干预政治。



同时,为了鼓励宦官和宫女之间互相监督,袁树还设立了告密制度和奖励机制。



他允许宦官和宫女之间互相告发违规行为,对于提供有效线索者给予保密服务和奖励。



这一举措只要能得到有效执行,宫中和宫外的讯息传递必然会被阻隔。



如此,宦官和宫女的行为受到了严格的规范,他们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肆意妄为,同时,宫廷内部的消息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确保了宫中讯息始终掌握在统治者手中,不会轻易为外人所探知。



所有想要刺探宫中消息的人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这使得皇宫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对于袁氏专政体系来说,也是一个重大利好。



最后,袁树还着重处理了过去被内廷宦官掌握的一项重要职权,即皇帝获取讯息的通报之权,这项权力对于宦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寻租空间,也是他们干预政治的重要途径。



宦官掌握了外臣通报、奏表的送达之权,则会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摁下对自己不利的,以此欺上瞒下,利用皇帝和臣子之间的信息差来为自己谋利,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而眼下,袁树建议设立一个专门的通政司统一负责收取各地上报的各类奏表文章,由通政司统一分门别类之后再安排送往各职能部门。



在这期间,通政司就会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取代原先宦官的地位,把那份影响力收归朝廷。



而担当这个通政令的人,自然要是袁氏的人。



在这个层面上,袁树的深思熟虑并不仅限于如何应对那些权势滔天的宦官,他的眼界更为宽广,考虑到了朝中错综复杂的派系之争。



尽管如今袁氏一族在朝廷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雒阳朝廷内并非只有袁氏一股势力,在这个政治漩涡中,袁氏虽然强大,但并非没有对手。



那些在各地方拥有深厚背景和强大靠山的势力,在雒阳朝廷中同样拥有不可小觑的话语权。



这群人的基本盘虽然远离雒阳城,但他们的存在就是地方的意义,对朝廷的决策过程一样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雒阳朝廷从来不是一个可以任由一家之言主宰的地方,而是一个各种利益交织、分配和争夺的战场,在这里,即便再有权势的人,也难以一手遮天,独占天下所有的资源,成为所谓的“终产者”。



那样的角色,更适合出现在科幻中,而非现实的政治舞台。



现实意义上的终产者——皇帝,虽然号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朝廷税收一年少过一年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无他,皇帝之下,还有许多实际掌控着地方资源的“土皇帝”和“草头王”。



这些人虽然名义上臣服于皇帝,但实际上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极高的自主权,朝廷要想稳固统治,就必须与这些人拉拢关系,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达成妥协和合作。



这些人不仅包括士人团体中的今文经学派势力和古文经学派势力,也包括各地方的宗族势力、地主豪强以及名为归附实则虎视眈眈的外族势力。



汉帝国各地区的统治力和发展程度天差地别,别的不说,江北和江南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历史上蔡邕面对宦官的追杀实在是没办法,只能越过长江躲到江东去,然后宦官就拿他没办法了。



这充分证明江东这一块地方对于整个东汉帝国来说也是相对封闭自守的一个地方生态。



宦官的手伸不到江东去。



这些地方分离主义、保守主义势力,这些以郡为国世界观下成长起来的人,哪一个好对付?



同样的,袁氏集团虽然强大,但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这一点,袁树非常清楚。



具体的策略写的差不多了之后,袁树放下了笔,走到窗前推开了窗户,望着窗外头的景色,思绪万千。



二百二十三 新时代没有承载他们的船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