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盘根交错   归义非唐[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盘根交错[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去吧。”



张议潮示意张昶退下,张昶见状也小心翼翼的退出了大帐。



在他走后,张议潮开口道:“那刘继隆可还能行动?”



“回刺史,尚能行走。”青年将领作揖回应,张议潮闻言颔首:“那便传他进来。”



“是!”青年将领应下后走出大帐,而在帐外则是站着刚刚换上干净半臂、长裤的刘继隆。



“进来吧。”青年将领开口示意,刘继隆闻言作揖行礼:“是!”



刘继隆认识青年将领,青年将领也认识刘继隆,因为刘继隆正是他招募的兵。



饶是这西北之地,寻常男子也不过五尺五六寸罢了,像刘继隆这样身长六尺逾的兵卒,对于手下人马不算多的青年将领来说,还是很难忘记的。



若非兵员紧缺,没有那么多官位,他甚至会让刘继隆直接担任伙长乃至队正。



唐军的编制从武德年间开始,期间经过多次调整。



由于瓜沙之地与大唐断绝近百年,故此张议潮采用的是李靖兵书之中留下的编制。



唐中前期初府兵制尚未被破坏时,基本编制为:卫—府—团—旅—队—伙—伍。



其中府设折冲都尉,团设校尉,辖二百人,下辖二旅。



每旅设旅帅,辖一百人,下辖二队。



每队设队正,辖五十人,下辖五伙



每伙设伙长,辖十人,下辖二伍,而每伍设伍长,下辖五人。



眼下沙州军的军制,基本便是唐朝中前期的“二五”进制。



到了中唐以后,唐军通常以二百五十队为一军,士兵数量为一万二千五百人。



虽然队正放在一个军里,只不过是二百五十分之一,但对于当下只有两千步卒,二百余骑兵的沙州军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小位置了。



沙州军起家沙州,后来又拿下了瓜州,内部有譬如索氏、张氏、李氏、曹氏等家族和豪强。



这些豪强和家族子弟参军从吏都需要占据位置,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伙长,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需要争夺的位置。



譬如刘继隆那伙的伙长李怀深便是李家人,而李家人身死,却独活刘继隆一个人,这不免让李家人心生疑虑。



不过早在那厮死的时候,刘继隆便已经做好了解释的准备,所以深吸一口气后,他便跟着青年将领走入了大帐内。



步入帐内,刘继隆便吸引了不少目光。



“十三团二旅二队第三伙兵卒刘继隆,参见刺史、诸位将军!”



入帐后,刘继隆便主动作揖行礼,声音沉闷却令众人都能听到。



“倒是个好汉子!”



张议潮眼前一亮,率先夸赞了刘继隆,随后对青年将领笑道:“淮深,你倒是募了个好兵。”



“赖刺史光复瓜州,不然末将再有本事,却也遇不到他。”



青年将领毕恭毕敬回话,而听着他话的刘继隆却不免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他自后世来,自然知晓二人的未来。



张议潮收复瓜、沙、甘、肃、伊等五州后,唐宣宗置归义军,册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



得到册封的张议潮十分振奋,在几年后收复凉州,而唐军也趁着吐蕃内乱收复兰州、河州等地,至此河西光复……



河西光复后不久,张议潮被召入长安为质,而他亲手创建的归义军则是衰败于唐廷的权谋手段之中。



至于张淮深,这位张议潮所托付的归义军将领,最后却在归义军的内斗中落得了一个身首异处,子嗣断绝的下场。



面对此时意气风发的二人,刘继隆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只是他不想说,却有人想对他说。



“刺史,第三伙伙长李怀深也颇具勇力,末将想问问这兵卒,李伙长是如何阵没的!”



第2章 盘根交错[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