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胡人无畏   归义非唐[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胡人无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检查水囊、军粮,同样的话别让我说第二遍!”



“磨磨唧唧的,菩萨蛮穿衣服都比你们快!”



“甲胄和长兵、口粮可以放在车上,但短兵都给我别在身上,谁敢放在马车上,自己领一马鞭!”



“路上不准喧闹,若有……”



太阳初升,张掖东门外的空地上便已经喧闹了起来。



经过补充,十三团再度以满编的状态面对辽阔的河西走廊。



二百披甲兵卒,其中编制为步卒八十人,马军、驻队各五十人,奇兵(骑兵)二十人。



此外,还有二十辆挽马车与五十名民夫,合计二百五十人。



由于物资不足,因此并不能完美的复刻唐军编制,诸如跳荡、战锋等队,全因物资和马匹不足而没有组建。



不过刘继隆这只是一个团,倒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编制凑齐。



站在草地上,刘继隆目光扫视着十三团的军民,随后收敛目光,转身作揖。



“刺史,十三团随时可以出发。”



在他身前,张议潮所率的大批武官队伍正在检阅十三团的出发准备。



虽说因为补充近百新卒而精锐不再,但有足够的老兵带领,相信用不了多久,十三团就会恢复曾经的战力。



“东进路上,若是遇到嗢末与回纥寻衅,暂时忍下,拿下山丹为重。”



张淮深交代着刘继隆,而他也颔首回应。



相比前者,张议潮显然有许多话想交代,但考虑到自己身后的李恩等人,他欲言又止后才道:



“早年我布下的间客曾传下消息,那山丹城守将不过是吐蕃的贵族子弟,从未带兵打过仗,想来山丹兵马早不如当年。”



“此次进军,若事情有变,可伺机而动,如若不能,便安心在城外扎营,等我率大军抵达。”



长舒一口气,张议潮将目光重新投向十三团的军民:



“既然准备好了,那就出发吧,每日行军四十里即可。”



交代结束,张议潮转身便朝东门走去,其余武官也纷纷跟随他的身影离去。



张淮深留到了最后,眼神鼓励一番后,也跟着离去了。



望着他们离开,刘继隆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这群“大人物”面前,他这个小小校尉只觉得压抑。



这样压抑的场景,并不是他喜欢的场景。



他更喜欢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他人的下属。



只是局势如此,他即便再不喜欢,却也只能在面对这群人时低眉顺眼。



深吸一口气,刘继隆转过身去,目光似乎越过了辽阔的河西走廊,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终有一天,这一切都会改变。”



不知不觉中,刘继隆将手搭在了腰间的刀柄上。



“校尉,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身穿甲胄的酒居延带着张昶一行人走来,作揖禀告。



闻言,刘继隆看向十三团的将士们,只见五十名马军已然穿好甲胄,牵着马匹站在队伍一侧,随时准备翻身上马。



除了这五十名马军,其余的二百军民都只是穿着衣物,没有穿戴甲胄。



大军行军的好处就在于这点,只要有塘骑在外围巡视,中间行军的队伍就可以轻装简行,不用穿着沉甸甸的甲胄赶路。



“出发吧!”



刘继隆说罢,抬头与酒居延他们走向了队伍。



身为校尉,刘继隆自然是有骑马权力的。



除了他以外,其它诸如旅帅、队正,也都有骑马的权力,只是不能疾驰。



至于更下一级的伙长、兵卒,那就只能轻装徒步了。



奇兵虽说是留守骑兵,但在这种情况下,也是不能骑马赶路的。



反倒是他们的马会被刘继隆他们轮流乘骑,以此保持马力充足,可以随时应对突发战事。



不管怎么说,二百人的队伍,光军马就有七十匹,不可谓不奢侈。



第31章 胡人无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