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 征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读!)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征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完李翊的分析,刘备一时间陷入了纠结。



他定徐州的方针就是,北交好袁绍,西安抚曹操,南重锤袁术。



这也是李翊帮刘备制定的对外方针。



徐州作为四战之地,被各大诸侯狠狠地包裹起来。



如果不能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是注定要灭亡的。



袁曹实力强横,不好碰。



而淮南的袁术,虽然底子厚,但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加之孙策开始起兵,在他后院儿点火。



袁术这一路诸侯,是刘备集团经商议后,首要对付的目标。



站在上帝视角来看,李翊运筹帷幄,将陈登安置在广陵。



与其说是限制袁术,倒不如说是限制未来的孙氏。



因为历史上,孙策孙权确实都没干赢过陈登。



是陈登死了后,才让孙氏开始野蛮生长。



后来曹操每次到江边时都会后悔没用陈登之计。



“这么说,北海那边我们有心无力,不好插手了?”



“……呵呵,孔文举与主公有旧,我想若使主公不救,恐心中过意不去,不妨救他一救。”



“不过我们却不能出兵北海,倒不如让孔文举弃了北海,入我徐州。”



李翊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孔文举师表海内,若能将之留在徐州听用,则有利于主公收取人心。”



“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孔融只是不适合当主公,如果只是当个文臣下属,还是很不错的。



李翊主要看上了他的名望。



对于推崇儒学的汉朝而言,这孔子二十世孙的名头是非常管用的。



何况孔融这个人虽然在“忠孝”方面有些极端,但为人确实是一身清正,刚正不阿。



早在朝廷当官时,就曾得罪大将军何进,何进本要杀他,却因孔融的影响力太大,只能作罢。



后来董卓掌权时,也是类似情况。



董卓也没杀孔融,而是把他调到了北海,想用那里泛滥的青州黄巾军,借他们之手杀死孔融。



两件事,都说明了孔融在当时影响力确实大。



连何进、董卓这样的人,都会有所忌惮。



这样的人如果能够收到徐州来,当个吉祥物供着,借他孔圣人之后的名气,招贤纳士,绝对有奇效。



何况孔融办学确实办的不错,只要让他专注于教学,其他事别瞎掺和,还是很不错的。



这就叫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而且如果能拉孔融入伙的话,还能白嫖王脩。



前面说过,孔融用人的标准是,要会打仗,还要有学问,还要出身好。



这么多年孔融还真的找到一个,也只找到这么一个。



这个人就是王脩。



王脩是孔融的下属,两人也是挚友,肯定会跟着孔融一起来的。



刘备面露喜色:



“军师之计可谓两全其美,既不用得罪袁绍,又能帮助孔北海,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刘备本就知人善任,何况他这种豪侠出身的人,讲义气,实在不忍心对孔融见死不救。



如果能接到徐州来,大家一起合力治理徐州,岂不美哉?



商议既定之后,刘备回到驿馆接见了北海使者,向他阐明了自己的态度。



在送别使者之后,刘备又按照李翊推荐的人才,一一下达征辟令,派人前去找寻。



李翊则去找到麋竺,与他商议精盐投放的事宜。



一连过去数日。



这一日,李翊与刘备联袂而行,商议徐州政要。



由于君臣之间形影不离,徐州许多官员私下里都有调侃。



刘备听到这些言语后,反倒很高兴,将李翊与自己自比为鱼水之交。



如鱼得水耳。



“……嗯,这钱粮之数……”



第44章 征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