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3章 张良计,李翊谋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章 张良计,李翊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下数日,



张勋、桥蕤继续领兵攻打广陵。



多时,白日来了,晚上来。



然,终是久攻不下。



时日一久,袁军上下个个怨声载道,兵无战意。



这属于行军打仗的正常现象,无关军队素质。



毕竟你要是越打越赢,大家怎么都能够咬牙忍一忍。



但你要是越打越看不到希望,那大家自然就忍不了了。



时间一长,思乡情绪涌上心头,自然没了士气。



张勋、桥蕤为安抚军心,只得向寿春袁术请求拨款。



让袁术发一批牛酒下来,以飨军士,振奋士气。



李翊站在墙头,用望远镜,静静地观察着敌军阵营。



半晌过后,缓缓开口道:



“袁军军容不整,军心懒散,兵无战意。”



“我料其不日将退。”



说着,将望远镜递给了身旁的刘备。



刘备非常自然地接过,搭在眼前,观察了半晌。



“袁术坐拥淮南,兵精粮足。”



“此战不利,恐也未肯撤军。”



刘备眉宇间一川不平,尽管已经数次击退袁军的进攻,但他依然对战事处于谨慎看好的状态。



毕竟老刘不想深陷南方战事的泥潭里。



在他看来,袁术冢中枯骨,在淮南不得军民之心,早晚衰败。



自己安心在徐州发育,等袁术衰败的不成样子时,便能够一举南下,将之擒杀。



但自己偏偏就赶上了袁术衰败前的时候,不但赶上了,还与他交手了。



只盼不要让周围诸侯,坐收渔翁之利才好。



“主公宽心,我已命云长进兵钟离。”



“只要钟离取下,袁术失其倚仗,必然撤兵回去坚守。”



“如此一来,广陵这一路袁兵,不战自退矣。”



嗯……



刘备点了点头,又道:



“我也看了云长发回来的军报。”



“据守钟离的乃是袁术之子袁曜,钟离兵马虽然不多。”



“然袁曜却在淮水上游修筑了十几座烽火台。”



刘备眉头皱起,沉声道:



“此乃一步妙棋,只要云长攻打钟离,袁军立马便能得到示警。”



“届时袁曜关闭城门,向寿春方向求救,袁术轻易便能从西南抽调人马过来。”



“仅凭云长现有兵马,断无可能挡住袁术大军。”



“我若分兵与他,又恐广陵一线兵力薄弱。”



“到时候无非就是转换战场,将广陵的战事转移到钟离。”



“只是……”



刘备不再继续往下说。



广陵他们是防守战,钟离他们却成了攻城战。



守城方的优势是攻城方优势的十倍有余。



刘备可不会犯傻,把战场转移到钟离去。



“军师,钟离一线,却是难题。”



刘备面露愁容,将目光看向了李翊。



“既然军师当日出兵之时,便遣云长进兵钟离。”



“应当也料算到了袁军会有这一步棋,不知军师可有解法?”



哈哈哈……



李翊弯唇一笑,“主公宽心,翊既然敢命云长进兵钟离。”



“自然有妙计,可轻松破了这烽火台!”



“哦?”



刘备顿时喜上眉梢,竖起大耳朵:



“那计将安出?备洗耳恭听。”



不得不说,三国志11里给袁术安一个“妙计”的技能很合适。



骷髅王,他真就是时不时能想出一条妙计,虽然往往都是他自己沉浸在自己的妙计中也就是了。



在淮水上游安置烽火台,这样下游数十里的虚实便能尽收眼底。



这招是袁术的因地制宜。



钟离县位于港口位置,非常适合建造烽火台。



只要你想奔袭钟离,那就一定会穿过袁术设下的这些耳目。



一经被发现,袁术便能提前关闭城门,严阵以待。



这貌似是一个无解的死结。



但李翊却有个好法子。



“翊有一计。”



“广陵不是训练了一批水军么?”



“虽然不多,但足够云长用了。”



“可令云长率水军,皆穿平民服饰,打着靠岸过夜的名义,停靠于烽火台下。”



“中间可命云长以钱开路。”



“袁术此人骄奢淫逸,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料其底下军士定然见钱眼开,容许过往客船停靠。”



“届时趁敌不备,藏于船舱中的士卒可一拥而上,抢在守卒点燃烽火之前,将之斩杀,取下烽火台。”



“如此往复,不用一宿之功,淮水上游的烽火台,可一并拔除。”



“袁军失了示警,以云长将军之勇力,取下钟离,如同探囊取物。”



“那袁曜乃一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岂能识破我的玄机?”



“届时他毫无防备,被云长将军打个措手不及,钟离岂不是唾手可得吗?”



李翊洋洋洒洒,将偷袭烽火台计策的全貌清晰地描绘了出来。



一片静寂。



刘备的眼神先由惊奇,渐渐转变为了惊喜。最后陡然炸开了锅。



第103章 张良计,李翊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