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0章 刘备:我的军师真是什么都能做啊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刘备:我的军师真是什么都能做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却说孙策领兵在曲阿,经过与诸大臣商议过后,最终还是决定优先攻打吴郡。



他派遣程普自丹阳绕至吴郡后背,从乌程出发,攻打许贡。



又命朱治自钱塘出发,也是自后背出发,攻打许贡。



为何一定要从吴郡的后背进攻?



因为古代南方开发的晚,曲阿通往吴郡的路,大部分都是湖泊、沼泽。



很难让大军通过通过。



孙策只能让程普、朱治领兵往南攻取。



在面对强大的孙氏将领面前,许贡全无抵抗之力。



不到一月时间,便被孙策攻破。



许贡兵败,仓皇逃往乌程,投靠当地的宗帅严白虎。



孙策对战事又惊又喜,如果进行的顺利的话。



在明年之前,他不仅能打下吴郡,更能打下会稽。



现在吴郡就剩下西边的严白虎没有解决了。



吴景为首的大臣,纷纷向孙策谏言,先灭严白虎,再攻会稽。



孙策却大笑说道:



“虎等群盗耳,非有大志,早晚为吾所擒也。”



“我们仍旧将会稽作为战略目标,不予更改。”



“在明年开春之前,务必将吴郡、会稽全部拿下。”



“届时,皆不惧袁术,也不畏刘备矣!”



正说间,人报寿春使者来到。



孙策面色一怔,连忙接见了寿春来使。



寿春使者当即表明来意,言说袁公欲使孙策返回寿春。



听候调用,以防备曹操、刘备来攻。



面对袁术突然下达的命令,孙策脸色变得沉重起来。



他急忙召集诸大臣商议。



孙策倒是不惧怕严白虎、许贡等人,但现在却不得不看袁术的态度。



此前他领兵过江,攻打丹阳和吴郡时,是专门给袁术报备过的。



等于孙策之前的军事行动,是获得了袁术授权的。



但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可没有袁术授权了。



孙策接下来要再加兵会稽,这已经引起了袁术的警觉。



所以明面上召孙策回寿春守备曹操、刘备,暗地里却又怕他在江东做大。



其实,



袁术早就知道孙策对自己的忠诚度不好评估了。



并且他对孙策的信任降低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值。



此前他先是许诺孙策当九江太守,结果自食其言。



后来又许诺打下了庐江,就让孙策当庐江太守,结果再次食言。



其实袁术食言也就罢了,但孙策帮你打下了一个郡,你连一点务虚的赏赐都没有。



是真的连一点钱,连一个虚职都没有给孙策。



这让孙策对袁术失望透顶。



史书叫,“术知其恨。”



就是袁术知道孙策怨恨自己,却仍然轻慢孙策。



所以骷髅王之名实至名归。



但袁术也想了一个办法来调教孙策。



孙策当时主动请求离开寿春,去攻打刘繇。



袁术同意了,但只给了孙策一千人马。



他想着孙策这一千人,肯定干不过刘繇的数万大军。



让年轻人接受一点社会的毒打吧,等你孙策失败了之后,再哭着喊着回来求我袁术的时候。



那时候就好拿捏了。



只是谁也没想到,孙策几个月时间就支棱起来了。



人都还没离开九江,原来一千多的人马,就直接发展到了五六千人。



尽管孙策现在已经打下了吴郡,但他仍然没有下定决心和袁术决裂。



因为孙家目前还离不开袁氏的支持。



孙策自己的军职都是来自袁术的表奏,不奉袁术为主,他能拿什么身份来统领现在的这两万大军?



失去身份的孙策,还能留住手下这些人才吗?



吴地的士大夫又会怎么去看待孙策呢?



这些问题都需要孙策去考虑。



“袁将军传令使我返回寿春,此一去,恐再难返回江东。”



孙策眉头皱起,踌躇难定。



周瑜分析道:



“徐州、兖州都在征兵备战,不日便要征伐袁术。”



“袁术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伯符切不可此时断绝前程,返回寿春。”



孙策点了点头,蹙眉道:



“我虽知此理,但奈何寿春催得紧,我不得不做出回应。”



孙策并未得到进攻会稽的军事授权。



他要想继续往南攻打会稽,就得得到袁术的首肯。



那袁术要如何才能同意呢?



其实孙策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办法。



“舅父、堂兄。”



孙策来到了吴景、孙贲的跟前。



“我欲使汝二人返回寿春,不知二位尊意如何?”



这……



吴景与孙贲对视一眼。



说是返回寿春,实则就是想把他们送到寿春去当人质啊。



孙策为何要这样做?



这就不得不提孙家的特殊情况了。



孙坚死后,孙家其实一分为三。



堂兄孙贲才是继承孙坚主要部曲的人。



舅父吴景是袁术手下大将,手里的部曲亦不在少数。



且两人都身居高位。



反观孙策呢?



身无寸职,手无寸兵。



是孙家里面最弱势的一方,怎么也轮不到他来当孙家家主。



包括孙策渡江攻打刘繇时,吴景、孙贲才是主将,孙策只是打辅助而已。



但就是在攻打刘繇这一路上,孙策展现出了过人的武勇与军事指挥才能。



并且庐江舒县的周瑜也在这时候为孙策提供了鼎力支持,扩大了孙策的影响力。



孙策很快便成为了孙家毫无争议的新家主。



等于孙策原本从吴景、孙贲的下级,变为了上级。



这对吴景、孙贲的心态其实是有影响的。



可以参考曹操与张邈,也是下级变上级。



所以如何安置吴景、孙贲,对于此时年仅22岁的孙策,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这也是袁术与孙策之间的博弈。



孙策此前在袁术手下时,就曾干过暗地里接走家小这种事,而且干的非常熟练。



袁术不得不防一手。



他知道自己不好让孙策回来,但仍旧向他施压,要么你回来,要么你就送两个人质回来。



这两人人质地位肯定不能轻,不然袁术不买账。



所以孙策使出了这条阳谋,打算让舅父吴景、堂兄孙贲返回寿春。



为何是阳谋?



因为吴景、孙贲此时的官职其实是要比孙策高的。



在攻打刘繇时,这二人才是名义上的指挥官。



现在战役有了结果,自然应该让吴景、孙贲返回寿春汇报工作。



这是于公来讲。



于私来讲,这也是孙策在军中“去孙贲化”,“去吴景化”。



可以给他手下这支队伍,做思想统一。



这并不是什么刻薄寡恩,而是这个年代家族的必然选择。



包括孙策死后,孙权也做了大量的“去孙策化”,为得就是统一声音,方便组织。



吴景、孙贲皆明白孙策的用意。



孙策面上虽在与二人商议,实则却不容拒绝。



无奈之下,只得拱手道:



“遵命!”



二人没有再喊“伯符”,他们也知道孙策现在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晚辈了。



而是孙家的新任家主。



家主不能回寿春做人质,只能他们俩回去。



他们不能拒绝家主的命令,否则便是自绝于家族。



二人之后,孙策情绪十分稳定。



面上仍旧波澜不惊,只是淡淡吩咐身旁的周瑜道:



“公瑾,即刻去调兵,准备南下攻打会稽。”



“喏!”



周瑜领命而去。



……



……



时间很快来到了八月份。



距离秋收已经不远,徐州这边全体上下都在紧锣密鼓的备战淮南战事。



而李翊这期间,又干了一件大事。



这日,他正在营旅之中,与关羽、牵招、徐盛、太史慈等军事高层开会。



大家全都在聚精会神,听取李翊军师的讲述。



所聊的内容,也无非是关于淮南战事的问题。



其中重点聊到了袁术的首府寿春。



此乃江淮第一大城,三国时期的重镇,易守难攻。



这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宜于屯耕,其地利足以为战守之资。



所谓守江必守淮,想要保住江南,就必须保住淮河。



而寿春正对颍口,也就是颍水与淮河的交汇口。



第140章 刘备:我的军师真是什么都能做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