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3章 曹孙刘三家联合,抗袁绍?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章 曹孙刘三家联合,抗袁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备一番好言劝导,阐明了自己,执意要为李翊封侯的意愿。



而在郯侯爵位之后,刘备还表奏了李翊为军师中郎将。



如果说此前的郯侯还只是一个封赏的名号,用来彰显尊位的。



那后面这个将军职位,军师中郎将就是实打实的给实权了。



中郎将的特点就是地位虽然不高,但权力极大。



最高可以直接节制一个军区的兵马。



黄巾起义之时,卢植、朱儁、皇甫嵩都是各自节制一路兵马,跨州郡作战。



他们的战区都是辖制至少一个州,朝廷给予了其相当大的自治权。



再直观一点儿,你可以直接理解为后世的“大帅”。



“主公,这……”



李翊望着这军师中郎将的职位,自己也颇感意外。



从前他都是随军出谋划策,少有负责领兵。



他虽为谋主,但此前在刘营并未有过具体的职位。



如果非要说的话,至少在军中他更多是扮演军师祭酒的职位。



但军师中郎将就是实打实的独自领兵了。



刘备开口说道:



“今淮南方定,百废待兴,我欲让军师据广陵,节制九江两路兵马。”



言外之意,就是直接把广陵、九江两个战区交给了李翊。



这里的兵马都要受他节制,听他调用。



尽管李翊一直是徐州谋主,刘营里名义上二把手。



但还从未具体掌握过多少实权,刘备这次属于是直接放权了。



“只是翊年纪尚幼,功德微薄。”



“前封郯侯,已是诚惶诚恐,若再节制两路兵马,恐未必能够威服众心。”



刘备却握住李翊的手,正色说道:



“不然,凡事岂能尽如人意?只求无愧于心便好。”



“自与先生共事以来,立朝廷,君之相为辅弼,君之相为举人。”



“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已多矣。”



“夫功未必要著于野战也,愿君勿要推辞。”



刘备言语真诚,语气竟是近乎恳求。



他是真希望能够报答李翊这三年来的付出。



并且老刘一直都很舍得放权。



历史上他在拥有四个郡时,就曾让诸葛亮直接节制三个郡的兵马。



今时,李翊为老刘规划了平南的大战略。



所以老刘便将淮南、广陵地区的兵马交予李翊,由他全权处理南方事务。



“……哈哈哈。”



李翊弯唇一笑,“承蒙主公不弃,翊愿效犬马之劳。”



一番推辞过后,见刘备坚持,李翊便坦然接受了。



刘备大喜,即命人将所奏之书,发往朝廷。



不表。



……



就在曹刘两家浩浩汤汤击破袁术之后,不远处的南方,位于吴郡的孙策,扩张也是神速。



他在平定吴郡不久,又趁着曹、刘、袁三家大战分神之际,马上继续向南进攻。



攻打会稽郡的王朗。



王朗以汉吏自居,宜保城邑,举全城之兵与孙策交战。



不能敌,为孙策所败,只能向他投降,于是会稽平定。



孙策将原有长吏全部替换,又自领会稽太守。



命老将朱治为吴郡太守。



命叔父吴景为丹阳太守,命从弟孙贲为豫章太守。



此二地孙策并未直接控制,但还是命自己的人自领太守,以便将来图之。



孙策势力膨胀极快,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属于“乱贼”,急需得到官方的认可。



于是又派遣奉正都尉刘由,五官掾高承拿着奏章,去拜谒陈地朝廷。



并且带上了礼物向朝廷进贡。



这日,



孙策正聚集麾下文武,打算商议进兵豫章郡一事。



却闻得北方传来消息,袁术被曹刘两军击破,淮南之地尽失。



孙策惊道:



“袁公路败耶!”



孙策对袁术的战败在预料之内。



毕竟他把自己的宗室将领、孙香、孙辅、吴景、孙贲等人全部暗搓搓地抽调出了淮南。



袁术手下能打仗的将领,几乎全是孙氏武将。



没了他们,袁术断不可能是曹刘联军的敌手。



但令孙策没想到的是,袁术会败得如此神速。



按照他与周瑜等人原本定制好的战略构想,让曹、刘、袁三家混战。



怎么着也得打个一两年。



这一两年的时间,孙策有信心把豫章、丹阳也都给打下来。



可没想到,他刚刚打下会稽,就传来袁术已经败亡的消息。



这曹刘联军的攻势未免太猛了些。



“袁术败亡,曹操、刘备拥据淮南,直指江东。”



“为之奈何也?”



此前陈登、李翊一直主张压制孙吴的政策。



严格限制孙策在江东的发展。



孙策都是趁着曹刘与袁术大战之时,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打下会稽的。



原本想趁着战事结束前,把豫章、丹阳一并打下来。



但现在曹刘基本上已经腾出手了,只怕不会再任由自己乱来了。



“曹操拥庐江、刘备拥九江。”



“此二地分别毗邻豫章、丹阳。”



“恐不易取啊。”



吴景皱着眉头,表情十分严肃。



以他们目前的实力,倒是不把丹阳的袁胤、豫章的华歆、刘繇放在眼里。



可问题是,曹刘打下了淮南,肯定是将豫章、丹阳视为了自己的后园。



他们要是敢去打的话,曹刘不可能不插手。



“公瑾,你怎么看?”



孙策主动征询周瑜的意见。



周瑜沉吟半晌,才道:



“计划不变,先去取豫章。”



谋士陈端问道:



“豫章华歆乃守户之犬,刘繇乃败军之将,不足为虑。”



“只是若取下豫章,便与庐江接壤,如何应对曹操?”



周瑜解释道:



“袁术虽灭,刘勋尚在。”



“曹操对付刘勋还需要时间,在他解决掉刘勋之前,我们先把豫章打下来。”



“只有合三郡之力,方有能与曹刘上桌谈判的资格。”



众人闻言,俱是面色一怔。



“公瑾,你适才说的与曹操、刘备谈判,是什么意思?”



孙策主动开口询问。



听周瑜这话的意思,似乎还想和曹刘合作。



周瑜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当今天下,二袁实力最强。”



“今袁术虽灭,其残余势力仍在。”



“曹操、刘备虽据淮南,但消弭袁术势力尚需时间,这个时间便是我们发展的好机会。”



“袁术死后,袁绍便是当今第一诸侯。”



“其拥据河北之地,早有南顾之心。”



“今曹刘两家能够联合,我料其必是为了防备袁绍。”



周瑜一眼看透曹刘战略合作的根本原因。



瓜分袁术只是顺势而为,合力抵抗袁绍才是利害所求。



孙策一颔首,背手道:



“公瑾的意思是,曹刘为了防备袁绍,在南方无法投入大量兵力?”



“……正是如此。”



周瑜点了点头。



曹刘联合打袁术,与其说是为了壮大自身实力,倒不如说是解除南方的隐患。



要是袁绍彻底统一北方,腾出手来,那肯定是要把矛头转向河南的。



身处河南的曹操、刘备便是首当其冲,自然要联合起来。



如果在袁绍南下之前,孙吴势力能够快速地壮大起来。



壮大到足以和曹刘谈判,让他们也不能轻易地灭掉自己。



那即使是曹操、刘备也得考虑一下他们的战略价值了。



毕竟这两家肯定不希望在面对河北大军的时候,又面临南方孙吴的威胁,腹背受敌。



“那依公瑾之见,如何应对曹操、刘备?”



孙策耐心询问。



周瑜正色答:



“凡事皆要分清轻重缓急,今曹操、刘备皆不易图。”



“况其两家有联合之势,此诚不可与之争锋也。”



“若是打下豫章,则与荆州刘表接壤。”



“刘表与兄长有杀父之仇,这才是我们的大敌。”



“而曹操亦忌惮刘表在南方威胁其治所颍川,若是我们主动攻打刘表,定能得到曹操的支持。”



“诚如是,刘备也不好从中干预。”



孙策一颔首,大是认同周瑜的建议。



曹刘不好对付,就只能先对付刘表了。



何况荆州富庶,刘表守户之犬,与自己还有杀父之仇。



自己几乎没有理由不先打刘表。



“善,那就依照公瑾之言,遣使交好曹操、刘备。”



“然后即刻发兵先攻豫章,待拿下豫章之后,再发兵江夏。”



“斩黄祖,为吾父报仇。”



孙策雷厉风行,即刻定下了接下来的战略方针。



正说间,一名侯吏匆匆走进堂内。



“主公……”



嗯?



孙策一挑眉,沉声问,“何事?”



“许贡秘密上书朝廷的文书,适才被末将截住了。”



“许贡?”



孙策眉头微蹙,许贡自被他打败后,便只是安置在了吴郡。



之前他忙着打会稽,所以一直没腾出手来处理他。



“什么文书,拿来我看!”



侯吏将许贡上表的文书,双手奉给孙策。



吴郡太守许贡上表汉帝,言道:



“孙策枭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



“若被召不得还,放于外,必作世患!”



这是一封表章,一般会放在木匣子里面。



驿吏是不可以随便查看官员表章的,但孙策任命的驿吏可不讲究这个。



他看得就是你吴郡太守的表章。



发现不对,马上就拿了交给孙策。



孙策看罢,勃然大怒。



“此辈怎敢使计害我!”



说罢,将表章重重摔在地上。



表文中心思想就一个,把孙策召到朝廷去。



这显然不符合孙策的核心利益。



把他困在京师里圈养,实在太阴险了。



其实历史上孙策“小霸王”的外号,就是来源于许贡这封表文。



许贡在文中把孙策比作项籍,但这却并不是在夸他。



因为项籍是汉高祖的敌人,在当时属于反贼。



而孙策打江东,恰好被本地士族定义为作乱。



所以孙策看了这封表文后,才会如此生气,这戳中了他内心的最痛处。



“来人,将许贡带来!”



孙策一声令下。



少时,两名武士将许贡带进了大堂之内。



许贡见孙策麾下文武都在,自己内心里也有点犯怵。



走至近前,诚惶诚恐地向他拜道:



“……贡见过孙将军。”



孙策怒目圆瞪,嗔目而视,厉喝:



“许贡,吾待你不薄,缘何使计害我?”



许贡被吓了一大跳,忙躬身拜道:“将军此话从何说起?”



第153章 曹孙刘三家联合,抗袁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