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3章 关公封侯震三辅,文丑大兵围曹刘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章 关公封侯震三辅,文丑大兵围曹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然青州大半领土确实已为刘备所掌,但曹操暗想,他在正面战场上多有出力。



刘备单为自己手下人讨好处,自己又岂能落于人后?



于是又表奏天子,请封夏侯渊为并州牧。



虽然曹操尚未控制并州,但先把宣称拿到手在说。



两人在瓜分袁绍并、青二州这个问题上,但还未产生什么分歧。



或者说,两人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利益冲突。



你拿你的,我拿我的,谁要碍不着谁。



至于那块最大的蛋糕,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选择避而不谈。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因为利益牵扯太大了,现在两家合作打仗呢。



真要敢去讨论这个问题,那两家立马就得掐起来,仗就不用打了。



在领了封赏之后,曹操、刘备各自欢喜的拜别天子。



旋即一起奔赴官渡前线。



官渡也是徐州、兖州共同选出来的决战战场。



它既是战略的考量,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为什么决定地点一定是官渡?



第一,



因为河北强、河南弱,曹刘只能把袁绍放进来打。



虽然这样做,等于是放弃了黄河天险。



但黄河沿岸有着大量的渡口,如果据河而守,那就得分兵去堵。



而河南最缺的就是人,河北最不缺的也是人。



以弱击强,这不符合用兵之道。



第二,



黄河前线毕竟还是离得太远,后勤成本过高。



撤到官渡来,有利于缩短粮道,并且拉长袁绍的粮道。



第三,



虽然没了黄河天险,但在黄河之后,还有濮水、济水、阴沟水、鸿沟水等等水网密布的水系。



所以袁绍要平推过来,就得穿越一条条河流,后勤补给会变得十分困难。



同时还得考虑,东边徐州军打过来,截断他的退路。



所以官渡之战打到最后,你会发现不止曹操缺粮、袁绍也缺粮了。



当然袁绍缺粮,主要还是补给线拉的太长,被曹操一把火烧了之后,就缓不过来了。



因为冀州的粮食不可能直接给你空投过来。



同时,官渡的地理位置非常好。



左边圃田泽,右边是中牟泽。



周围更是沼泽池塘密布,行人、战马、舟船俱无法穿越。



所以袁绍的战略是先灭曹操,要灭曹操就得拿下其治所许县,要过许县就必须过官渡。



官渡就是曹刘的必然选择!



曹操、刘备至官渡后,各自回营报喜。



那边刘备见了关羽,欣慰地执其手,赞道:



“……兄弟!受苦了。”



关羽拜道:



“关某荷蒙兄长厚恩,日思报效,今正是勇武之时也。”



刘备大喜,将自己上表朝廷,为关羽请了汉寿亭侯的爵位一事告知。



关羽再次拜谢。



忽有人报,曹司空有请。



刘备便道:



“……此必是前线有事。”



遂领关羽、并荀攸、刘晔等一众文武班底,至大营处,与曹操相见。



“……玄德来的正好。”



刘备到时,曹操已经跟麾下诸将争论起来了。



“不知曹公请我何事?”



曹操直接开门见山:



“适才,曹某接到紧急军报,袁绍遣大将文丑,进军延津口。”



刘备一奇,问:



“我等既已撤到官渡来,黄河前线让给袁绍又有何妨?”



曹操道:



“玄德有所不知,延津百姓尚未来得及迁走。”



唔……



听到这话,刘备的眉头骤然蹙起。



“若使延津之民为袁军所掳,诚非好事。”



“正是如此,所以曹某正在考虑进军延津,先接走百姓,再退回官渡。”



曹操关心延津百姓,是怕他们给袁绍当了民夫。



刘备亦有此担忧,遂问:



“曹公打算几时前往?”



“刻不容缓,现在便去。”



言讫,曹操又看了眼刘备身后的关羽,补充道:



“更乞借汉寿亭侯一用!”



曹操刻意提到了关羽新封的爵位,对他而言,刘备来了,关羽的试用期也就结束了。



那可不行,他还没用爽哩。



故打算趁着同盟会战之际,多用一会儿。



刘备望一眼身后的关羽,关羽嘴上虽不言,但看他的眼神,是渴望出战的。



刘备乃道:



“既如此,我与曹公同去救延津百姓如何?”



曹操喜道:



“若玄德同去,则此战必胜!”



忽又看见刘备身后立着一将,手持大刀,威风凛凛,其气概竟不输身旁的关羽。



遂扬鞭问道:



“玄德,汝背后所站者何人?”



刘备回头望一眼,乃道:



“此乃雁门人张辽张文远也。”



曹操眼眸一蹙,再问:



“……莫非吕布帐下张文远乎?”



刘备答,“正是。”



嗯……



曹操默然无言,心中却是万般苦楚。



若是自己手下没有好将领倒也不是,只是别人家的武将才香。



尤其自己得不到的,更令人心动。



这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却不是自己的,着实令人难受。



“……刘备帐下猛将何其多也。”



曹操兀自难受了一会儿,便与刘备各自领了几员骁将,上马出营,赶往延津。



由于为了赶时间,所有曹刘两人,都各自只带了几百轻骑。



因为他们此去不为打仗,是为迁民,能争取一些时间便争取一些时间。



袁绍若是率大军来的,必走不快,等他到时,曹刘已经带着老百姓走了。



若是文丑前部,人马想要追上来,数量肯定也不会太多,至少不会脱离曹刘的掌控。



很快,千余骑直望延津渡口而去。



轻骑走得快,曹操很快将百姓带了出来。



于是百姓个个携老扶幼,拖家带口,带着全身家当随河南军南下。



河南军传令,以后军为前军,以前军为后军。



使粮草先行,军兵在后。



粮草是最重要的,所以要放在前头,免得遇着敌军被剽掠过去。



大军约行了半个时辰,刘备扬鞭催马来,与曹操并马而行,说道:



“延津之民甚多,照此行法,必为袁军追上。”



曹操问:



“莫非以玄德之意,当弃民于不顾也?”



“非也!”



刘备眉色一正,朗声道,“今百姓归吾,安忍弃去?”



“我意不妨将物料舍去,加快行军速度,待退回官渡后,别作计较。”



曹操闻言,面上不豫。



暗道刘备一个织席贩履的小儿,在徐州才当了几年的官儿,竟然比我还豪横。



徐州到底是有多富,敢让你说出把物资丢掉的话来?



许是曹操之前遭遇了兖州之劫,穷怕了,哪怕是百姓身上的一袋谷子,曹操也舍不得丢下。



“不行!”



“这数千的百姓,便是数千张口,让他们舍去物资,岂非要我大军供养吗?”



曹操断然拒绝了刘备的建议。



刘备却正色说道:



“数千百姓说少不少,说多也不算多。”



“待至官渡后,将百姓安置了,不过供养几千口,又何惧哉?”



得益于这几年李翊的疯狂敛财,徐州光是从荆州那里就累积交易得到了近百万斛粮食。



刘备还真没将几千口百姓的供给放在眼里。



但曹操却舍不得,“官渡离此处不远,很快便到,且暂忍一时。”



刘备问,“倘敌军追来,为之奈何?”



曹操答,“且待敌军到时,再作理会!”



于是两人就这样扯了一路的皮,扯着扯着,押运着粮食辎重,一路沿河而走。



忽然后军处传来喊声,一片躁动。



刘备即命人前去查探,少时,回报说:



“河北大将文丑兵至,我后军大乱,将如之何?”



曹操暗道,来的竟如此快!



这时,刘备也催马赶来,谓曹操道:



“此西南角,有一土坡,可先上坡暂避,居高御敌。”



刘备的性格便是如此,他在争论中会质疑曹操的决定。



但当证明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后,他不会埋怨曹操不听自己的,也不炫耀自己当时的论断。



而是第一时间想该如何退去眼前之敌。



曹操即从其言,命军士人马俱上坡来,人众皆解衣卸甲少歇。



刘备的人马也上了坡,各自栓马休息。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里是延津的南陂。



站在高处,可将远来的敌军看得真切。



此时人数还少,看不清楚。



刘备索性也直接停靠在马儿旁眺望,曹操走过来问:



“玄德看清来了多少人否?”



刘备摇了摇头,“离得远,看不太清,若是子玉在,当能看清楚。”



刘备想起了李翊那架可以穷极千里之目的神器,若是在此,当能及时判断形势。



俄顷,有传令兵过来报,说南陂下已经聚集了约有五六百骑兵了。



闻得此言,有不少将领请缨道:



“现在袁军人少,不妨主动进攻。”



“待其聚拢多了,便不好收拾了。”



然而,面对请战的各级将校,不论是刘备还是曹操都反对此时下去。



“如今敌军数量不明,未可轻动!”



虽然南陂下只聚集了几百骑兵,但不可能瞬间便将之歼灭掉。



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歼灭,等人家后部的援军一到,立马攻守易型,曹刘反倒要被包围了。



曹操、刘备保持了充足的冷静,静静等候战机。



又过半炷香时间,哨兵来报,陂下的骑兵越来越多了。



此前请战的将领们顿时不说话了。



没想到回旋镖来得这么快,刚才那五六百骑兵甚至都不是诱敌的。



只是单纯走得快而已。



未过多久,人报陂下人数越来越多,一时辨不出人数。



举目看去,骑兵已经到头了,剩下的则是数不尽的步兵。



……



(本章完)



第193章 关公封侯震三辅,文丑大兵围曹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