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6章 三万对十一万,官渡之战正式打响!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6章 三万对十一万,官渡之战正式打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边华佗待看过曹洪伤势之后,乃对周围人说道:



“曹将军疮口发脓,只需用尖刀将死肉切去,以线缝其伤口。”



“如此自然无虞。”



曹洪见此,乃道:



“既如此,就请先生动刀。”



曹洪也算是久经沙场的战将,听闻华佗的疗法,并未惧怕。



华佗却有些迟疑,曹洪乃问:



“华先生还不动刀,莫非疑吾惧怕?”



“……非也,只是用刀切去脓肉,难免要受苦。”



“山人倒有一方,可减去将军痛楚。”



这时,李翊在一旁问:



“华先生莫非是想用麻沸散?”



“正是。”



麻沸散现如今正处于试验阶段,华佗也拿不准药量。



但曹洪身为武人,又受了外伤,简直没有比之更合适的“实验对象”了。



不知情的,刘备、曹洪皆问麻沸散为何物。



李翊遂简单将之概括了一番,张飞在侧,亦言此药物确实神奇。



“……嗯。”



刘备一颔首,暗想这麻沸散竟能缓解痛楚,若用在军中,该能挽救多少军人?



毕竟行军打仗中,很多人所谓重伤不治,其实有很多人是活生生被痛死的。



若麻沸散真能缓解疼痛,那的确值得全军推广。



时张仲景在侧,亦对此物大感兴趣,忙问:



“未请教先生用何药材作引?”



华佗倒也不藏着掖着,很乐意跟同行分享自己的经验。



“……取羊踯躅三钱、茉莉根一钱、当归一两、菖蒲半两,另用两斤闹羊小火熬煮半个时辰。”



“……嗯。”



张仲景认真听着,只交谈几句,便惊觉华佗医学造诣竟丝毫不逊色于自己。



遂起了爱才之意,“华先生在医学方面有如此见识,可曾想过来我徐州为官吗?”



华佗早已对当官不感兴趣了,正要开口拒绝,李翊忽然出声打断道:



“此事容后再议,还请华先生先医治伤者。”



只要不给你拒绝的机会,你就没办法拒绝我。



华佗遂回到曹洪榻前,再问其是否要用麻沸散。



曹洪果断拒绝道:



“此物可令中者麻痹,不省人事,我伤在右臂,若被此物药倒。”



“将来提不动刀,如何为曹公建功立业?”



华佗正色言道:



“此物只一时之效,绝不会遗害终身。”



曹洪坚持不肯同意用药,更别说此药物他平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了。



华佗拗不过,只得放弃,直接用刀。



李翊走来,对曹洪言道:



“子廉将军征战沙场,刀枪剑斧尚且不避,尚惧一汤药乎?”



曹洪正色道,“自是不惧,然我不用此物,又未尝不能切去死肉。”



李翊乃笑道:



“不妨我与将军作赌,如果将军敢用这‘麻沸散’,我输将军十两黄金。”



“若将军不敢用,输我十两黄金,将军看是如何?”



此话当真?



曹洪听得此言,两眼放光,疼得一下从榻上站起。



生龙活虎地似未曾受伤一般,令在场之人无不一惊。



“……哈哈哈,人人皆道你李子玉足智多谋,善料人心。”



“今番设赌,却要输给曹某了!”



话落,又转向华佗,大声道:



“华先生,可将那什么‘麻沸汤’拿来我饮!”



华佗见曹洪同意做试验品,心头一喜,即将麻沸汤煮了。



又对李翊感激地说道,“多谢君侯。”



“……呵呵,先前坏了神医的熊罴,如今我用活人与你试验,算是两清。”



李翊也算是拿准了曹洪“要钱太守”的性格。



作为让曹操都感叹,“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的含金量。



十两黄金,拿捏曹洪轻轻松松。



少时,华佗将煮好的麻沸汤交给曹洪服用。



曹洪端起碗,饮用前还不忘叮嘱:



“李郯侯,可莫忘了你欠我十两黄金。”



一言蔽,将汤药一饮而尽。



越过半晌,曹洪整个人都觉得晕乎乎的,但人并未昏过去。



有了上次的教训,华佗减少了药量。



未将人麻倒,便开始动刀。



“曹将军,勿怕。”



华佗叮嘱完毕后,开始下刀,一刀一刀地割开皮肉。



曹洪蹙眉,尖刀划破肉体的他疼痛他能感觉得到,但并不强烈。



刘备在侧全程目睹,心中暗惊。



“此药果真如此神奇?”



遂想起去年李翊让自己给徐州医疗拨款,提高经费的请求。



刘备当时还纠结了好久,最后虽然同意了拨款,但也只是看在李翊的面子上。



而非是看在医学药理的面上。



现在看来,他低估了本时代方士的才能。



一面,又不得不佩服李翊的高瞻远瞩。



与此同时,



那边曹操既知道身边有细作,但并未声张,只将徐他在内的诸侍卫叫到身边内。



谓众人说道:



“此前胜了袁绍两场,袁军将军士暂退于延津。”



“短时内起不了战事,念尔等近日操劳,甚是辛苦。”



“故趁着酒宴之时,命汝等休息一日。”



言讫,众侍卫纷纷称谢。



下来,徐他即召诸位伙伴过来,商议道:



“自领袁公命令以来,我等一直等候机会下手。”



“现今曹贼遣散了身边侍卫,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



于是,徐他等众便趁着天黑之时,悄悄潜入曹操大营。



见曹操侧身躺于榻上,众人即掣刀围在榻边,将榻上之人乱砍一通。



砍了半晌,忽觉不对,徐他即扯开被子。



惊讶地发现,被中之人不是曹操,只是一个稻草人。



“不好,中计了!”



话音方落,周围火光大起。



徐他之众未及反应,一众手持刀剑的武士已经闯入帐内,将其一一缚下。



曹操在曹仁的护卫下,阔步走进帐来。



面色十分沉重,怒道:



“果不出李子玉所料,汝等果有害我之心!”



“如今河南、河北相持,我知必是袁绍唆使你等前来刺我。”



“只是我待尔等不薄,为何叛我?”



一人起身叱道:



“汝乃欺君罔上之贼,天下皆欲杀汝。”



“岂独我等乎?”



曹操闻言大怒,叫两名武士将这人拖出去痛打。



直到了两个时辰,皮口肉绽,血流满地,活生生殴死。



曹操再来磨问徐他,徐他乃道:



“吾本典将军手下之人,非汝曹操手下之人。”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曹操笑道:



“典韦即吾之部下也,汝既为典韦部下,吾岂非汝主乎?”



徐他咬牙切齿,嗔目怒视:



“汝这贪念人妇的淫贼,尚好意思说?”



“若非汝盗张绣婶娘,典将军又怎会为了救汝而丧命!”



“吾受典将军厚恩,正欲杀汝这老贼!”



之前说过,汉末的兵基本都是私兵,多为老乡或多年兄弟。



私募兵在特殊的时代,产生特殊的感情纽带。



徐他就只忠于典韦,而对害死自己老大哥的曹操并没有什么好感。



正好赶上袁绍抛来橄榄枝,索性趁着这个机会摆脱曹操控制。



如此一来,不仅能为老大哥报仇,还能够用曹操首级献礼,为未来谋取荣华富贵。



曹操见徐他揭自己的丑事,怒不可遏,命人将徐他的舌头割了。



然后连带着剩下之人,一并斩首。



俄顷,人报徐他等人已死。



曹操又觉后悔,暗想是自己有愧于典韦,今又杀其旧部,更加对他不起。



乃命人将徐他等人尸首收好,将之安葬回颍川,与典韦葬在一处。



既收拾完徐他,曹操正打算去看看曹洪的手术动的怎么样了。



忽有探马来报,官渡前线夏侯惇处告急,说是见着大股袁军过来。



曹操一惊,道:



“先前虽赢了袁绍两场,然并未与之伤筋动骨。”



“今吾已将战线退至官渡,袁绍竟这么快便攻来了。”



“此必是其得了邺城的粮草,才敢进军如此神速。”



一旁的曹仁问:



“是否先知会玄德公一声?”



曹操摇了摇头,道:



“玄德若知,自会引兵来援。”



“既是元让告急,可先领兵至前线支援。”



“待抵住袁军攻势之后,再做理会。”



遂点了本部军马,至前线夏侯惇大营处增援。



……



话分两头,袁绍此前失了颜良、文丑,军中上下震动。



故袁绍不好马上进军,只在酸枣处停驻了些时日。



一面休整军士,一面派人前往邺城催督粮草。



审配那边很快将粮食发了过来,袁绍既得粮草,先命一军至官渡处屯驻。



随后自己引大军赶上。



时值袁绍将要发兵,田丰却出来谏言道:



“先前失了颜良、文丑,三军震动。”



“足以证明我河北军士不如河南军士果劲。”



“连番挫动,士气低迷。”



“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恐有不利。”



逄纪叱道:



“主公兴仁义之师,田丰何得出此不详之语?”



田丰与沮授皆是消耗派的,先前沮授已经被袁绍削了兵权。



而田丰本人要比沮授更加刚硬,虽明知袁绍已经对自己不悦,但还是要进言劝说:



“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



“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



“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



“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



要知道,曹刘已经主动放弃了黄河以南,官渡以北的地区。



这些地区大部分人口虽被迁走,但却能够作为战区被袁氏使用。



田丰的意思,就是希望袁绍将曹刘主动放弃的土地给消化了。



失去土地的是他们,真正该急的,要来进攻的,也该是他们。



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虽然袁绍连失两员大将,但从整体战线上来看,却是在不断推进的。



所以任谁站在袁绍的视角来看,都是希望尽快扩大战果的。



袁绍怒叱田丰道:



“先前沮授慢我军心,汝安敢又如此!”



于是命人将田丰锁了,打入狱内,待他扫平河南之后,再一并处理沮授、田丰。



于是下令,将剩下十一万大军,尽数发往至官渡前线。



至官渡后,分东西南北,周围安营。



细作探报虚实,将消息传回曹营。



时曹操已领兵赶至夏侯惇大营处,夏侯惇的军营扎在了最前线,与关羽的大营并头挨着。



两边都派出了心腹之将,至最前线据守,为的就是表明自己抗战到底的决心。



曹操闻说袁绍领十一万大军到来,震惊不已,忙差人问:



“玄德来了没有?”



虽然赶过来前,曹操稳如老狗,但当真正赶到前线见着袁绍大军后,内心还是很慌的。



少时,人报刘备已经领军赶来支援了。



曹操这才宽心,即领了麾下文武,邀刘备过来商议军事。



常言道,一力降十会。



任凭河南军有多勇猛,曹操、刘备有多明略。



但有一个现实,是不能忽略的。



那就是袁绍有十一万人,整整十一万的可战之兵。



每一个人都能投入到战场中来。



曹操有一万人,刘备有一万人,李翊从青州带过来一万人。



总计是三万人。



须注意的是,



不论是袁绍的十一万人,还是曹刘的三万人,都仅仅只是官渡前线的对峙人数。



并不是两边只能动员出这么多人。



袁绍大举南下,分兵占据了其他郡县,以及本土留守的兵马,少说还有二十万可动员之众。



而曹操、刘备除了官渡前线外,各自都还有几万人在据守要紧之处。



刘备的兵马要比曹操更多,但他刚打下青州,拉长了纵深,也不得不留人镇守。



当听闻袁绍仅在官渡一县,便带了足足十一万人过来时。



不论是曹兵还是刘兵,都深感震惊,不少人更是面露惧色。



道理也很简单,若袁绍官渡一县都能动员这么多人,那袁绍能在其他地方动员多少人?



这场仗,他们真的能打赢吗?



底层士兵只管吃饭杀敌,一应军事机密皆是不知。



真正该担忧这个问题的,是曹营、刘营的军事高层。



“据可靠消息,袁绍带来官渡的人马,足有十一万之众。”



曹操眉宇间一川不平,怀着沉重的心情将这个消息告知众人。



“吾自幼与袁绍相识,知袁绍做事,向来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今斩了他两员大将,他便举大军过来亲自报仇。”



“如曹某所料不错,袁绍的主力都在这里了。”



言外之意,击败这十一万人,就能扭转攻守形势。



现在曹刘都属于被摁着打,不就是为了避开袁绍的锋芒吗?



把战线退至官渡来,缩短自家补给线,拉长袁绍补给线。



显然,河南方面早就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但拉长袁军战线只是权宜之计,靠这种方式便想要缩短两地的生产力差距,仍是不现实的。



李翊身为河南谋主,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绍军虽多,不足惧也。”



“我军俱是精锐之士,无不能够以一当十。”



第196章 三万对十一万,官渡之战正式打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