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5章 盖用韩、白之奇策,破袁军于乌巢,不亦奇士乎?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5章 盖用韩、白之奇策,破袁军于乌巢,不亦奇士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坚决不肯下跪。



李翊面上罩了一层寒霜,冷声叱道:



“败军之将,见我安敢不跪?”



此役盟军也死了不少人,很多人都跟李翊关系不错,亲如手足兄弟。



李翊当然伤心,但他不想在大胜之余,让弟兄们看到他脆弱的一面。



淳于琼睁着红目,狞声回道:



“吾主四世三公,汝乃一山野匹夫,黄口小儿。”



“也配让我下跪?”



时张绣在侧,闻言大怒:



“大胆!”



“败军之将,还敢对郯侯不敬!”



话落,一脚踹向淳于琼后腿。



淳于琼应声倒地,痛苦不堪。



张绣这一脚力大,适才风中明显能听到骨骼碎裂的声音。



那淳于琼本就身负重伤,想是张绣一脚踹断了他的腿骨。



纵是淳于琼此刻想站也站不起来了。



李翊挥了挥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凝眸望着跪在地上的淳于琼,沉声问道:



“汝道我山野匹夫,汝主屡世公侯,奈何今日败于我手?”



淳于琼冷笑一声,叱道:



“胜负自有天地,汝自问天去。”



“何用问我乎?”



哼,倒是块硬骨头。



李翊轻哼一声,冷冷看他。



淳于琼这厮受袁绍信任,缺乏远见。



但却很有骨气,也算是位忠臣。



许攸在侧,对李翊献策道:



“淳于琼乃乌巢主将,袁氏宿将,军中颇有资历名望。。”



“今既破乌巢,可将淳于琼首级发往袁绍大营。”



“袁营知晓,必然军心大乱。”



李翊从其言,即命斩淳于琼首级。



淳于琼破口大骂:



“许攸!背主之贼!忘恩负义之徒!”



“吾死之后,亦当化作鬼卒,与汝偕行!!”



许攸面色微有羞惭,厉声叱道:



“还敢大言,快快快!”



“速速推下去斩首!”



俄顷,人报淳于琼已被斩首。



李翊即命人将淳于琼首级装在盒子中,赍往袁营中。



其实,不管淳于琼是不是忠臣,他都必须死。



就算他能力很强,也得死。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



正如许攸所言,淳于琼守着乌巢,他身死的消息传回袁营处。



必能够震慑袁军,使得人心惶惶。



第二,



乌巢一战,纯纯的绞肉机。



不论是乌巢守军,亦或李翊所带来的生力军,都死伤大半。



古代打仗,其实很少有这种纯绞肉机式的作战。



大多时候,都是“比势”。



谁的势能没了,谁就会溃败。



而这种纯肉搏拼杀,在死人的同时,仇恨的种子也已经埋下了。



汉末这种以“子弟兵”为情感纽带的兵团,有着特殊的血缘纽带。



淳于琼作为主将,杀了他们这么多兄弟。



如果你敢把他招入麾下,必定会引起大量士兵不满。



所以你便会看到,



汉末很少有那种参与过绞肉机式作战,还能够被招到麾下来用的武将。



李翊杀淳于琼,除了震慑袁军之外,也是为了安定军心。



大家都希望看到淳于琼的人头落下,他们这么玩命儿不就是奔着这个战果来的吗?



淳于琼既枭首送往袁营,众人又问李翊接下来该做什么。



李翊传令,先将乌巢剩下那一点点粮食吃了。



大伙儿就地歇整,等袁营生变之后,再做决断。



人是铁,饭是钢。



纵是铁人也得吃饭。



众军士鏖战一夜,杀敌时尚可用意志力强撑。



现在敌人没了,支撑自己精神头那股气也就没了。



故全军将士顿时变得疲惫不堪,两眼发昏。



大家其实都盼着能够停下来吃口饭,当真正听到李翊下达休息的命令后。



众皆欢腾,兴致高涨。



……



天已经大亮,袁绍也从榻上醒来。



方一睡醒,便传来军报。



“乌巢失守,淳于琼被斩!!”



什么!!?



但军报传回之后,袁军皆惊。



侍者又将一个盒子取来。



袁绍忙问:



“哪里来的?”



侍者答道:



“今日一大早,一匹快骑放在营门外的。”



袁绍即命侍者打开。



盒子一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侍者也被吓了一跳,手未拿稳,头颅滚落在地。



披头散发,死不瞑目。



众视之,正是淳于琼之头。



“唔!”



袁绍捂住胸口,大叫一声,口吐鲜血。



“父亲!!”



袁谭一惊,赶忙上前将之扶住。



众人纷纷过来关切问候。



须臾,袁绍缓缓睁开双目,颤巍巍地对袁谭说道:



“……此、此必淳于琼之头也。”



“……是、是。”



袁谭惶恐地应和袁绍。



袁绍摇了摇头,眯起眼眸,慨叹道:



“……见此头,孤自视忽然耳。”



此言一出,众皆骇然失色。



袁绍这话的意思是说,刚才一恍惚,看着淳于琼的头,就好像看着自己的头一样。



于是,众人纷纷出言劝慰:



“袁公勿忧,袁公勿忧!”



“乌巢虽失,我军无粮。”



“然盟军亦无粮草,只要咱们打下官渡大营,还有翻盘的机会!”



尤以郭图情绪最为激动。



因为他曾劝过袁绍不要救乌巢,改为全力攻打官渡大营。



现在乌巢陷落,就更加证明他是对的了。



“……善,速速差人前去探明前线军报。”



“教张郃、高览二人急攻,孤当亲提大军在后。”



传令兵领命而去。



郭图暗想,现在乌巢没了,要是张郃、高览回来跟自己对是非该如何是好?



毕竟两人当初是力说该救,现在乌巢陷落,官渡还没拿下。



岂非要被两人于中发难吗?



于是向袁绍进言道:



“张郃、高览见主公兵败,心中必喜。”



袁绍皱眉问:“何出此言?”



郭图乃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高览、张郃青州战事不利,俱被李翊放回。”



“一次尚可说是巧合,一连两次,岂非中有诡诈?”



“想二人素有降徐州之意,今乌巢已陷,而不见官渡拨下。”



“岂非是两人不肯用力,以致折损士卒乎?”



袁绍失了乌巢,正是心情郁闷之时。



听到郭图这话,顿时大怒:



“我早知此二人心不在此。”



“可速速召二人回寨,吾当自提大军,征伐官渡!”



于是,又发一传令兵去往官渡。



话分两头,



却说张郃、高览一路进军至官渡大营。



郭图先前之言,虽有构陷之疑,不过两人到官渡时,的确没有马上进攻。



因为两人都是跟李翊交过手的,知道他的本事。



两人一致认为李翊早有准备,遂都不敢急攻。



尤其张郃是一个打仗风格偏稳健的将领,本就喜欢稳扎稳打。



但却被派来急攻官渡大寨,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



而张郃本人,对此次安排也是心怀不满的。



战前,他是明明白白地向袁绍说了官渡不好打,应该救乌巢。



但袁绍却整这么一出,让他来打官渡。



这搞得张郃内心很煎熬,里外不是人。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他打下了官渡,郭图会说你看,我说能打下来吧。



如果打不下官渡,郭图会说你故意的。



光是想到这一点,张郃都不想出死力。



这时,人报袁公使者到。



张郃、高览赶忙出营相见。



使者见二将还未开始进攻,扬鞭骂道:



“袁公命汝二人攻打官渡,汝二人怎敢松散懈怠?”



张郃解释道:



“官渡坚固不易取,吾等欲先布好阵势再作进攻。”



“胡说!”



使者破口大骂:



“汝等岂不知军情如火?”



“目今袁公已亲提大军来攻官渡,若见着汝等惰怠,必然降罪!”



二将面面相觑,只得开始攻打官渡。



官渡守军自领了李翊军令之后,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厮杀。



见着张郃、高览来攻。



左边黄忠,右边曹洪,中路张飞,一齐冲出。



三管齐下,如潮水般涌向袁军。



张郃、高览本就不愿出死力,又见着官渡果然早已准备。



遂急忙撤军,张飞等将趁势驱兵掩杀,袁军大败。



方败回寨中,又有一袁使到。



张郃等人问袁使袁使有何吩咐。



袁使道:“主公差汝二人回去。”



张郃、高览俱对此军令感到莫名其妙。



暗想前线军事未定,如何突然召他们回去?



张郃也算个智将,立马察觉到了不对,连忙问:



“敢问尊使,乌巢战事如何?”



使者不假思索答:



“听说李翊攻破了乌巢大寨,淳于琼被斩。”



高览闻言大惊,暗忖果然还是没守住吗?



“多谢尊使!”



张郃倒显得很平静,脸上没有一丝情绪波动。



“好了,某只负责传令,叫汝二人快速回去。”



“两位将军可快些准备,袁公少时便到。”



言讫,袁使转身便要离去。



“……尊使慢走。”



张郃冷冷说了一句,忽然拔剑在手,一剑将那名袁使砍倒在地。



高览见状大惊失色,连忙问:



“儁乂何为!”



张郃擦了擦脸上的血迹,平静地说道:



“袁绍听信谗言,必为李翊所擒。”



“今乌巢陷落,粮食不存。”



“河北大军只能坐而待困,袁绍败局已定。”



“与其等死,不如去投盟军。”



高览万没想到张郃这么短的时间就做好了决定,而且是一个足以影响他们一生的决定。



“……这、这、这。”



高览尚有些恍惚,“盟军肯收留我等乎?”



“我等与李先生有旧,今李先生总督两军军政。”



“若得他引见,曹司空、刘将军必然收纳我等。”



“况我等尚有军士在此。”



“今可为章邯之事,以保全部众弟兄。”



没错,张郃其实也是一个标准的职场人。



对袁氏有忠心,但就是打工人的忠心。



官渡对峙期间,张郃其实也向袁绍提过,可以派骑兵绕袭盟军后路。



袁绍虽然表面拒绝了,但却又暗地里地派了骑兵绕后。



袁绍这个人经常当面拒绝属下,然后又听话去做。



本初大小姐还有点傲娇属性。



不过最后绕袭的计划也失败了。



由此,便可以想象张郃是什么心情。



好比公司一个大项目用了你的方案,却完全不提你的名字。



然后实施也没有你,方案还失败了。



开战之初,公司前景一片大好,马上就要上市了。



现在眼见公司老板要退休了,新老板是谁都还不确定。



然后公司的大项目还赔了,眼看就要倒闭了。



你就是个上班的,你跳不跳槽?



尤其公司内部文化还很不好。



袁军的主心骨沮授,就因为郭图的耳边风,直接被分了兵权。



张郃也害怕回去会当替罪羊,被陷害而死。



所以临阵跳槽,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下定了决心。



高览见张郃决心已定,当下也马上表态:



“吾亦有此心久矣,只是不敢明言。”



“儁乂既作此决断,某愿相随!”



张郃大喜,即出寨点齐军士,下令将攻城器械全部烧掉,并宣布他们将投靠河南盟军。



烧工程器械,类似于破釜沉舟。



告诉大伙儿已经没有退路了,你们要是敢回去,必被斩首。



同时,也是为了使官渡守军放心。



很快,



张郃、高览引领本部兵马,来到寨前,向守军投降。



……



(本章完)



第205章 盖用韩、白之奇策,破袁军于乌巢,不亦奇士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