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徐嫔的心思   大唐,我妻武则天[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徐嫔的心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唐王朝繁荣的背后,其实一直存在着缺粮问题。



这里的缺粮并非指的国家缺粮,而是长安城缺粮。



主要原因就是长安城人多地少,关中可耕地面积,不足以供给巨大的长安城消耗,别处运粮过来又不方便。



唐太宗时期,就曾三次去洛阳就食,唐僧的原型玄奘,就是因长安饥荒,被迫奔赴西域。



最后的粮价问题,李治都懒得问了。



要想解决长安缺粮问题之前,先解决户部这帮素位尸餐的官员,才是当务之急。



正好这场朝会之后,他打算扶持一批自己的心腹,当即命王伏胜去吏部,将官员名册取来。



李治在名册中找了一个多时辰,虽没有找到狄仁杰和张柬之,却也发现几个可用之人。



他当即下旨,召卢承庆和杜正伦回京,任卢承庆为户部尚书,杜正伦为户部侍郎。



卢承庆也是范阳卢氏,不过却属于北祖房。



卢承庆年少成名,博学多才,他父亲更是最早追随李渊的一批人,被封为范阳郡公。



所以卢承庆年轻时的仕途之路,非常顺利,太宗时期就担任过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后来又升为尚书左丞。



唐高宗继位之初,世家派系之中,有一批拥皇官员。



这帮人认为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把持朝政,架空皇帝,对他们颇为不屑,经常弹劾他们。



卢承庆便是其中之一。



结果没多久,褚遂良便诬告卢承庆,将他贬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卢承庆还未上任,褚遂良又弹劾他一次,将他贬为简州司马。



长孙无忌的手段更高明,他担心范阳卢氏彻底站到对立面,便开始扶持卢氏南祖房。



数年之间,范阳卢氏的招牌便从北祖房变成南祖房,紧紧追随在关陇集团身边。



由此可知,卢承庆必定对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充满恨意,这时将他召回,正是最佳时机。



至于杜正伦,他也是太宗时期的老臣,还做过太子李承乾的侍将,因受到侯君集牵扯,才被贬官。



此人也与长孙无忌、褚遂良不合,召回来亦可制衡关陇派系。



两道旨意写完后,外面天都快黑了。



李治扭了扭发酸的脖子,在殿内甩了甩胳膊和腿,忽然间,闻到一阵香味。



抬头一看,只见一名宫人手端碗汤,站在殿门附近,味道正是从那碗汤中散发而来。



李治走了过去,见那宫人脸生,便问道:“你是何人,这碗汤又是从哪里来的?”



那宫人小声道:“回大家,奴婢是蓬莱殿的宫官,奉充容娘子之命,给大家送来这碗‘凤凰胎’,这是充容娘子亲手熬制。”



唐人将鱼白比做凤凰胎,这碗汤便是用微山湖的鲤鱼鱼白,熬制而成。



李治端起来喝了一口,赞了声“鲜”,只略微冷了些,笑道:“你刚才怎么不直接端过来,朕若早闻到,便可早些喝到了。”



宫人低声道:“充容交代过了,倘若圣人正在批阅奏章,万不可打扰,故不敢靠近。”



李治见她低着头,面色红润润的,非常清秀可爱,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宫人腼腆地道:“奴婢叫蝶儿。”



李治一口气将汤喝完,将碗递给她,道:“好了,朕喝完了,你送回去吧,告诉充容,她的汤很美味。”



蝶儿抿嘴一笑,端着汤碗离开甘露殿,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蓬莱殿。



大殿内灯火通明,徐槿正拿着一张纸,在殿内走来走去,嘴里念道:“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



蝶儿微微一惊,道:“娘子,这不是沈娘子的诗吗?你怎么又拿出来念了,圣人如今对您这般恩宠,可不能再念这首诗了!”



沈娘子名叫沈知礼,是徐槿入晋王府前的闺蜜,大户人家的千金,嫁给了兰陵萧氏。



第十七章 徐嫔的心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