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六章 乱世人命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乱世人命[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艘艘船扬帆摇橹,集中航行在淇水河道,挥旗并呼向前。



船只与水面贴合,小船载粟米豆料,大船载枪、矛、箭矢军械。



从兖州行至河内郡在汲县十五里外的渡口,让河岸边的军吏挥旗拦下。



负责运送粮秣的崔琰有些疑惑,想开口询问。



只听见岸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呼喊道:“季珪,我奉使君令来此告知,载运粮草器械的漕船无需再向前,汲县破城在即,船队歇息半日,然后再直送汲县郊外。”



崔琰行至船头,微眯凝视岸边看究竟何人在说话,原来是孙公祐啊。



虽说两人皆在东郡的关太守曹署为掾吏,相知已久为故交,但也不能以私废公。



崔琰大声问道:“公祐可有携带印封文牍,若无文牍递来对印,请恕不能听从。”



“有,自然有。”孙乾赶紧从马背行囊里掏出一卷文牍,高高举起。



崔琰遂使人放下小船,前往岸边将印封的竹简带上来,拿出船舱的印泥板仔细对照。



检查了数遍,确认没有丝毫不对的地方,接着下令挥旗令船队靠岸。



“季珪,我就猜你来的迅速,收到使君传令后,我一路沿河畔驾马,就怕没拦住你。”孙乾笑着指崔琰说道。



崔琰清秀的脸顿时苦笑,拱手歉意道:“公祐见谅,琰承蒙使君看重,肩负大军粮草运输重任,兢兢业业不敢有半分疏忽。”



孙乾不在意地摆了摆手。



以使君的印绶为信,任谁都会这般谨慎,他又并非心胸狭隘之人,对此毫不介怀。



歇息半日,船队再度起航,孙乾一行随着前往指路,汲县郊外一二里处有使君规划好的地点。



漕船到达后,靠岸边驻停。



崔琰让人搬运粮草和军械,拿出文册与孙乾等众军吏站在岸边一一核对钩稽。



水运速度快,运送的民夫和辅卒吃的都是携带的干粮,粟米小麦则没有损耗。



“小麦、稗米、粲米与苜蓿秆、豆类、刍稾、茭草,共计有九万六千三百一十斛。”



“箭矢八万三千支、修缮好的皮甲和扎甲五百二十三副、弓弩千七百张、刀刃三千四百把、枪矛二千一百杆。”



“其余杂物,草药、帛布、麻布、袍服各一船。”



崔琰边钩稽,边对孙乾说道。



后勤运输可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负责运输的主官要么不遇事,遇见了便是大事。



运送军械和粮草,最怕通航河段多有浅滩与礁险,崔琰宁愿把沉重的器械放在前边抵御风险,也好过把装载粮秣的船艘摆前面。



他深知青、兖二州最缺的是粟米,不是军械。



见物资尽数交付给孙乾及岸边搬运的辅卒,州掾吏荀攸也赶来核对完一番,崔琰这才松了一口气。



然后对两人拱手道:“荀君、公祐,琰还有重任在身,就此告辞了。”



漕船卸完粮草和军械,他就要空船顺河而下,返回济阴和山阳郡,等待重新运输下一批粮食。



第一百三十六章 乱世人命[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